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低血钾的研究与对策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低血钾的研究与对策

时间:2022-05-14 1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研究精神病患者经过长期的住院治疗后,出现低血钾症状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86例住院精神病伴发低血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血钾可能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季节气候、精神病种、饮食状态等情况密切相关。其中,出现低钾血症的患者入院时间均超过6个月,且住院时间越长,发生的数目越多;中老年人是发生低血钾的主要人群;夏、秋两季最容易出现低血钾,分别是33例、29例;精神分裂症是最主要的病种,63例,占73.26%;且患者大部分合并有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为了降低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低血钾的频率,应该加强对其进行血清钾的复查,并在多发季节强化监测,加强对临床特征的观察,及时发现和治疗。

关键词: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低血钾当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血钾,常见原因为摄取减少、流失过多,如腹泻、呕吐等及钾离子由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1~2]。当人体发生低血钾时,将影响人体的心脏血管、中枢神经、消化、泌尿及肌肉系统。精神病患者在住院长期治疗过程中常常伴发低血钾,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等,易被基础疾病掩盖,且精神病患者表述能力差,缺钾情况易被工作人员忽视,若不能及时发现将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从而引发极其危险的情况。基于此,对入住我院的长期住院精神病伴发低血钾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找出原因,提高对该临床征象的认识,引起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并探索干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血清钾<3.5mmol/L的住院精神病患者86例,既往无低血钾综合征或应用引起低血钾的药物史,入院时血清钾在正常范围(3.5~5.5mmol/L),患者诊断标准符合CCMD-3推荐指标,仅以这批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范围(37~74)岁,平均(56.1±3.3)岁,其中(37~45)岁15例,>45岁71例;入院时间均超过6个月。(统计于2013年)

1.2 方法

1.2.1 统计项目 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病史及化验单,统计患者发病时住院时长、发病季节、精神病种、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等因素,探讨其与低血钾的关联性。

1.2.2 低血钾判断方法 行电极法做常规血清钾含量检测,以3.5~5.5mmol/L作为血清钾正常含量范围,若是低于3.5mmol/L,则认为患者伴随有低血钾症。仪器为美国NOVA·CRT-16+电解质分析仪,试剂为NOVA·CRT-16+电解质分析仪专用试剂包,检测方法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开展。

1.3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软件统计以上各项目患者病例数,数据按数量(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为了挑选影响最大的因素,对相关数据行χ2检验,若P<0.05,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血钾与住院时长的关系统计显示,所有出现低血钾情况的患者,其入院至发病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且入院时间越长,发病例数越多,具体统计如表1所示。显然,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出现低血钾的比例越高,且入院超过3年的患者发病率,明显要比其它任何阶段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低血钾与季节的关系统计显示,夏、秋两季是出现低血钾症最多的季节,其数据要明显高于其它两季,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低血钾与精神病种的关系统计显示,86例患者中,最主要的精神病种为精神分裂症,共63例,占73.26%;随后依次是情感性精神障碍,共10例,占11.63%;精神发育迟滞,共7例,占8.14%;癫痫性精神障碍,共6例,占6.98%,无其他类型精神疾病。

2.4低血钾与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的关系统计显示,所有出现低血钾情况的患者,大部分合并有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51例,占59.30%;合并消化系统疾病30例,占34.88%;合并糖尿病4例,占4.65%;其他疾病1例,占1.16%。

2.5低血钾与饮食的关系统计显示,86例患者中,饮食障碍者68例,正常18例,可见饮食下降与低血钾的发生关系密切。

3讨论

3.1 低血钾特点分析低钾血症是各种原因引起机体血清中钾浓度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而出现的一组综合征,属于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疾病。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

3.1.1出现低钾血症的精神病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可能与该人群消化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食差,合并躯体疾病增多,精神异常等因素有关。

3.1.2住院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导致低血钾,可能与患者长期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有文献报道[1],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干扰了糖代谢,致糖原在肌细胞内堆积,通过渗透作用,使钾移入细胞内,造成血钾降低,或药物干扰了血钾代谢,或药物影响肠道功能,致钾丢失过多有关。

3.1.3虽然各种类型的精神疾病都有可能合并低血钾,但以精神分裂症为主,86例出现该合并症的患者中,有63例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可能是极易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所致,同时,其他研究也表明,罹患该类精神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院内感染或营养障碍[3,4],从而导致低血钾的发生。

3.1.4从发病季节看,夏、秋两季是高发期,分析原因是气温升高,人的新陈代谢加快,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钠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钾离子;而且夏、秋季人们的食欲减退,从食物中摄取的钾离子相对减少。

3.1.5低血钾与饮食障碍有关,国内梁绮美、曹九英[5,6]研究发现,饮食不良是精神病患者发生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人体钾来源全靠食物提供,而精神病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抑郁、违拗等症状的影响,常发生饮食障碍,如食欲降低、摄食不规律、偏食、拒食等而导致低血钾。

3.1.6从合并的躯体疾病来看,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属于高发人群。分析原因是躯体疾病容易导致患者食欲或摄食能力下降,吸收障碍,且治疗躯体疾病所用的部分药物能造成血钾下降。

3.2对策

3.2.1由于精神患者存在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对躯体症状和躯体不适缺乏主诉和正确表达,同时低血钾患者在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故容易被临床忽视。文献报道[7],血清钾低于3mmol/L时,可发生严重心律紊乱,并导致猝死。因此,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血清钾,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针对低血钾高发人群,包括长期住院中老年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心血管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其生命体征数据、临床表现、心血管症状、消化道症状等,加强病情的观察,避免低血钾的发生。

3.2.2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口味调配口感好、易消化、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少食多餐,鼓励多饮水,保持体内酸碱平衡,保证钾的摄入。观察患者进食情况,防止患者漏食、倾倒食物或藏食,对有厌食、拒绝行为的患者专人护理,想法设法鼓励、劝导患者进食,劝说无效时给予喂食、鼻饲营养或静脉补液,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患者居室要经常通风,透气舒适,尤其是夏季,防暑降温措施要落到实处,夏、秋季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血钾的检测。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患者出现肠道、上呼吸道等感染,一旦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要及时处理,防止钾丢失。最后,一旦发现患者缺钾,按医嘱进行补钾治疗,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徐裕,程祥光.住院精神患者伴发低血钾症31例临床分析[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2,8(2):78-79.

[2]吴连喜.住院精神患者伴发低血钾症41例临床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8,01:81.

[3]林翠绿,程航,孙继军等.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 ,2013,(10):1513-1514.

[4]伍淑芳,邓育银.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营养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7):93-93.

[5]梁绮美,林建葵,张蔚茹.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低血钾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1):2001-2002.

[6]曹九英,曹克慎.精神科住院患者低血钾情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3):159-160.

[7]江开达,奚惠清,徐亚平.抗精神病药所致阿一斯综合征.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9,22(2):69.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 住院 对策 精神病患者 长期 研究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