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价初探

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价初探

时间:2022-05-16 17: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一直是建筑业的头等大事,开展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建筑行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1]。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有利于了解施工现场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真实状况,及早发现薄弱环节,使企业领导和施工现场管理者对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心中有数, 为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 使施工管理的部署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然后,分析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

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责任划分不合理

在我国,施工安全普遍被认为是施工单位的事,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往往只关心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问题,因而经常出现拖欠工程进度款或迫使施工单位抢进度、 赶工期而漠视施工单位人员安全的情况。 某些施工单位负责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法律意识,在监督不严的情况下, 存在着把减少安全投入视为节约成本的错误观念,使建筑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可见,从法律上落实建筑活动各方的安全责任,增加各方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是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2.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还较为普遍存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体,但目前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在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多或少出现了放松安全管理的行为。 一些施工企业领导的主要精力放在市场开发和投标方面, 倾全力找关系投标、中标,对安全过问不多。

3.安全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安全执法方面突出问题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方式、应承担的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明确; 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工伤事故瞒报、漏报甚至少报的情况;建筑工人职业病伤害问题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等。 由十缺乏可信的第一手安全伤害事故统计资料, 从建筑安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的死亡人数大十重伤人数, 重伤人数大十轻伤人数这一明显违反安全事故规律事件中可见一斑,给我国开展建筑安全预测预防研究、企业安全业绩评价、建立有效的市场保险调节机制等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

4.安全评价方法单一

我国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 我国现用两个标准均采用的是安全检查表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是这种安全检查的方式具有被动性和一定的偶然性, 只能静态的反映某一特定时刻的安全施工状况。 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一旦风声过去 ,安全事故极易反弹 。

5.施工现场必要的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情况普遍存在

现在施工的投标基本采用的是清单报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多是低价中标,本已经有限的资金又被优先安排在保工程形象和进度方面, 安排到安全名下的资金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偏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配备不足;基础薄弱,企业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强调工程进度,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的普遍。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企业安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险;②安全责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构成风险;③总包监督不到位,以包代管构成风险;④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⑤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成风险;⑥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构成企业管理风险。 安全风险直观的表现是事故,事故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 危险趋势未及时遏制时突然发生,追溯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产生的 根本原因。

1.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 这既有人的自身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如身体素质差异、身体状态(疲劳、疾病)、技能高低、管理好坏等。

2. 物的不安全因素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当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引发事故,这种可能称为物的不安全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高处作业、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材料等五大方面。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对每项危险源进行风险和承受程度的评价,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在风险评价中,常按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强度,确定其可能性等级,并按照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其严重性等级,然后综合可能性与严重性两种评价,得出风险程度的等级。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对于建筑施工类,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 3 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 具体操作方法有: ①直接判定评价法。 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②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工地级、班组岗位与专

项性安全检查表(起重机械、电气设备设施、吊装作业、明火作业、危险化学品等)。 ③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 根据 D=LX-EXC 公式,得出风险影响等级 D。 D 值越大 ,说明风险越大 ,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④故障树分析法((FTA)(或称事故树分析法)。 以故障、事故、事件为起点,作为顶上事件,然后按照逻辑关系,分析其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LEC 评价法

①评价员工在某种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的方法,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数,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 危险性即用下式表示:

危险性=LEC

其中: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

②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分, 将所得分数填入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价表中,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危险性。并根据相应的分值确定风险程度。

③由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 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制定出重大风险汇总表,并以此作为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魏伟.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 ?山西建筑, 2007,30

[2] 路明.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7

推荐访问: 初探 施工安全 风险 评价 建筑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