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及其临床价值,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梅毒检测流程和报告系统。方法:收集梅毒患者血标本10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先进行TP-ELISA初筛检测的10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四种方法均为阳性者94例,其中TPPA阳性98例,TRUST阳性94例,SYP阳性96例。而在 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经TP-ELISA检测阴性例数为114例,特异性为95%。结论:四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为了提高梅毒检出率,对于TP-ELISA阳性标本,要做TRUST和TPPA复检。
[关键词] 梅毒;ELISA;TRUST;ACONSYP;TPPA
[中图分类号] R75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155-0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人体一旦被感染上梅毒螺旋体后,其血清中就会产生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又称反应素)。现临床上常用诊断梅毒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蛋白印迹实验(WB)等,但如何选择或联合以上检测方法,不同的实验室不尽相同。为了尽早发现和确诊梅毒,各实验室应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的、统一的梅毒实验室报告系统。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使之能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为此,我们收集了100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四种检测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00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和住院梅毒患者,经TP-ELISA检测血清标本均为阳性,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1~86岁,平均53岁为实验组。120例非梅毒对照组,其中肝病患者15例,孕产妇25例,冠心病20例,肾移植患者32例,正常体检者28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9~83岁,平均51岁。实验组和对照组选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2 方法
抽取梅毒患者肘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及时检测,对于用TP-ELISA检测为阳性的血清标本,再分别采用TRUST、ACONSYP(SYP)、TPPA三种方法检测。试剂均在有效使用期内,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试剂和仪器
TP-ELISA试剂由上海科华有限公司提供, TRUST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ACONSYP试剂由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剂则由日本富士珠式会社提供。仪器为奥地利产Biocell-2010酶标仪和 Fluido全自动洗板机。
2 结果
首先对梅毒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P-ELISA初筛测定,结果为阳性的分别同时进行TRUST、SYP、TPPA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四种检测结果(n=100)
在10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四种方法均为阳性者94例,其中TPPA阳性98例,TRUST阳性94例,SYP阳性96例。TRUST敏感性略低于TPPA,TP-ELISA和SYP。
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经TP-ELISA检测阴性例数为114例,特异性为95%。
3讨论
据文献报道[1],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清中产生的抗螺旋体抗体比抗类脂质抗体出现早。且特异性抗体出现早、消失迟,即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检测出其特异性抗体,甚至可终生检出。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即在聚乙烯微孔条上预标记基因表达梅毒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基因重组梅毒抗原,检测血清中TP-IgG抗体和早期的IgM抗体。该法利用抗原的不同特性,联合使用可得到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3]。TP-ELISA有结果客观准确,操作简便,试剂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早期梅毒诊断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二期梅毒的诊断。但TP-ELISA本身也存在问题,如标本中一些类过氧化物酶样物质的增高,血浆蛋白紊乱等,会造成假阳性[4]。而当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低于试剂检测限时,又可出现假阴性。从上述结果中可看到,对于对照组的检测,120例中出现6例假阳性。SYP采用纯化重组基因的梅毒抗原,以胶体金作为指示标记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反应,以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快速定性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也较高,见表1。但血清/浆中浓度过低时,SYP会产生假阴性反应。SYP成本低,操作简便,结果明了快速,但不适于批量检测。TPPA为梅毒确证试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当高[3],但操作较复杂,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也较高。有资料表明[4],TPPA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较低,有可能是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未达到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而产生假阴性反应的原因。这点从表1中也可看出。
TRUST是采用牛心脏中提取的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组成的性病研究室抗原重悬于含有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制成,检测血清/浆中的抗类脂质抗体,即反应素。有资料显示[5,6],TRU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TPPA、TP-ELISA和SYP法,与本文结果一致。TRUST对早期梅毒、三期梅毒、治疗后及潜伏期梅毒易出现假阴性反应,而受到传染病影响如疟疾、风疹、猩红热、结核病、肺炎、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疾病影响时,均可产生生物学阳性反应,还会受到年龄、孕妇等影响而产生假阳性。因此TRU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局限性,同时结果为肉眼观察,易出现漏检和误判。TRUST适于筛选试验,不适于梅毒的诊断,这种非特异性抗体滴度与梅毒活动病程有关,可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和再感染。因此,同时采用TRUST和TP-ELISA或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既可以提高梅毒阳性检出率,又能观察疗效,非常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含有多种抗原物质的微生物,进入人体后引起复杂免疫反应,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7]。对于无症状或体征的阳性结果是方法学导致的假阳性,还是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或梅毒痊愈后抗体的持续存在,对此都应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确定。在日常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孕妇等,既无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也无梅毒感染史或感染史不清。我们只好用多种方法复检,并结合临床医生掌握病情,报告结果。这不仅给实验室工作带来麻烦,也给患者或临床医生造成对实验室梅毒结果的可信性降低。因此,为了满足病人和临床需要,建立自己统一、快速、流畅的检测梅毒方法及报告系统,与临床结合,同时开展以上四种检测梅毒的方法。TP-ELISA主要用于临床各科室手术前检查和输血等大批量血标本的筛查试验,TRUST主要用于皮肤科或性病科患者的筛查及梅毒患者疗效观察,SYP主要用于临床急诊患者筛查,TPPA主要用于对前三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8]。若有条件可以对每一份血标本同时进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的检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梅毒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Lambert NL, Fisher M, Imrie J, et al. Community based syphilis screening: feasibility, accep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case finding[J]. Sex T ransm Infect JT2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5, 81(3) : 213-216.
[2]刘建侠.梅毒的实验室诊断[J].哈尔滨医药,2005,25(1):51-52.
[3]贾月琴,季必华.梅毒螺旋体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5,26(5):453-454.
[4]黄波,钟方木,纪红星.3种梅毒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10-11.
[5]冯烨.梅毒血清学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04,5(2):106.
[6]王露楠,邓巍,李金明.梅毒螺旋体感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5(06):352-353.
[7]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8] 何广文,胡晓川. 赤峰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的筛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115.
(收稿日期:2008-08-2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梅毒 四种 检测 临床意义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