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与治疗

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与治疗

时间:2022-05-15 14:40:08 来源:网友投稿

据国外研究统计,有幸生存下来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1/10的患者日后可能会得痴呆,医学上称为“血管性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且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可同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但脑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却一直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何谓“血管性痴呆”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导致的智能损害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管腔狭窄、弹性减低,甚至完全阻塞,从而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最终脑细胞损伤坏死。

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血管性危险因素以及遗传因素都会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但也不是所有的脑血管意外都会引起痴呆,还要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部位。相反,临床上尽管没有脑梗死的病史,但是因不同原因导致大脑长期供血不足(脑白质病),或者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能致病。

症状特点

本病男性较女性更多见,多发于55岁以上人群,症状包含痴呆的症状和脑损害的症状。

痴呆往往在脑中风后3个月内发生,早期表现为生活、工作能力下降,患者的理解力、反应能力变差,导致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甚至料理家务的能力也下降;亦可有健忘,其特点为前说后忘,很久以前的事反倒记得,并可伴有情绪不稳、抑郁、哭泣等;随着疾病的进展,上述症状明显恶化,并可出现人格改变(随地大小便等)、情感失控、幻觉、妄想、脾气火爆等精神行为异常。这些症状的变化大多似阶梯样,即在某一阶段保持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又明显下降,依次叠加至非常严重的程度。

脑损害的表现主要为偏瘫、偏麻、偏盲、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

治不如防

血管性痴呆至今仍无有效的根治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的有效途径。防治的原则,就是改善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元损害,防止损伤的扩大化。主要包括: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治 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改变生活方式;心态乐观向上;适量运动延缓血管的衰老,改善脑代谢。

药物治疗 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血管性痴呆的药物,国内外都采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阿司匹林为卒中后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在预防脑卒中的同时可一定程度阻止病理改变;对于有精神症状的患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并可提高全面认知功能。

认知和康复锻炼 除肢体康复训练外,可通过学习、打牌等方式锻炼患者相应脑细胞,亦可开展一些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训练,同时予以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精神障碍。

专家简介:汤荟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和神经行为学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认知障碍学组委员。

汤荟冬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8年起主要从事老年痴呆专业方向(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作者每周一全天有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午有记忆力减退专病门诊)

推荐访问: 血管性 痴呆 预防 治疗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