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安全生产的管理角度切入,立足于煤矿安全生产环境的建设,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讨了我做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且阐述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安全管理上已经是形成了一套成文制度,是整个行业安全生产经验的总结。但是从近年来总体的安全生产形势上来说,因为缺乏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缺少相应的制度配套,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依然处在国际平均水平之下。其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决策管理体系缺少科学化的论证,安全管理手段老化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需要,管理被动、缺少事故前期的预见性。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一) 我国煤矿管控体系复杂
在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多个安全监管部门。这些部门在你权利和职责上存在严重的交叉,在形式安全管理监管责任的时候经常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使得整体的管理混乱低效,严重制约着煤矿管控体系作用的发挥。具体来说除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煤矿安全管理机构之外,每个县市还设有相应的副职干部进行专项的管控,或者是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在这种行政体系的影响下,煤矿安全生产受到了多方面的政令影响,甚至在一件安全决策中收到多个部门的不同意见,使得生产企业疲于应对,在安全管理上难以集中精力。混乱的管理体系和臃肿低效的管理部门使得企业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时候难以把握方向,使得各方的力量不能集中在一起发挥作用,忽视了最为基本的安全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起到实际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 缺少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指导
1、煤炭能源开发特性
煤炭行业是一个能源开发行业,在资源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追求产量为第一任务的倾向,在传统上对于安全问题的意识不强,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意识的缺失更是严重。因为长期不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硬件方面的建设意识相对的落后。就整个煤炭行业来说,不管是政府煤矿安全部门的分管人员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专业化的安全管理上都是相当缺乏,掌握核心、先进的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的人员少之又少。所以说专业化只是带来的限制是制约该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的原因。
2、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素质
安全管理工作中缺少专业的的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工作的指导,核心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在我国煤矿生产中,只有极为少数的煤矿专门设置有安全管理人员,但是相对于绝大数的地方来说,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往往是缺失或者是由其他的工种人员担任。因为在近年来煤炭产业总体效益的下降,为了节省流转资金,一些煤矿将自己投入到设备的引进以及产业的转型中,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投入则是大大的减少,资金上的减少使得技术岗位人员难以安心工作,总体的知识水平趋于下降,不论是在专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是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与先前都是有着较大的衰退。
(三) 一线生产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在一线工人的入职培训中缺少对于安全意识强化的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即使是一些国有企业也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了传统的用人模式,在一线生产人员的选取中采取了灵活的雇佣模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新型的用工模式为煤炭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效益,但是另一个问题也是随之而来,用工人群的广泛化必将导致一大批非专业的生产人员进入了煤炭开采这一高危行业。因为在招收的工人中有着不少的进城务工者,这些劳动者难以在安全培训中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二、 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一) 加快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能源消耗型企业的重生之道,依靠资源的开发而发展的企业注定要在资源枯竭的时候陷入经济效益的衰退。只有即使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进行行业的转型,才能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优势资源的增和重组,督促和监管企业的升级转型。对于煤炭产业,要深化行业发展的领域,开展多种化的经营,包括在煤炭资源的二级开发、火电、液化煤气的开发等。形成产业链后煤炭产业的发展将会呈现出规模效应以及组合效益。在企业进行兼并,因为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才能在安全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推进。除了在本行业内部的优化之外,相关行业的延伸与合作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强化安全教育教育培训力度
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应该树立持续发展的良好观念,只有在持续性的发展中切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安全工作在日常生产中应该被放在第一位,在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才是合乎科学道理的。而从利益方面来讲,高效益来源于安全的生产环境以及持续的安生产,在保证了安全的生产工作之后,企业的工人就能更加投入的进行工作,这将会大大的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深化对于煤炭行业员工的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生产第一的生产原则,通过有序和重点的安全教育加深员工的安全意识,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提前发现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环境的形成。
(三) 增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力量
良好的决策不只是依赖于有效的执行,还决定于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控制。只有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将各种安全隐患及时的发现和排除。另外良好的安全生产管控体系有利于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能够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不断地进行反馈,使其时刻处于受控制的状态下,这样就能使得不可控的因素大大的减少。而在生产中一定要落实责任人,实行生产责任分配制度,督促企业负责人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做到良好的监管就要设立相应的机构,组建专业的监管人员,形成专门的管理制度。在监管部门的工作中不得受到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扰,并且定期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安全工作检查汇报。
(四) 引进专业安全生产工作人员
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的保证。只有在专业的技术人才的指导下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企业安全管理运营的平台基础。尤其我国的煤炭行业工资水平较低,导致了行业的吸引能力差,致使许多掌握高新技术的管理人才不断地流失。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高专业安全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在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进行定性委培,与大学进行协议培养,通过订制专业的人才需求,使得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能适应煤炭行业的工作,其中提供专项助学金以及在大学设立专门研究机构都是当前最为实用的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不断地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提供整体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 结论
煤炭工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能源,是其它行业发展的命脉,只有在煤炭行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整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稳步推进。但是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是的安全事故频繁的发生,严重的制约了煤矿事业的发展,这个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和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推进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只有这个问题手打大家的重视并且制定具体的行为方案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参考文献:
[1]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2]李兵,周军民,王学哲.浅析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10(03)
推荐访问: 浅析 安全管理 对策 煤矿 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