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时间:2022-11-18 14: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水产诱食剂又称适口性添加剂,主要作用于鱼类的嗅觉和味觉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鱼类摄食效率,促进鱼类生长。本文对四种常见诱食剂:甜菜碱、氨基酸、含硫化合物、动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几种水产诱食剂在水产养殖及捕捞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诱食剂;水产养殖;捕捞

诱食剂是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和增进动物食欲的添加剂,含有促进动物摄食和生长的有益物质。诱食剂虽然对动物的摄食和生长存在促进作用,但不能直接作为饲料对动物进行饲养,而是添加到饲料中作为一种增强饲料适口性的添加剂,水产诱食剂就是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

水产诱食剂的开发已经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水产养殖业中,给鱼类只饲喂饲料,仅仅满足鱼类的正常生长,但养殖周期长,短期内不能满足生产者的最大生产效益,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生产者和研究者开发了诱食剂引诱鱼类摄取饲料,缩短饲养周期,因此诱食剂的开发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渔业捕捞中,诱食剂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诱食剂作为一种引诱剂可以有效的把鱼类引诱到指定位置,然后进行定点捕捞,从而提高捕捞效率。

常见的水产诱食剂有以下几种:甜菜碱、氨基酸、含硫化合物、动植物提取物及其他。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对水产诱食剂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含硫化合物中的硫代甜菜碱(DMPT)作为第四代新型水产诱食剂已经广泛应用到水产养殖中。Hidaka[1]、Mackie[2]、常青[3]等对甜菜碱及其混合物做了大量研究,确定了甜菜碱的适宜添加量。Xue Min[4]、Zelia Velez[5]、李星星[6]等在鱼类对氨基酸的响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对鱼类也具有诱食剂的作用。Nakajlma[7]等在含硫化合物对鱼类生长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含硫化合物DMPT可以有效的提高鱼类生长效率。张琳琳[8]等研究动植物提取物对鱼类的引诱效果,结果发现中草药提取物不仅具有诱食作用还可以提高鱼类免疫力。

鱼类的摄食行为主要可分为两部分:(1)依靠嗅觉对食物进行感知,判断位置,靠近食物。(2)依靠味觉对食物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进食。诱食剂主要是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进行刺激,从而促进鱼类的摄食行为。研究鱼类的摄食机理为开发诱食剂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诱食剂的开发则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为创造了经济价值,因此开发新型的水产诱食剂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1.常见的水产诱食剂

1.1甜菜碱

甜菜碱(三甲基甘氨酸)广泛分布于水生生物中,很多鱼类对其具有敏感的响应。Hidaka[1]和Mackie[2]对河豚和多佛鳎的摄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碱对其具有显著的诱食效果。常青等[3]对红鳍东方鲀的研究结果显示添加甜菜碱的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200%的摄食效率。李志红等[9]研究表明,甜菜碱在0.1%的浓度时即可对鲫鱼产生引诱反应(P<0.01),浓度提高到0.3%-0.7%时则无明显反应。作为第三代水产诱食剂,甜菜碱具有很好诱食效果,但甜菜碱并不是对所有鱼类都具有诱食效果,例如甜菜碱对大口黑鲈、虹鳟鱼、鲽鱼和红鲷鱼并不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Mackie[2]的研究发现甜菜碱可作为增效剂,乌贼提取物成分与甜菜碱混合时,对鲽鱼有促进摄食的作用,而当去掉甜菜碱后,则失去了这种诱食性。

1.2氨基酸

鱼类的饵料是由水生动植物及浮游生物构成,食物中存在大量游离氨基酸,有研究指出部分游离氨基酸能散发强烈的气味[26],可以刺激鱼类的嗅觉细胞发生强烈反应,因此游离氨基酸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水产诱食剂。Xue Min等[4]研究发现,在含有21%鱼粉和6%肉骨粉的鲫鱼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能够有效地提高异育银鲫的采食量。Zelia Velez[5]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氨基酸对鱼类的诱食作用不同,沙蚕中的氨基酸则是鳎鱼喜食的主要成分。李星星等[6]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的甘氨酸或0.5%的L-丙氨酸对鲫鱼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P<0.01),丙氨酸的浓度≥1%时,诱食剂引诱效果下降,对比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3含硫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硫代甜菜碱DMPT 即二甲基-β-丙酸噻亭(dimethyl-β-propiothetin),是第四代水产诱食剂,广泛存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海藻和部分盐生植物体内[19]。其化学结构显示其具有有效的甲基供体,能够为水产动物提供有效的营养。Nakajlma等[7]研究了硫代甜菜碱对海水鱼促生长效果。通过试验的结果显示,真鲷的饲料中加入5 mmol/L 硫代甜菜碱溶液,会明显加快鱼的生长速度,试验后18天试验组是对照组平均体重的250%。赵红霞等[10]研究显示,硫代甜菜碱对南美白对虾的诱食、促生长效果要优于乌贼膏,在饵料中添加300-600 mg·kg-1对南美白对虾有明显诱食、促生长的效果,其中添加300mg·kg-1的硫代甜菜碱效果最好。李红军等[11]研究显示,0.03%的硫代甜菜碱和0.02%的肉碱对甲鱼诱食和促生长效果时发现,添加硫代甜菜碱可以有效提高甲鱼的摄食量和体重。与对照组相比,硫代甜菜碱试验组提高了5.6%,效果明显优于肉碱试验组。

1.4动植物提取物及其他

动物提取物是由动物细胞研磨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各种氨基酸以及一些具有诱食效果的物质,是一种混合型诱食剂。常青等[27]的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提取物的诱食作用以对红鳍东方鲀的诱食效果最为显著,乌贼内脏液对红鳍东方鲀也有很明显的诱食作用。倪静等[12]研究表明,蛤蜊提取液对中华倒刺鲃有很强的引诱作用,且比其他所选的诱食剂效果都要好。

植物提取物也是一种有效的诱食剂,其主要成分是含有甲基的营养物质。中草药的提取物不仅能促进鱼类的摄食效率,还能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张琳琳等[8]用几种中药对鲈鱼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单体的诱食效果比复合剂效果好,不同的单体之间诱食效果也有差异明显。且鲈鱼对肉桂、白芷、山楂和茴香有一定的回避反应。吉红等[13]研究显示,陈皮、大蒜、松针具有诱食效果,其强弱为:陈皮>大蒜>松针,丁香无诱食效果,且具有抑制摄食的趋势。

2.水产诱食剂的应用价值

由于鱼类发达的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开发水产诱食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鱼类嗅觉和味觉系统的研究也为鱼类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水产诱食剂发展到今天,已经应用到了第四代水产诱食剂。第四代水产诱食剂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摄取效率,还可以增加鱼类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水产诱食剂在水产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养殖与捕捞。宫向红等[14]做了大量关于DMPT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以鲫鱼、慈鲷科热带观赏鱼非洲王子、黑鲷、大菱鲆为例,饲料中添加0.1 g·kg-1溴化DMPT对鲫鱼、慈鲷均有诱食作用;添加0.2g·kg-1溴化DMPT,可使黑鲷、鲫鱼、慈鲷、大菱鲆的增重率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6、1.3、1.8、1.2倍,黑鲷、大菱鲆的体长增长率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6、1.1倍,饵料系数分别下降了16.8%、14.3%、26.4%、6.9%[16]。Carr[15]的研究显示,在水产饲料中拌入0.5%-1.5%的甜菜碱,对所有的淡水鱼类及甲壳类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均有极强烈的刺激作用,还能提高幼鱼的适应性和成活率,并可促进生长。

此外水产诱食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贮存、加工后的成分较稳定,与其他原料、试剂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水产诱食剂还具有较高的分散性,混合饲料后,投放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发挥作用。

3.诱食剂的研究展望

自1908年发现氨基酸对鱼类摄食具有良好的效果后,水产诱食剂已经有了近百年的研究历史,经过100年的研究与改善,水产诱食剂已经开发到了第四代新型水产诱食剂,对大多数淡水鱼类及部分海洋鱼类具有高效的诱食反应。在水产养殖中,水产诱食剂显得越来越重要,好的诱食剂对提高养殖效率,促进鱼类生长具有积极作用。在诱食剂的使用中,不同的鱼类对不同诱食剂具有不同响应。复合诱食剂对鱼类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前景。(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Hidaka I,Ohsugi T,Kubomatsu T.Taste receptor stimula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puffer fugu pardalis[J].Chemical Sense and Flavor,1978,3:341-354.

[2] Mackie A M,Mitchell A I.Further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dover sole,solea solea[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982,73A:89-93.

[3] 常青,于宏,梁萌青,等.几种摄饵促进物质对红鳍东方鲀诱食活性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16(1):8-11.

[4] Xue Min,Cui Yibo.Effect of several feeding stimulants on diet preference by juvenile gibel carp(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fed diets with or without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meat and bone meal[J].Aquaculture,2001,198:281-292.

[5] Zélia V,Peter C H,J rg D H,et al.The contribution of amino acids to the odour of a prey species in the senegalese sole(solea senegalensis)[J].Aquaculture,2007,265:336-342.

[6] 李星星,冷向军,李小勤.不同诱食剂对异育银鲫、奥尼罗非鱼作用效果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11):37-39.

[7] Nakajima K,Uchida A,Ishida Y.Effect of a feeding attractant,dimethyl-β-propiothetin on growth of marine fish[J].Nippon Suisan Gakkashi,1990,56:1151-1154.

[8] 张琳琳,曾慧,张佳明,等.中草药对鲈鱼诱食活性的 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101-105.

[9] 李志红,张继平.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J].内陆水产,2001,4(5):31-32.

[10] 赵红霞,曹俊明,吴建开等.二甲基-β-丙酸噻啶对南美白对虾摄食和生长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4,34(6):6-8

[11] 李红军,田夏清.DMPT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天农营养.2006(1):17-18

[12] 倪静,李英文.几种诱食剂对中华倒刺鲃的诱食活性的影响[J].天津水产,2008(2):12-15.

[13] 吉红,李海梅,周继术,等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学,2008,27(2):67-70.

[14] 宫向红,林洪,张利民,等.水产诱食剂溴化DMPT对慈鲷的诱食及促生长作用[J].渔业现代化,2008,35(4):55-57.

[15] Carr W E S.Chemoreception in fishes[M].Amsterdam: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82:259-273.

[16] 何贤形,严小军,周迎松,徐善良.鱼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02):14-19.

推荐访问: 水产养殖 前景 诱食剂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