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入境旅游下降;旅游投资减少;旅游收益下降;中外旅游入境接待合作减少、出境旅游接待合作增加。应对这些不利影响,中国旅游业应当采取以国内旅游为主,强化国际知名景区景点的中国特色建设,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强化国内著名景区景点的细致化管理和服务建设,增强国内游客旅游满意度,强化大城市周边景区景点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休闲游、休假度假游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旅游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09)04-0047-(03)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发展成国际金融危机,其不仅影响发达国家,也影响发展中国家;不仅影响金融业,也影响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房地产业,更影响旅游业。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危害性影响范围广,而且危害性影响时间长的趋势已日益显现。因此,中国旅游业必须正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明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不利影响,研究应对不利影响的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一)中国入境旅游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减缓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入境中国旅游的主要客源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员工收入低,旅游消费能力下降,并且,这些国家有很多产业和企业萎缩或者倒闭,企业大批裁员,失业人员多,没有出国旅游能力。“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年12月7日报道,英国跌出世界经济五强,为第六强”;英国失业总人数已达182.5万,为近11年来的最高纪录,法国在2008年11月,失业率超过7%,失业者达200多万人。“2008年11月份,美国失业人数达到1030万,为25年来最高。”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在日内瓦表示,根据该组织的评估,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数首次突破2亿人。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失业问题造成了人们的旅游欲望和旅游能力降低,入境中国旅游的游客势必下降,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减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一客观事实是促发游客旅游的可支配收入缺少的客观决定性因素使然,是非中国竭尽全力营销宣传所能改变的。“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信息,2008年10月,中国入境旅游接待1122万人次,同比下降3.22%。这已是入境游人数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态势,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加速显现。”
(二)中国旅游投资减少
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减少,世界资金紧张,可投资经济的资金紧张,需要投资挽救的产业和企业多,需要挽救的行业和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各国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拿出百亿资金、千亿资金、万亿资金挽救经济,美国拿出7000多亿美元资金挽救经济,其资金投向是收购金融债务,支撑房地产业、资助汽车业;俄罗斯央行投放1100亿美元回购国债业务,还承诺向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等石油公司拨款90亿美元;德国政府提出310亿欧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刺激工业投资;英国600亿英镑向银行注资,挽救金融市场,挽救房地产业,鼓励企业投资等。中国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环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灾后的恢复重建。这些国家的资金投向的共同点是不投向旅游业,并且,在旅游不景气的环境下,民间投资者也不愿投资旅游业,原来投资旅游业的一些企业或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危害而撤回投资或减少投资,保证自己的本业,或者并购本业中一些小企业,壮大自己,减少对旅游业的投资。
(三)中国旅游收益下降
入境旅游人数减少,中国游客对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所致的收入减少或者失业的忧虑,使他们减少旅游需求和行动,旅游人数将下降或者游客旅游频度减少;在国内旅游的游客受经济因素影响出现观光旅游多,休闲度假少,豪华住宿、豪华餐饮减少、超级娱乐减少和高额购物减少等中低旅游消费行为。并且,国内能源、食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运输成本提高,旅游安全要求严,旅游安全保障成本提高,娱乐收费高等因素导致中国旅游成本提高,旅游收费高或者低价收费的低利润等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景区景点门票收入下降,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下降、旅游娱乐收入下降,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收入下降,中国旅游收益下降。中国豪华酒店入住率和价格下降已明显,2008年上海大多数酒店的人住率约为60%,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如上海古象大酒店2008年第四季度的房价比2007年下跌了200元左右,入住率也同比减少了约10%。
(四)中外旅游人境接待合作减少、出境旅游接待合作增加
入境旅游需求低,能力弱,人数少,中外旅游入境接待合作减少。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为增加本国经济收入,刺激和扩大外来消费,降低入境旅游价格,吸引入境旅游者,使中国有到欧洲、澳大利亚旅游愿望但受到高价格阻碍的游客减少了高价格阻碍。如澳洲、欧洲的旅游产品团价持续下滑,广州南湖国旅的“澳洲大堡礁16天游”2007年高达14999元,2008年底仅需11999元,狂降20%。广之旅的欧洲皇牌11国14天游,2008年9月份卖价是23299元,仅过了两个月就下降了4300元。再以2008年10月为例,东南亚的线路价格比2007年同期普遍下降千余元,现时泰国游线路6天最低的价格只是1299元,而新马5天也只是1999元。因此,赴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旅游人数增加,中国游客出境旅游人数增加,中国出境旅游逆市增长。“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在全球旅游业增幅迅速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保持了15%左右的高增长势态。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增加,中外出境旅游接待合作增加,中国旅游收入流失,影响国内游发展。因此,必须增强中国国内游的竞争力。
二、应对不利影响的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
(一)开展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策略
面对入境旅游下降,出境旅游吸引力增强的现实,我们应该看到,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以及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情况下,普通民众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有进行国内旅游的庞大需求,有进行近程或中程旅游的能力。因此,应转变以往着力发展入境旅游,吸引大规模入境游客的策略,开展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策略。为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产品策划、营销宣传、服务,刺激国内游客国内游,进而增加国内旅游数量,增加国内旅游消费。在刺激国内游策略中,应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减除高门票价格对开展国内游的阻碍。国内游应当着力发展自助游,自助游应当发展家庭游、自驾游。国内旅游还应当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休闲旅游。
(二)强化国际知名景区景点的中国特色建设,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有很多以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旅游景区景点,这些景区景点大多是独具自然魅力或中国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这些自然魅力和文化内涵都是中国特色,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了
解自然美妙的向往,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中国旅游业应当强化这些中国特色旅游吸引物建设,强化特色旅游吸引物建设就是要观察、发现、挖掘其中的特色魅力、丰富的文化蕴意,要全面保护自然景观的特色魅力,保持其自然的魅力或奇妙状态,保持其所在的自然系统的和谐生长,防止和制止破坏性开发和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建设;全面保护文化景观的文化载体、文化形象的原真状态,全面展示和充分说明文化景观的文化内容、文化启示,增加游客的文化感悟和文化体验,增强游客对人性、人文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赞叹,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三)强化国内著名景区景点的细致化管理和服务建设,增强国内游客旅游满意度
中国不仅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还有众多的国内知名的独特旅游景区景点,这些景区景点的道路、车辆、住宿、餐饮、通讯、娱乐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比较到位,能够满足游客的硬件需求,但是,一些知名景区景点的管理和服务的细致化、高效率化、人文化服务水平等软件建设不佳,住宿的方便周到服务不够,对游客的细致关心和主动热情服务不够,餐饮的卫生、营养服务不够,娱乐项目对游客旅游安全保护水平不高,导游讲解简单、肤浅,感染力不强。中国旅游业应当强化国内著名景区景点的细致化管理和服务建设,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完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导游、旅游安全规范,加强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的管理监督,景区管理者要加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要加大对员工培训和服务监督,旅行社要加强提高旅游组织能力和导游服务水平,满足游客的细致化服务、人文化、高效率化、安全卫生的服务需求,增强国内游客旅游满意度,激发国内游客的国内旅游热情,发展国内旅游。
(四)强化大城市周边景区景点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休闲度假游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由以往的10%下降到8%或7%,国民的收入增长减缓,许多城市市民的旅游资金增长水平减缓,中途或远途旅游,多次中途或远途旅游的经济能力下降,大城市居民旅游转向城市周边旅游,城市近郊旅游。强化大城市周边景区景点建设是满足城市市民旅游需求的现实使然,是发展国内旅游的现实途径和内容。强化城市周边景区景点建设可以是扩大景区景点,可以是提高景区景点的服务水平,吸引市民旅游,也可以是发展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城市周边的周末休闲旅游或度假旅游。
(五)适应游客消费能力,增加建设经济型酒店,减少建设豪华型酒店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经济收入减少或增长缓慢,游客的旅游资金少,有基本旅游消费能力,没有豪华旅游消费能力,他们在交通费用难以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减少住宿餐饮方面消费支出,选择住经济型酒店、吃大众餐。国际金融危机证明,美国式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模式对国家对个人的危害,我们应该认识到,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积蓄型、节俭型消费模式不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益处的,因此,节俭型旅游应成为中国旅游发展趋势和特点,满足游客节俭旅游的经济型酒店建设是中国旅游住宿发展的主要方面,应当重视和增加经济型酒店建设,减少豪华型酒店建设。中国游客对经济型酒店的大量需求已在金融危机后国内旅游中有所体现。
(六)加强中国特色、中国韵味旅游项目建设
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吸引力,增强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就要增强中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增强中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就要增强旅游吸引物的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一方面,满足外国游客的求异旅游心里需求,吸引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吸引物的向往,来中国旅游;另一方面,满足中国游客对祖国壮丽山河、多民族风情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丰富了解,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加强中国特色文化、中国韵味旅游项目建设不仅是加强传统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建设,更应当重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是中国特色、中国韵味旅游项目建设的主要方面,是新的发展点。不仅重视传统文化遗产建设,也应当注重工业遗产旅游、儒家文化指导下的企业文化旅游项目、现代企业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项目等中国韵味旅游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梁洪学
推荐访问: 中国 金融危机 旅游业发展 策略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