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深研学生实情精选教学内容

深研学生实情精选教学内容

时间:2022-11-18 09:00:0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_iMui۟iuvwxi饨ky对照,提高学生识谱技能

乐谱是记录音符的方法体系,也是传播音乐文化的媒介手段和技术载体。识读乐谱是“新课标”中“表现”领域的四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线教师倍感纠结的一个技术难题。尽管“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谱式,各地、各校在教学中可自行选择”,但实际操作中教师的选择权却遭受严重制约:其一是受学生音乐学习谱式背景的影响,因为两种谱式在小学阶段都可以自由选择,到了初中,就会让教师在同一个教学班级中遭遇到两种不同谱式学习背景的学生。由于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磨砺,学生早已习惯了最先学习的一种谱式,进人中学后再做改变就必定会产生纠结。其二是受教材本身的谱式限制,如果教材是五线谱版本,教师在教学时遭遇到简谱背景的学生,想要全部翻译替换成简谱就非常麻烦,反之亦然。

简谱也叫数字谱,原为法国僧侣圭多为便于传唱宗教歌曲而发明的,后经思想教育家卢梭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今天比较成熟的乐谱体系。“学堂乐歌”运动的兴起,开始了我国近代的学校音乐教育。由于简谱便于识读,受到了大众音乐生活的广泛欢迎,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群众歌咏活动和中国民族乐器使用的主流乐谱。五线谱虽是当今世界的通用乐谱,它在音高、音准、转调、和弦的排列等方面要比简谱更为直观和严谨,但真正掌握起来还是有较高的技术难度。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生活缺乏必要的音乐文化氛围,以致很难得到大众化的推广和普及。

我们曾为推广五线谱的教学竭尽全力,但收效甚微。除了在校外专门拜师学音乐的学生,几乎没有多少人能从学校音乐课堂中真正掌握这种读谱技能,绝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目不识丁”或“五音不全”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小学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而中学只有一个课时。再加上五线谱学习需要较强的音准感觉和娴熟的音符阅读技巧,相对于我国普通中小学而言,专业难度略大。无升降记号的音符相对容易一些,遇到有升降记号的音符学生就更感觉识读困难。

为了缓解这个矛盾,笔者曾尝试使用过把两种谱式进行对比的教学方式,即五线谱与简谱的每一小节都进行比对。在教唱歌曲或作品欣赏的主题呈现时,乃至奏乐训练都提供这种对照谱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谱式为主,并同时兼顾另一种谱式的学习,学生在对照学习中反复磨炼音准节奏,也就慢慢适应和喜欢上了这种谱式对比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识谱技能。

四、结语

音乐欣赏、歌曲教学和识读乐谱等内容是初中音乐课堂中最基础的教学部分,由于我们的学生在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校本化”的技术处理,才能真正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教材既不能完全地照本宣科,也不能完全无视教材的学科功能价值而随心所欲地使用。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实情,精选出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才能在有限的课时教学中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的高效益。

以上几点是对初中音乐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的经验感悟和基本观点,希望能给身处一线的音乐教师朋友们提供一个技术参考,同时也是希望能引起教材编写者的关注,在编写教材时,根据教学实情,平衡好“新课标”与音乐课堂实际教学情形的关系,提供一套能够受到一线教师普遍欢迎、真正满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际需求的高品质教材。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写.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丹芬編.群众合唱精品库童声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王安国编著.中小学音乐教学备选素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雪虹)

推荐访问: 教学内容 实情 精选 研学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