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道路运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已经成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在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构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深化道路运输管理的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的有效对策。本文主要针对现在我国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道路运输 安全管理体系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340-01
自从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法律条文中就已经明确对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晰,但是在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之后,总是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联系上,这显示出职责不明晰,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国内急救物资在运输过程中暴露出的各项安全问题也显示出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了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建设不健全方面。虽然从国家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到地方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都相继出台了一些监督管理的办法,但是在具体的执行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欠缺,需要我们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的进行完善。
一、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社会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道路运输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由于各个管理形式的存在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不断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道路运输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体,但是相比较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交通运输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在交通运输领域,采取高效的安全运输管理措施,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质量,对于降低交通安全事故,保证交通运输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3.客观环境促使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交通运输和人员的流动不断加快,并逐渐形成了商品经济流通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大大的促进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而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经济环境是造成目前交通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客观环境因素。
二、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人员编制不规范,机构性质不统一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队伍应该是一支高效精干的队伍。但是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市级以下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其分属于地方政府管理,而上级运管机构对所辖区域的运管机构无人事权属关系,这种情况的存在就导致了道路运输管理人员与安全管理业务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存在管事不管人的尴尬局面。此外,很多地方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不统一,造成了对运输市场发展变化大预测分析能力降低,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管理缺位的现象。平时都是忙于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和运营纠纷,很难静下心来去思考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未来的发展问题。
2.运输安全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从总体的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在很多省份和市级地区,多数的交通运输企业处于经济条件的考虑,几乎不会购买先进的高科技产品,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高新技术产品不能尽快的应用到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
3.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是道路运输行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成分比较复杂,这种问题的存在就导致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实际的安全管理意识较差,安全服务意识不到位等,致使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员出现违规操作,超速行驶的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道路运输的安全秩序。
三、构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
1.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应法规和制度开展执法,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且不能保证安全管理的运输企业,应该从源头上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新审批的交通运输线路和新增的运输车辆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同时各级交通运输机构还应该努力加强交运运输技术体系建设,通过采用合适的管理方法提高交通运输部门处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办事能力和效率,积极的开展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以及处理措施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管理设施的科学技术含量,完善现有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2.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切实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对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尤其是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专业技术的技能人才队伍,积极地发挥交通领域技术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整合组建一支有效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队伍。从整体统筹规划的高度出发,从源头上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作用,积极的构建符合本地区的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并采取市场机制协调组织运输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到运输服务的长效机制的建设过程中,最终形成能够处理交通运输突发安全事故能力的专业安全管理队伍。完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积极参与的长效管理制度,形成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新的规范。
3.健全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逐渐的开放起来,这就导致了道路运输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更为激烈,道路运输企业还普遍存在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的运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利益的诱惑,不顾国家道路运输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将道路运输安全放在突出重点的问题,在进行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甚至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将安全置之度外,这样很容易诱发出现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完善的、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责任和义务,定期的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步形成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运输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切实提高企业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结语
总之,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保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切实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和交通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交通运输事业的安全,有效的预防各种突发的交通安全事故,就需要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同时这也是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孟庆芳,吴安基. 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道路运输保障体系建设[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10)
[2]李伟华,刘丽. 浅谈构建道路运输生产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及其完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8)
[3]肖殿良,田雨佳. 公路应急运输保障体系现状及对策[J]. 交通企业管理. 2010(01)
[4]翁坚超,黄丽萍.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职能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0(06)
[5]张小香. 道路运输安全的思考[J]. 青海交通科技. 2010(05)
[6]吴章龙.坚持人本管理 重在关键环节——关于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J]. 交通企业管理. 2010(06)
[7]林腾峰.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与行车安全[J]. 商用汽车. 2010(12)
[8]董雷宏,贾毅.道路运输安全技术应用现状与标准需求研究[J]. 交通标准化. 2010(12)
推荐访问: 道路运输 安全管理体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