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辛苦又快乐的海洋清洁工

辛苦又快乐的海洋清洁工

时间:2022-11-18 18:20:02 来源:网友投稿

美丽的大海,因时常受到污染而一点点变脏,有的地方变得又黑又臭,连鱼儿都不愿待。

海洋一旦遭到污染,就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许多海洋生物不是死亡就是生病,人类吃了这种生物,也会得病,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为了清理被污染的海洋,不让她变成废墟,人类和海洋动物们都自愿当起了海洋清洁工和海洋医生,给海洋打扫,给鱼儿看病,辛苦却又快乐地工作着。

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每周只要工作12小时,年薪却高达10万美元。还可入住高级宾馆的海景房,有私人泳池、温泉池等。

世界上真有如此完美的工作吗?

答案是肯定的。被誉为“世界第七大自然奇景”的澳大利亚大堡礁,近年来生态环境正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加强管理和保护,澳大利亚政府开出优厚条件,向全世界招聘护岛工,职责是维护大堡礁的环境,每周更新博客和网上相册。

如此优厚的条件,吸引了全球34万人报名。经过层层筛选,34岁的英国人本·邵苏尔脱颖而出,赢得了这份号称“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当他得知自己获胜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表示一定要做好护岛工作,做一个出色的海洋清洁工。

清除油污染的尖兵

清除海洋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海洋遭到石油污染,清洁人员就要身穿防污染的工作服,用各种工具和各种方法来清污。他们首先用“围油栏”将浮油阻隔起来,以防止其扩散,然后用各种物理方法把围起来的石油尽可能回收,剩下无法回收的,则用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处理。围油栏、吸油毡、围油索、吸油机、油拖网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比如喷洒清除剂,化学药剂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颗粒,或沉降到海底。

1993年1月5日清晨,英国设得兰群岛近海一艘油轮翻沉,大量原油泄漏,严重污染海面。由于风大浪高,清油工作无法进行,人们焦急万分。等了几天,风暴终于过去,飞机和船只迅速赶往出事地点,准备清污。谁知到了现场,人们惊呆了:污油烟消云散,海水清洁如初。

海面的油到哪里去了呢?

经过调查,原来,海面上的油污全被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吃”掉了。你是不是很·晾讶?其实,目前已知的能够降解部分石油成分的细菌和真菌至少有90多种。微生物利用油类作为其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由此可以降解分散到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原油,使其最终完全无机化。相比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这种生物方法更为高效、经济、安全,且无二次污染。于是,这些生活在海洋里的细菌,也成了海洋清洁工。

给鱼儿看病净化大海

海洋里有一种鱼医生,专门给生病的鱼儿看病,是清洁鱼儿身体的海洋清洁工。这种小鱼生活在波斯湾一带的海域中,名叫圣尤里塔。

圣尤里塔看病跟我们人类不一样——不打针,不吃药,而是用它那尖利的嘴为病鱼的伤口清除细菌和坏死细胞。

鱼医生看病是很严格的。病鱼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倒立”在它面前,否则它就不给看。当病鱼“站”好后,它会贴着病鱼的身体仔细检查,发现了伤口,就用尖嘴吃掉伤口里的脓、细菌和寄生虫。要是病鱼喉咙痛,还必须乖乖地张大嘴巴,让医生钻进去,清除里面的污垢。如果医生在喉咙里治病时遇到敌害侵袭,病鱼会立即把鱼医生吐出来,让它逃生。病鱼们都知道,如果鱼医生受到了伤害,它们就找不到鱼来给它们看病了!

不过,令人叫绝的事还不止这些。有时候,病鱼太多,免不了出现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局面。这时,鱼医生会立即停诊,掉头走人。挤在那里等着求医的鱼当然不会让它罢诊,会一起拦住不让它走。鱼医生不走了,但会提出条件,示意病人遵守秩序,排好队。当病鱼排好了队,它就重新开始工作,让病鱼依次就诊。这或许是它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吧。

鱼医生看病的速度快得惊人。一条鱼医生,6小时能医治300条病鱼,这恐怕是任何人类医生望尘莫及的吧。而且,它们不仅医术高明,更是医德高尚。一位学者在观察鱼医生给病鱼治病时发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当它没有把病鱼的病治好时,会感到羞惭而无地自容。这位学者把一条鱼割伤后,放入水池,很快,鱼医生就治好了病鱼的伤口。然后,这位学者又故意把这条鱼再次割伤,放入水池,只见鱼医生很快又把它的伤治好了。但没有想到的是,病鱼的伤好了以后,鱼医生不久就死了。

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巧合,或者是鱼医生本身也生了病。可是,几次试验下来,情况都是这样,只要同一条鱼被同一位鱼医生治疗过两次,这位鱼医生就会死去。于是这位学者认为,鱼医生大概是觉得自己没有把病人的病治好,出了“医疗事故”,害得人家再来看病,多没脸面,于是羞惭而死。

海洋里不仅有鱼医生,还有虾医生。生活在巴哈马热带海域中的彼得松岩虾就是这种虾医生,人们叫它“清洁虾”。这是一种身体透明的小虾,蓝色的斑点,白色的条纹,煞是好看。

虾医生也像鱼医生一样,先爬到病鱼身上观察一番,以了解病情,然后就用锋利的足钳把患者身上的病菌和寄生虫一一钳出来,接下来再把病鱼的身体全部清理一遍,直到它认为清理干净为止。

在热带海域,由于水温高,水里的病菌多,生病的鱼自然少不了,所以这些海域有许多虾医生,如猬虾、黄背猬虾等都是海洋里的虾医生。

和平共处 互利双赢

目前已知的海洋医生达50多种,它们的存在对海洋生物的保健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洋医生为什么会自愿担当起海洋动物的医疗保健工作呢?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这是生物界的一种互惠现象,也叫“清洁性共生”。病鱼需要去除身上的寄生虫、病菌和积累的污垢,而这些东西又成为海洋医生的食物。所以它们和平共处,互利双赢。

还想看看别的海洋生物和平共处、互利双赢的情景吗?

鳗鱼是一种很凶猛的鱼类,很多小动物都怕它。可是小小的清洁蟹却敢爬进鳗鱼的嘴里,在它尖利的牙齿缝里来回转悠。这不是去送死吗?那你就想错了。清洁蟹会把鳗鱼牙齿上的病菌全部吃光,饱餐一顿,而鳗鱼的牙齿也得到了保护。清洁蟹是鳗鱼的牙齿保健员,鳗鱼是清洁蟹的衣食父母。

鲨鱼是海里的霸王,谁都不敢惹它。可是,鲫鱼却不怕它,敢于用吸盘吸在它的肚子上,免费周游世界,到处觅食;而鲨鱼对鲫鱼也特别宽宏大量,允许它贴在自己肚子下面,好让它清理身体下侧表面的寄生物。

形形色色的海洋清洁工

你相信凶猛的鲨鱼也是海洋清洁工吗?除了吃鲜活的鱼,鲨鱼也会吃那些染病的鱼和死去的鱼。虽然对鲨鱼而言只是本能地去捕食,但从保护海洋环境“健康”这一层面来讲,鲨鱼也成了特殊的“海洋清洁工”。

海鸥是小朋友们都很熟悉的一种海鸟,辽阔的海面上时常可见它们轻盈的白色身影。除了以鱼虾、蟹、贝为食,海鸥还很喜欢捡拾船上、岸边人们留下的食物残渣,因此,海鸥也被称为“海港清洁工”。

珍珠母贝体内有特殊的生物过滤器,能过滤掉海水中有机悬浮粒子及多种化学杂质。每平方米的海面上,珍珠母贝一昼夜能净化大约7200升海水,其净化作用不亚于其产珠的价值。

在一些热带、亚热带沿海区域和河道,经常因大量水草蔓延生长而导致航运、水力发电不能正常进行,还会滋生大量细菌而引起疾病。这时,以海草为食的儒艮(俗称“美人鱼”)就派上了用场,用不了多久,大片茂盛的水草就进了它们的肚子。饱餐一顿的同时还清洁了海洋环境,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人类和海洋生物组成的海洋清洁工队伍,就是这样辛苦又快乐地在海洋里任劳任怨地做着清洁工作,维护了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我们要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向他们学习,为清洁海洋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访问: 清洁工 辛苦 海洋 快乐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