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牛乳不耐受致婴幼儿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及对策

牛乳不耐受致婴幼儿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5-14 1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研究婴幼儿因牛乳不耐受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2例无明显诱因导致的间断性消化道出血患儿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探讨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相应对策。结果 对2例患儿进行分析后显示为多种食物不耐受, 其中牛奶为高度不耐受。病例1患儿显示:牛奶不耐受(+++), 其余食物不耐受(+);病例2患儿显示:牛奶不耐受(+++), 其余食物不耐受(+)。结论 牛奶不耐受是导致患儿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建议患儿在出院后注意起居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善。

【关键词】 牛乳不耐受;婴幼儿;消化道出血;分析;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115

牛乳不耐受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生机制是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将进入人体内的牛奶当成有害物质产生的一种过渡保护性免疫性应答反应, 从而产生牛乳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1]。IgG又与牛乳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 导致组织的炎症反应, 从而引发尚未发育成熟机体的多系统器官病变, 导致机体的不适及疾病的发生[2]。消化系统疾病可出现腹泻、腹痛、消化道溃疡及消化不良等多种临床症状及体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2例无明显诱因导致的间断性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1:女, 月龄2.5个月, 患儿以间断性呕血、排黑便10 d为主诉就诊。该患儿发病无显著的诱因, 过程隐匿。病例2:女, 月龄5.5个月, 以间断性便中带血1个月为主诉就诊。入院治疗1周后, 患儿症状消失, 排便正常后出院, 出院5 d后又再次发生排黑便、便中带血症状, 再次入院。2例患儿自出生后均进行牛乳全程喂养, 未添加任何辅食。

1. 2 方法 对2例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的检测。①试剂选择:德国欧蒙公司生产的免疫印迹法试剂盒。可检出过敏源为牛乳、猪肉、鳕鱼、虾类、蛋类、大豆、小麦、鸡肉、鲜蘑、牛肉、玉米、西红柿等。②患儿的标本处理:抽取患儿的静脉血3 ml, 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测试。③检测操作方法:该试剂盒为半定量检测, 主要针对吸入和食物性变应原的人IgG抗体。如标本显示结果为阳性, 则IgG抗体与变应原相结合。为了检测结合的抗体, 用酶标记单克隆抗人IgG抗体, 观察颜色反应及变化[3]。

2 结果

对患儿进行分析后, 显示为多种食物不耐受, 其中牛乳为高度不耐受。病例1患儿显示:牛乳不耐受(+++), 猪肉、鳕鱼、虾类、蛋类、大豆、小麦、鸡肉、鲜蘑、牛肉、玉米、西红柿等食物不耐受(+);病例2患儿显示:牛乳不耐受(+++), 猪肉、鳕鱼、虾类、蛋类、大豆、小麦、鸡肉、鲜蘑、牛肉、玉米、西红柿等食物不耐受(+)。

3 讨论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复杂, 可由消化道的局灶性病变引起, 也可以为患儿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临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及体征主要以呕血及黑便为主。本研究中的2例患儿均为月龄较小的婴幼儿, 患儿全程均为牛乳喂养方式, 未对患儿进行任何辅食的添加, 患儿家属也否认患儿用药史。患儿在发病至治疗好转的过程中精神状态尚可, 没有显著的哭闹及其他不适的症状及体征出现。经过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显示进行综合分析, 排除了患儿较常见的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研究的2例患儿食物不耐受檢测结果均显示对牛奶、猪肉、鳕鱼、虾类、蛋类、大豆、小麦、鸡肉、鲜蘑、牛肉、玉米、西红柿等多种食物存在不耐受现象, 其中牛奶的不耐受程度较强。通过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得知, 患儿在出生后由于母乳喂养不成功, 导致患儿全程进行牛乳喂养, 至患病前未进行任何辅食的添加。经过医院治疗并告知患儿家属停用原有牛乳, 更换其他代乳品进行喂养, 患儿症状好转。出院后对患儿进行随访, 2个月, 患儿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因此, 诊断患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最可能为牛乳过敏, 机体不耐受导致。

牛乳的不耐受是一个慢性累积的过程, 较食物不耐受导致的过敏反应慢且隐匿, 而且这一过程又不会引发IgG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 因此临床多不会意识到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这一原因的存在。牛乳不耐受还可能导致患儿除胃肠道反应外的其他系统的异常症状。如精神、神经、呼吸、肌肉、骨骼、心血管及泌尿生殖等系统的不良反应, 牛乳的不耐受对小儿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4-7]。本研究中的2例患儿由于对牛乳高度不耐受, 牛乳进入小儿体内后, 以多肽或其他分子的形式进入肠道后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 从而导致患儿免疫反应的发生, 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 并与食物分子结合成免疫复合物, 引起胃肠道发生血管的炎性反应, 导致胃肠道黏膜的糜烂出血, 进而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及体征, 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解决食物不耐受的最佳策略为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 按照食物不耐受程度的检测结果:高(+++)、中(++)、低(+)、无(-)的顺序进行调整饮食, 分别为禁食:高(+++)、中(++);轮替进食:低(+);可食用(-)。本研究中的2例患儿除牛乳禁食外, 其余低耐受程度的食物也应进行调整轮替进食, 建议患儿出院后注意起居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善, 避免疾病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 牛奶不耐受是导致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主要原因, 建议患儿在出院后注意起居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小娟, 竺婷婷, 曾蓉, 等.儿童食物不耐受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7):550-554.

[2]冉林敏.有关食物不耐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2):131.

[3]庄莹, 林志辉.食物不耐受及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2, 32(5):292-295.

[4]耿香菊, 吴丽, 宋丽佳.孤独症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及忌食不耐受食物的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7):511-512.

[5]麻新灵, 魏力, 韩洪秋, 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相关因素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23):4004-4006.

[6]石庆生, 黄广丽, 王鸣飞, 等.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致腹泻诊断分析与治疗. 医学信息, 2017, 30(3):291-292.

[7]黄绮文, 熊佳华, 陈少藩.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2):31-34.

[收稿日期:2017-12-21]

推荐访问: 牛乳 耐受 消化道 病例 婴幼儿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