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辽宁省体育旅游经济对策研究

辽宁省体育旅游经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19 17: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运动健康需求的新兴旅游项目体育旅游业作为服务型行业的新秀,在业界广受重视。诸多因素制约了我国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何各服这些困难,对于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旅游;旅游业;辽宁旅游旅游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兴旺而发展起来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交叉性产业,它以一定的体育设施体育文化精神以及一定的体育赛事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融合健身、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体活动。作为旅游及体育大省的辽宁省,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可以不断丰富辽宁体育的内涵, 带动和促进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辽宁体育大省的优势作用。与此同时, 它还可以使辽宁的体育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利用原有的资源, 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有助于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与机遇。

一、辽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一)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辽宁是中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 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有海滨、山岳、湖沼、水库、泉水、河谷、平原、沙地、森林、草场等自然风光。这些自然资源都十分适合体育旅游的开展, 像登山、滑雪、骑车、骑马、水上运动、钓鱼、马拉松、野外拓展培训等。同时, 辽宁省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其中辽西、辽南是少数民族群众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 如清原满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 这些地区都保持着自己本民族的体育项目。

除了上述提到的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辽宁省为了成功举办 2008 年奥运会还增设了大量的体育场馆, 如沈阳奥体中心, 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体育旅游公园等。

(二)体育旅游产业规模扩大

随着体育旅游服务内容的扩充以及旅游配套设施的提升改进,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方面的内容需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旅游产品也多种多样。体育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已逐渐适应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物质与精神追求。

二、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制约因素

(一)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器材、以及达到目的地的交通条件、就餐及住宿环境等。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的体育旅游如滑雪、漂流、登山等一般集中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区,这些地方的公共交通很不发达,驾车游也比较远,因此,人们尚需要在交通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另外,目的地就餐和住宿费用也比较昂贵,一般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才能够承受。这也是我国体育旅游难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体育旅游消费与人民生活水平脱节

体育旅游费用是指体育旅游者参加活动所必须支出的费用。体育旅游费用是影响个人参加体育旅游的因素之一,因为这项活动需要一定的装备、器械、设施,安全要求也比较高,因而所要支出的开支就更大了,花费也更多。而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扣除了个人所得税、日常生活消费开支和其他社会性消费支出后剩余部分,也是这部分收入可用于体育旅游消费。所以体育旅游者的产生虽然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并不能说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人都会成为体育旅游者,兴趣也影响着人们进行体育旅游的决策。

(三)体育旅游人才短缺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布局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这些工作需要既精通旅游知识、又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人才参与。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而目前这一方面的人才还很短缺,难以形成有组织、成规模的专业力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致使大连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难以科学开发。

体育旅游离不开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等机构的组织活动.在休闲体育旅游中,有许多活动项目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后才能参加,如攀岩、登山、滑雪、滑冰、冲浪及其他探险活动等.都需要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的组织和指导。但目前,我省体育旅游的组织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导游人员体育旅游经验匮乏,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加快体育旅游研究,培养出精通设计各种体育活动并可以指导各类户外活动、具备处理紧急事件能力,可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体育旅游工作的复合型的专门人才,是我省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促进辽宁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发展建设体育旅游基础设施

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是进行体育旅游的物质基础,也是降低体育旅游成本,提高旅游者满意程度的最基本条件。首先要加快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包括:体育训练基地、体育场馆等、完善现代体育设施体系,扩大体育设施规模,为举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以及现代体育节事活动带动旅游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其次,进一步完善体育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体系。如交通、住宿和就餐设施,以及参与型、观赏型体育旅游活动的表演场地,竞技型、冒险型体育旅游活动的环境设施,休闲型、健身型体育旅游活动的设施配置等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开发多种体育旅游产品,形成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体育观赏性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差异化和特色化明显不足;体育演艺类产品文化含量较低,艺术品位不够,缺少“精品”和“特品”。同时,相当一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还存在市场定位不清、运营效益较差的状态。[3]另外,充分挖掘体育的文化、艺术资源,创编和打造精品体育演艺节目,和主题演出,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餐吧和特色体育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著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特色体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购物场所。

(三)大力培养体育旅游人才

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 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且有许多活动项目必须经过专项指导后才能去参与, 例如潜水、蹦极、攀岩等, 这样, 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康体健身, 而且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促进我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必须加快解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旅游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新知识,高技能。

辽宁省体育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的首选方式。但由于起步较晚, 辽宁体育旅游的发展还远不成熟。而且体育旅游活动缺乏当地及民族特色, 而且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 项目吸引力较小, 参与人群受到局限。其次体育旅游专业服务人员较缺乏, 尚无培训标准。体育与旅游两种社会活动的结合还不够完善。要想使体育旅游事业大力地在辽宁发展, 就必须抓住大多数的可参与到体育旅游中来的人群。这样就需要我们开发出更多的、更适合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体育旅游项目。 [5]因此,我们不仅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更要开发多种体育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自主品牌。

参考文献:

[1]陈福利,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王亮.开发冰雪体育旅游业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4(5):86-99

[3]金银日.体育旅游研究范畴的西方文献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 (6):27-29

作者简介:

徐薇(1990~),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009级旅游管理(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王巍(1983~),男,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旅游。

推荐访问: 辽宁省 对策研究 体育 经济 旅游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