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上的发言同志们: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是增强国有资产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深化财政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供大家参考。
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是增强国有资产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深化财政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昨天,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相关情形汇报,对资产清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的要紧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动员会议精神,部署我区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成立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治理、监督和运营机制,为建设美好提供有力支撑。
下面,就做好资产清查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熟悉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社会治理和公共效劳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和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资产清查,才能全面摸清家底,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平安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才能从全然上管住、管好、管出效益。
一是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是成立现代国有资产治理体制的客观需要。我区各单位账务由区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核算人员任务繁重,无法深切相关单位详细了解国有资产变更情形,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不仅不完整、不准确,而且从目前把握的情形看,大体上都是静态数、账面数,实际资产变更状况没有取得及时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利用价值,仍长期挂账未作处置,致使账实不符;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同意赞助、捐赠、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调配的资产也不入账,权属不清,还有的资产长期由私人利用;对外投资收益、出租出借收入等账外资产,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致使资产处置随意,流失更具隐蔽性,极易滋长腐败。个别单位新建的办公楼、衡宇建筑物不及时办理完工结算,利用连年仍挂在基建账上。同时,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有一大量闲置、分散的资产缺乏有效整合,大量优质国有资产停留在账面,存量资产没有充分利用,没有发挥应有效益。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把这些沉睡的财产变成现实的资源,有限资产运作成无穷资本,为打造精巧产业,建设精美城市注入壮大的动力。
二是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是有效降低行政本钱的必然要求。政府的运行本钱在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治理水平。目前,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在全区国有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家底不清,国有资产的平安和完整就得不到有力保证;资产利用效率低,就会存在闲置浪费现象;资产处置不标准,政府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治理就会弱化,致使资产流失。开展全面的资产清查,摸清资产存量及其利用状况,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平安和完整,盘活存量资产,幸免盲目重复购买,提高资产利用效益,以此带动并增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高效配置,杜绝超编超标、浪费浪费等现象,为慢慢实施绩效预算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央在出台“八项规定”后,近日又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治理、公事用车、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公事活动中的资产、资金、资源利用情形予以公布并同意监督,对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约法三章”,对公事用车、办公用房、经费治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出全面标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政府的公信力首在廉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治理能够从源头上操纵津贴补助发放,实现个人收入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把握的行政权利脱钩,避免国有资产部门化、部门资产福利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资产清查,找出资产配置、利用、处置等各环节的治理“真空”和“漏洞”,有针对性地出台切实可行的监管方法,成立健全国有资产治理体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达到保护资产平安和完整的目的。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动资产清查各项工作
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要紧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家底,为提升资产治理的科学化、标准化、透明化水平打好基础。一会的业务培训会对资产清查的实施步骤进行详细的部署安排,各单位必需服从统一安排,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清查工作顺利推动。
一要明确目标统筹推动。具体目标是:“查清资产、分清关系、记清账目”,即完全核实各类(项)资产的占有散布情形;分清各类(项)资产的占有、利用、收益、风险承担关系,专门是出租、承包、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等涉及资产占有情形转变形成的利益关系;依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真实、完整、全面的记录各类(项)资产转变,和因此引发的利益关系转变。要通过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信息数据库提供详细信息,为实施资产动态化、精细化治理提供信息支撑,为尔后编制年度预算、增强资产收益治理、标准收入分派秩序、推动分派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二要严格程序不走过场。这次清查工作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预备动员时期。第二时期为实施时期,那个时期的任务要紧有两项:一是单位自查上报。各单位要组织专业队伍,对本单位和下属机构的资产欠债情形,房地产、车辆、各类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集体;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款关系的社会集体等单位,所有资产信息一概进入资产治理信息系统。这一时期的工作必需按时全数到位。第三时期为主管部门汇总上报时期。由各主管部门对清查单位报来的资产清查表进行汇总,并连同本单位的资产清查表和汇总的资产清查报告,书面报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四时期是整改完善时期,整改完善工作既是对自查上报时期工作的考核查验,更是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这项工作由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部门全程参加,采取联合办公的形式,集中对各单位上报的资产情形分期分批实行复核审查,一起审核认定清查结果。
三、狠抓落实,确保资产清查工作圆满完成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为保证全区资产清查工作高效有序推动,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及时成立组织,明确专人,制定方案,迅速启动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单位要紧领导作为资产清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需直接抓、负总责,精心安排,踊跃推动,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资产清查任务。
二要严肃工作纪律。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依照资产清查工作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专门是各单位一把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正确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来对待和抓好资产清查工作,对资产清查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因局部的利益而纠缠、妨碍清查工作。凡在资产清查中有瞒报、虚报的,一经发觉,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责任。在清查中,工作不能按进度和标准推动的,由区清查领导小组负责人约见单位负责人进行谈话。
三要成立长效机制。资产清理功效的转化利用,既是清查工作的立足点,也是资产清查工作的延续和提升。资产清查工作终止后,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资产清查进程中发觉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方法,成立健全资产治理规章制度,与进俱进,实行动态监管。要着手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进一步优化资产布局与结构,拓展资产经营功能。
同志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事关全区改革、进展和稳固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全区上下必然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顽强领导下,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为民务实廉洁政府的高度,扎实工作,快速推动,确保圆满完成资产清查的各项任务,为建设美好作出应有的奉献!
推荐访问: 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动员会议讲话材料 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清查 全区 大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