同学母亲,甚至让张爱玲跑到温州给他送钱,简直是“文人无行”。匡时0112号胡兰成“七言诗”(图录作“行书五言诗立轴纸本”,有误)的成交价只在估价范围内。胡字浮皮潦草,多是用羊毫长锋笔,在纸上旋来扭去,生出一种邪力。具体到此轴写件,“年”、“舞”、“川”三字的末笔肆意拉长,未见潇洒,只有妄为。
小诸葛白崇禧写有一“寿”字斗方,写的乏善可陈。若干年后,白氏一门的风雅竟然独落在七子白先勇身上。展阅书件,山西阎霸王竟然让人高看一眼,“智不难于知人,是难于自知。仁不难于爱人,是难于自爱。勇不难于管人,是难于自管。培植智仁勇,应从自知自爱自管上努力”,行书竖轴落落大方。不知当阎锡山写此书件是否在他那长长大大的书桌。几年前,我在安徽芜湖的陆和村茶馆见到过阎锡山的书桌,不知现在还在那里么。
文脉余韵
林林总总的春拍书件中,纯粹学术之作是王国维先生“宋代之金石学手稿六页”,在230万的价位上成交。如今市场中,要想取得不俗业绩(无论是拍行画廊,还是个人藏家),都得有点学术支持和人文情怀。这里所说的“学术”并非是关入书斋抬头只有天井一片天的“学术”,而是人富其学,字有出处。猛然间,看见启功的老师陈垣老的书件也赫然立在拍场间。拍价不高,字本平平,学问好,未必字就好,可惜。更可惜的是现在学者都不会写字了。这等翰墨相酬的文雅之事也只能存念于辛亥的过往百年中。
嘉德百年专场的冠军竟然是胡适的四条屏,正如嘉德拍卖图录中说“胡适书作广受众人喜爱,市场上多见为信札、条幅等小品之作,逾百厘米之条屏大作少见”。看那胡博士的字有根有基,连诗也作得半文半白,不容易啊。我实在不习惯看见在条屏中的点顿之点,颇损文气;奈何是寓古熔金的胡博士所作。更何况送赠的人也好,那是顾起潜顾廷龙先生。顾先生于学界赫赫有名。
其实,我在拍场最想看到的就是顾廷龙和张充和的字,看看顾廷龙的字值多少钱,更要看看张充和一手的晋人风度如何惊艳拍场。张家的大姐张元和嫁给了顾传玠。这苏州昆曲传习社“传”字辈人许是跟顾起潜先生连着宗呢。民国的文脉渊薮就是这样传来。顾廷龙编撰过《吴愙斋先生年谱》,吴愙斋可是吴湖帆的祖父。嘉德专场也有吴湖帆的三四对联在拍。其中最精彩的是“依然诗酒功名却与平章珠玉价,细参今古人物未应全是雪霜姿”一联,风流慰藉,尽显湖帆才情。拍得120余万的隶书四条屏未见得是最佳。隶书四条屏是吴湖帆录的汉金文四札’。汉代金文有前代钟鼎籀文的遗风,又兼带着些本朝写隶的轻快。让吴湖帆写来金石味却不厚。可怜著得《斋愙集古录》的吴大澂,好古浓味让后辈的文采风流弄得稀薄许多。要论起金石之学与书学并重的人物,让我想起来胡小石、游寿的师生文脉。遗憾的是此次春拍还很少见。嘉德专场还拍有台静农的四条屏,字不够精神,有点蔫了。作此书件时,台静农87岁了,不知道是人书俱老,还是年衰腕弱了。
随着溽暑侵身,各大公司的春拍也相继落下大幕。几大公司的辛亥百年专场的成交率,嘉德是100%,匡时是93.81%,保利是93.64%,业绩都相当不俗。风雅是颂,不应因今年春季大拍的谢幕而停止。最后借用于佑任的半阙《金缕曲》作为结尾吧,“百事从头起,数髯翁,平生湖海,故人余几。褒鄂应刘寒之友,多少成仁去矣;到今日,风云谁倚”。
推荐访问: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