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议抛锚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对策研究

浅议抛锚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对策研究

时间:2022-11-15 0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抛锚式教学是西方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在我国影响很广,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提升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抛锚式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并有进一步本土化的趋势,并将作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策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互联网;挑战和对策

【Abstract】Anchored teaching is one of the western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modes. This model is very influential in our country and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forming our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mproving our teaching model.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anchored education coexist and tend to be further localized. It will serve 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and strategy to provide a better choice for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Key words】anchored teaching;Internet;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拋锚式教学来自于法律语言的铁锚效应(Framing Effects),就是指“人们在思考时把先前选取的一些参考点作为铁锚的心理活动方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影响很广,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提升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通过问题背景的科学设计,学习成员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合作,通过切身体验的方式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整个教学内容实际已经固化,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故形象地称之为“抛锚式教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使之交流更为便捷,从而为抛锚式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抛锚式教学的改革与提升提供了难得机遇。本文就是希望通过对抛锚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对策研究,为抛锚式教学在我国的进一步本土化,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策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路径选择。

一、抛锚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一)情境创设的影响

史蒂夫乔布斯将个人电脑称为“我们大脑的自行车”。互联网“致力于技术通过生成更多有关学生的数据,节省时间和提高考试成绩来给教师以帮助”。“互联网+”时代在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对情境创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使得情境创设更加具有灵动性、时效性,情境创设的模式更为容易被取代,加速了情景创设的更新升级,使情景创设的吸引性的内涵更为丰富。

诚如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所说“人类必须采取跟大自然相结合的教育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归纳情景创设的模态,使之与变化急剧的大自然相适应,实现两者之间均衡匹配,协同发展。但如果我们从宏阔的角度来分析,这种跟大自然相结合的教育训练,也必然要求在抛锚式教学中,必须积极主动和互联网+相结合、相适应,创设的情景预设必须因时而动,通过和互联网的嫁接,增加情境创设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吸引比其表面看上去更复杂。”通过科学的情境创设来促进和实现学习的功能,以符合国际社会未来教育的理念。

(二)问题确定的挑战

裴斯泰洛齐说得好“当你对一件事物的本性或外貌进行探讨时,运用的感官越多,你就越能获得对该事物精确的认识。”抛锚式教育的特点之一也在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确定,从问题有效科学的确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形式提升学习效果。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信息源的多元化,使问题的不确定性更为加大,这种不确定对丰富感官认识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诚如托马斯笛声在企图说服教师电影默片将淘汰书籍时所面临的挑战一样,对电影默片的忽略最终导致教育效果的滞后性改革,哈佛学者戴维多科特曼对此有客观的评价,认为“后来证明黑暗是它主要的缺点之一” ,因此针对互联网+的挑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实现问题确定的科学化、及时化。当今,学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在“数字化里成长”的一代,被称为“N世代”,他们通常具有自由、个性、监督、政治、娱乐、写作、速度、创新等时代特征,因此问题确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必须和新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并按照国际化的要求,保持教育的国际性,必须围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未来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活做事、学会生活和学会生存),并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问题确定教学,精心组织和设计问题,增加学习的前瞻性,实现教育为学习服务的目标。

(三)自主学习的挑战

抛锚式教学的做法就是增加和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时代带来对传统自主学习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也引起教师存在显性或隐形的抵触,因为“从本质上说,他们是非常注重实际的人,他们需要工具来解决他们所认为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的这一工具给教师的挑战就是对于自主学习安排的稳定性和固化性冲击性加强,由于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便捷性,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日渐加强。而学习者对互联网接受能力的较强性,也使学习者不得不重新考虑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因为“大多数孩子如果身处学校环境,会感到他们必须行为端正,做正确的事”。如何妥善处置学校教育和自主学习的关系是师生要正视和直面的问题,发挥学习者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倡导和确立“为学习服务”的新型教育理念。

(四)合作学习的挑战

诚如怀特海所说“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教育科目的分散和缺少互补性影响了教育价值的最大实现,因此说抛锚式教育也重视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这种合作学习的表现是多种样式的,也是目的效用实现非常矛盾的。“学校一方面要保证给每一位合作教育学生找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工作岗位的教育性”,这种矛盾在互联网+时代得到进一步挥发,也使合作学习面临的挑战更为加剧。

二、抛锚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对策路径

(一)明晰学习目标,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互联网+带给抛锚式教学除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和创新。网络传播通过多向沟通和交流的便捷性对加大文化交流和消除文化歧异有有效的作用。赫尔巴特说得好“教学更没有找到它恰当的地位;知识的多少在与人格训练的比较中被视为次要的事情,并在首先进行了教育之后,才轮到教学,好像没有教学也能进行教育似的。而在最近几十年中,人们已开始要求强化学习的工作……人们懂得,从知识方面出发比从观念出发更容易教育人”,因此要通过观念的更新,制定目标的针对性,并结合学生权益的维护,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开辟学习空间的多元化,催生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育;通过构建信息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支持、孵化、提升和服务功能。

(二)增加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带给抛锚式教育的最大冲击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当你自己对一个问题有很强的确信时,铁锚的重要性无疑会减小。”在学生收集获取信息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习迁移的共同因素说,学校通过组织符合要求的情境、刺激,形成这些因素与正确反应的联结,就是要增加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通过利用互联网的动态性、鲜活性和及时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增加快乐的因素,实现多元素的有效联结。今日的抛锚式教育也同样需要这一种“进步的、协调的机制”,也同样需要增加合作学习的创新内容,通过多元互动,高校的领导、教师积极投身到合作教育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变得更容易,很多管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创新学习方法

凯洛夫认为:“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点……教学不是也不可能是与科学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过程”。抛锚式教育将由于互联网的合理嫁接和有机结合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迫使我们对抛锚式教育方法进行更新。这种更新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是多样的和互补的,比如可以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以学定教”,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建设智慧课堂,进一步推动优质教学。

学习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必须是在合理组织教学材料和充分考虑教学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学习方法的颠覆,而是在充分汲取传统教学方法上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诚如法律实践所告知的,“面前这件案子的事实可能并不典型,但太看重它们可能导致法官把它们靠做一种铁锚”,这种潜在的危险就在于很有可能一谈创新学习方法,就以创新为铁锚,而置传统学习方法于不顾。因此说,那种一谈学习方法创新,就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予以抛弃和指责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方法,而且这种做法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危害甚至于单纯的追求创新。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当然,我们在实现这种创新中不能忽略法律的重要性,必须通过法律的有效规制,保证这种转变的可持续性,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可资借鉴,2010年美国制定并颁布了主题为“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支持的学习”的《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2010),提出了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包括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五个重要方面,成为“互联网+”时代实现教育“为学习服务”的典范。2016年美国又颁布了新一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迎接未来学习——重视教育技术”(NETP2016),进一步利用技术变革教与学,迎接未来学习。这种顶层设计辅之于制度規制的做法,有助于保持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健康发展。

注释:

1.沃德法恩斯沃斯:《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2.Greg Toppo:《优质教学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陈铎,译,《英语文摘》2015第3期,第67页。

3.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4.Greg Toppo:《优质教学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陈铎,译,《英语文摘》2015第3期,第67页。

5.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

6.Greg Toppo:《优质教学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陈铎,译,《英语文摘》2015第3期,第38页。

7.Greg Toppo:《优质教学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陈铎,译,《英语文摘》2015第3期,第39页。

8.Greg Toppo:《优质教学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陈铎,译,《英语文摘》2015第3期,第39页。

9.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6页。

10.李文英 董英:《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高校合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20页。

11.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教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15页。

12.沃德法恩斯沃斯:《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89页。

13.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主编《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35页。

14.李文英 董英:《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高校合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23页。

15.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主编《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90页

16.沃德法恩斯沃斯:《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参考文献:

[1]沃德法恩斯沃斯:《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2]Greg Toppo:《优质教学并不意味着谨小慎微》,陈铎,译,《英语文摘》2015第3期。

[3]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约瑟夫奈:《论权力》,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5]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6]李文英 董英:《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高校合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7]Katy Steinmetz:《美联航“重新安排了”一位乘客。这会是年度委婉语吗?》,赵菲菲,译,《英语文摘》2017第6期。

[8]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教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9]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主编:《外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作者简介:

王冬(1996--)男,河北省保定市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专业。

推荐访问: 互联网 抛锚 挑战 式教学 对策研究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