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短信技术的智能大棚环境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短信技术的智能大棚环境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时间:2022-05-18 1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首方案,利用STC89C52单片机和多种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设计了智能大棚环境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大棚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越限报警的功能。同时,利用GSM模块,结合手机APP,达到对大棚环境的实时远程管理。本系统实时性好,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GSM短信模块;环境监测

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党的十八大关于农业信息化方案中强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以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发展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温室大棚的数量随着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增加而不断增长,传统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监测和报警,不能及时调控大棚温度和湿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1-2]。目前,有相关研究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温室大棚监控[3-4],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传输距离短、无线传输路由复杂经常出现数据丢包等问题。文献[5]采用GPRS技术实现远距离农业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但人机交互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一套功能完善的蔬菜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文章研究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大棚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能够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显示,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GSM网络,完成感知节点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控制,更具人性化,可靠性、灵活度更高,利于管理,以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

1 工作原理

本系统以STC80C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通过单片机处理数据,将采集的数据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上。通过对不同参数设定不同阈值,当系统参数超过阈值时就进行声光报警,同时利用GSM网络,以短信形式通知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监控。

2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单片机、传感器、控制装置、GSM模块等组成“人机智能监控”系统。系统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该监控系统充分利用GSM手机通信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CO2浓度控制模块和液晶显示器,实时测量温室大棚中的环境参数,测量结果可以通过短信通知工作人员。参数异常时,可利用短信控制相关设备,直至温室大棚中的此项参数恢复正常值。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的、用于监测数据的APP,实现了智能终端硬件和软件的分离,从而极大地扩展整个系统的功能。

2.1 系统总体结构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以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构成智能大棚监测控制系统。主机模块由STC89C52、电源、时钟电路等组成。信号采集模块由传感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器等组成。主要器件有:单片机STC89C52、GSM模块SIM900A、温度传感器DS18B20、湿度传感器SHT11、CO2传感器TGS4160、液晶显示LCD1602等。

2.2模块设计

2.2.1 GSM模块

GSM模块采用工业标准接口和SMT封装,可以低功耗实现语音、SMS、数据和传真信息的传输,采用ARM926EJ-S架构,性能强大,可以内置客户应用程序。由于短消息具有实现简单、通信成本低、保密性好、直接面向用户手机、且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通讯方式。在该报警系统中,将用户手机作为接收终端,当大棚内温湿度、CO2浓度超过预设值时,手机会自动收到一条来自智能报警系统的报警短信,并对此进行数据反馈,这样便可实时、可靠、快捷的实现远程报警。

2.2.2 温度检测模块

温度传感器采用了DS18B20,它能够将温度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 可以通过一根数据与单片机进行通讯,不需要外加模数转换电路,测量温度范围为-55~-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完全可以满足蔬菜大棚的温度要求。

2.2.3 湿度检测模块

采用SHT11传感器进行湿度检测,SHT11具有数字式输出、免调试等特点,信号的调理都在芯片内部完成,节省I/O口线和A/D器件,监测准确、稳定性好,实现了对温湿度参数的测量。

2.2.4 CO2浓度检测模块

CO2浓度传感器采用TGS4160,它一种固态电化学型CO2传感器,该器件除具有体积小、寿命长、选择性和稳定性强等特性外,同时还具有耐高湿和耐低温等特点,测量范围可达0~5000ppm。另外该传感器模拟输出端输出的电平值跟CO2浓度值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比较适合蔬菜大棚内部CO2浓度的检测。

2.2.5 A/D转换模块

A/D转换器采用ADC0809,是8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带8个模拟量输入通道,芯片内带通道地址译码锁存器,输出带三态数据锁存器。典型时钟640kHz,单电源5V电压下工作,测得的CO2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后输入到单片机中进行相应的处理。输出控制通道由继电器、空调、CO2发生器、声光报警转置等组成。

2.2.6 液晶显示模块

人机交互部分由LCD组成,采用的是LCD1602,该点阵的屏显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类仪器、小型设备的显示领域,通过编程实现三组参数的滚动显示。同时我们利用单片机的串口连接GSM模块,实现大棚终端与手机的数据交换,并开发手机APP,能够实现远程获取数据和对环境的远程管理。

2.2.7 报警电路

报警功能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预先设定合适的阈值,超出阈值时,二极管和蜂鸣器导通,发出警报。

3 软件设计

工作人员开机后,系统可以根据已经设定好的温湿度和CO2浓度对大棚中的环境进行自动的调节。首先系统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湿度和CO2浓度值,在LCD液晶屏上实时滚动显示,同时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如当CO2浓度低于我们设定的最低值时,系统开启CO2发生器提高环境中的CO2浓度,反之则启动风扇,减小其浓度。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为了安全起见,防止工作人员不在现场时作物因环境剧烈变化而导致农作物死亡,当环境剧烈变化时,系统会开启声光报警系统,同时会通过GSM模块向已设定的工作人员发送环境参数及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能及时采取措施。另外当自动调节系统故障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APP终端实时获取大棚内环境参数,并通过APP向单片机发送控制信号来远程控制大棚环境,真正的实现蔬菜大棚的智能化、远程化管理。

4 结果分析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CO2浓度,通过远程通信控制,远程或自动控制并调整温度、湿度、CO2浓度,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佳,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当大棚中出现温度、湿度、CO2含量低于(高于)监测范围时,系统警报灯亮,并通过GSM模块实现远程告知用户,通过远程控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使监控效果更灵活。

5 结束语

文章所设计的智能大棚环境控制系统是一个针对蔬菜、果物等大棚环境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用来实现对大棚参数的监测、报警与控制,具有远程控制、测量准确、安全性好、适用性强、交互性好等优点。该系统可对大棚农作物的生产环境进行及时、适当的控制,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峰.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0,32(3):150-153.

[2]马骏.蔬菜大棚温度电控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1):128-131.

[3]沙国荣,赵不贿,景亮,等.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大棚环境测控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2(1):60-62,65.

[4]曹新,董玮,谭一酉,等.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温室大棚监控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12,38(2):84-87.

[5]李明军,尹文明.基于GPRS的大棚智能监控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6,32(8):83-85.

作者简介:丁童彤(1995-),女,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单片机系统。

刘璐(1995-),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单片机系统。

尚庆民(1995-),女,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单片机系统。

杜春赛(1995-),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单片机系统。

*通讯作者:楼旭阳(198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控制系统理论及应用。

推荐访问: 控制系统 大棚 短信 环境 智能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