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2010年在校内地生学费奖学金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香港大学2010年在校内地生学费奖学金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权益保障组(RIC,CSSAUD)内容摘要为了更为清晰、真实地了解内地学生在港生活的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港大学2010年在校内地生学费奖学金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供大家参考。
香港大学2010年在校内地生学费奖学金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权益保障组(RIC,CSSAUD)内容摘要
为了更为清晰、真实地了解内地学生在港生活的情况,促进内地学生在港大的健康发展,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权益保障组(RIC,CSSAUD)对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尤其是对学费及奖学金的看法做了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港大学费上涨的影响和奖学金申请的讨论;关于内地生对港大学习生活的看法回馈;关于在舍堂生活的感受。保障组希望同有关方面携手增进信息的沟通,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共同促进港大在内地声誉的提高和内地生在香港的全人发展。
1.制作背景:
相比起国内其他一流大学平均1万/年的学费,香港大学现行10万/年的学费成为许多内地优秀学子考虑是否就读港大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从2010级开始,内地生的学费将进一步上涨为11.9万港币。此外,学校在招生时宣传有种类繁多的奖学金,但同学入学后真正具有申请资格却是寥寥无几,以上情况均引起了一些学生不同程度的疑惑和关注。另外,对于内地生来港之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同学们间也众说纷纭。保障组观察到了这些现象,感到十分必要就学费奖学金以及在港学习生活方面的感受对内地生进行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将使您和我们更为清晰、真实地了解内地学生对港大学费奖学金设置方面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他们对港大生活方面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为我们通过彼此的努力,使港大在内地招生和内地生在港大生活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2.关于报告:
这份报告基于针对内地生的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涵盖了内地生对于港大学费、港大奖学金以及港大生活等方面的看法。现在香港大学在读内地本科生总共将近1000人,考虑到有部分学生去国外交换,我们估计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总人数在800人左右。这次我们共发出了300份调查问卷,收回了228份有效问卷,调查覆盖了现在港大就读的各届内地生。报告将对调查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议。
3.调查结果及建议
3.1关于港大学费
香港大学现在读内地学生的学费为每年100,000港币,对于这一数额,大部分内地学生表示能够接受,具体情况如下:
港大学习生活开支对家庭的负担
有效人数/参与调查人数
227/22很大(人次/百分比)
18/7.9%较大,但能接受
135/59.5%一般
61/26.9%不构成负担
13/5.7%
在接受调查并给出有效资料的227名学生中,18名同学表示港大学习生活开支对家庭的负担很大,占总数的7.9%。135名学生(占59.5%)表示,负担较大但是能够接受。其余32.6%的同学选择一般或者完全不构成负担。虽然相比起内地大学平均1万/年的学费,香港大学的学费仍显得偏高,但香港大学在内地的良好声誉仍能对冲掉这部分由学费所带来的负担,很多莘莘学子依旧慕名而来。
自2010年开始,香港大学招收内地学生的学费将由先前的100,000港币上调至119,000港币,涨幅达到了19%。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学费的这一上涨,相当一部分在港大就读的内地学生表示不是非常清楚。接受调查学生中,31.7%的同学表示了解,其余的68.3%同学选择不清楚或者完全不知道。对于上涨学费这一情况,我们充分理解这可能并不是校方单方面的决定,但从调查资料中暴露出一个问题: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学校与内地生都缺乏有效积极的沟通,导致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对此所知甚少或者完全不清楚,从而可能带来一些对校方政策的误解。
是否了解学费上涨
有效人数/参与调查人数
227/22很清楚(人次/百分比)
72/31.7%听说但不清楚细节
136/59.9%不清楚
19/8.4%
12万学费是否太高
有效人数/参与调查人数
225/22是(人次及百分比)
2193.3%
不是(人次及百分比)
156.7%
对于学费上涨问题,绝大部分(93.3%)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将近12万港币的学费太高。同时,在被问题如果入学时的学费就是119,000港币,还是否会就读港大时,仅有29.5%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就读,15.9%的学生表示不会就读,其余54.6%的学生认为有待考虑。由此可见,学费问题对于学生择校仍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港大的10万学费已属高价,对内地学生的家庭来说已经是比较大经济负担,上调学费很有可能导致将来更多优秀学生由于经济考虑而不选择港大。另外,目前美国高校也正在下调非本地学生学费以吸引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此次上涨学费缩小了港大对美国高校在学费上的优势,对港大的生源质量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之前由于港大声誉而可以对冲部分由学费高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部分优势很有可能随着学费的上涨而变小甚至消失。
3.2关于奖学金
香港大学的奖学金向来是吸引广大内地学生报考的原因之一,特别在学费上涨之后,奖学金就显得更为重要。对此我们就奖学金问题展开了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一共有89名同学得到了奖学金,占总人数的29.5%。在这些同学中,有14位得到14万/年的奖学金,17位获得每年10万,46位5万。而在获得5万/年奖学金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港大授予的奖学金(如宋庆龄致远基金)之受益者。
这些获得各种奖学金同学中,有23位表示如果没有奖学金将不会就读港大,32位认为如果数目小还是会就读,但是如果完全没有奖学金将不会选择就读港大,另有33位认为选择即使没有奖学金也会来港大就读。
可见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奖学金仍是一个重要的择校标准。
港大在内地招生时宣传入学后可以选择申请各种奖学金,根据调查,入学后真正申请成功的同学只占10.5%。根据调查,同学们未能申请到奖学金的原因主要有不了解有哪些奖学金(44.3%),竞争过于激烈(11.9%),以及大部分奖学金只向本地学生开放(63.2%),其他原因(4%)包括“转学同学无法申请,不知如何申请”以及申请程序繁复。问题主要集中在了不知道有哪些奖学金和很多奖学金只对本地学生开放上。这其中不排除有内地生没有主动去了解奖学金相关情况的因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由于学校奖学金评审、发放的机制和流程不够透明,导致许多同学因为信息的不足而错失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此外,港大招生时宣传“香港大学还设有约一千项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奖项供所有港大在校本科生申请”,但并未指出其中绝大部分只供本地学生申请。我们质疑其中的宣传信息存在误导。这同样体现出了由于双方在沟通交流上的不足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在这方面,RIC殷切希望能与校方保持长期有效的联系,为完善奖学金发放标准以及提供准确有效的奖学金信息共同努力,*:此题为多选题,故各项选项百分比之分可能超过100%
3.3关于港大生活
(1).关于舍堂生活
作为非本地学生,绝大部分内地学生来到香港后都入住学校舍堂。作为港大特色之一的舍堂教育文化,对于内地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各人对于舍堂生活的看法和感想不尽相同,在是否收到不相同待遇的问题上,RIC通过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同学(66.7%)认为在舍堂中受到了不相同的待遇,他们反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83人认为舍堂未有尊重内地学生的生活习惯,29人认为在舍堂重新录取(Re-admission)方面有双重标准,64人认为舍堂各种活动事务均采取双重标准。
此类双重标准表现在,有同学认为舍堂对本地学生要求更高一些,也有同学提到了“不参加活动就会被孤立,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而大部分同学反应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被强制参加一些不喜欢的舍堂活动,否则就会被威胁退宿。对于这点,调查显示,即使舍堂不以退宿威胁,70.6%的学生仍会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舍堂活动。
舍堂的绝大多数活动原本就应该基于自愿的原则,由堂友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自己的活动或者社团,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达到全方面发展的目的,这也是舍堂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舍堂的活动本身并不应该具有强制性,否则便会与原本舍堂教育的目的产生了偏差。
关于舍堂问题,考虑到舍堂是绝大多数内地生来香港的第一站,内地生对舍堂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对香港大学的第一印象。而舍堂迎新营作为许多内地生来到港大之后首先参加的若干大型活动之一,其影响力毋庸置疑。而不同舍堂之间的传统、风格与政策存在较大差异,内地生对于舍堂迎新营的期望又不尽相同,这使得在舍堂迎新营结束之后,内地同学对于活动的效果反响不一。因此我们也特别针对舍堂迎新营做了一份详细的专题调查报告,供学生资源与发展中心参考。我们日后仍将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制作详细的调查报告,同时也乐意协助校方调查研究校方感兴趣的问题,希望能为与校方进一步合作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关于港大
当被问及港大的生活是否与预期相同时,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和先前的预期基本一致。有9%的同学表示港大比预想中好很多,;但是,仍然有大约25.2%的同学表示港大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经过统计整理,港大在内地生心中的主要优势与不足如下:
港大在很多方面令内地学生非常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氛围自主、自由
教学资源丰富,设施齐全
交换,实习,工作等各方面机会多
同时,我们也收到同学反应港大在以下方面仍有不足:
校方对内地生不够重视
舍堂生活太过严苛及不健康
学术氛围欠佳
风气功利、浮躁
部分教授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
可以看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许多内地生认为校方对自己不够重视。仅6.6%的同学认为学校做的非常周到,26.4%的同学甚至认为学校只有在招生的时候对内地生重视。
这样的结果令人担忧。经整理,学校对内地生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在于以下几点:
对大陆生组织不够重视
舍堂制度不合理
许多机会或者奖学金只对本地生开放
委培时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会不能很好代表内地生利益
4.总结
近几年来,香港大学逐渐成为了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又一选择,其悠久的历史、出色的学术成就以及对社会的巨大贡献,都成为了吸引内地学生的重要原因。尽管港大学费比起内地其他一流学府高出许多,但仍有许多学生在家庭经济实力能够承担或者获得学校奖学金的情况下慕名而来,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他们成就梦想的一个起点。但随着港大学费的进一步上调,将来的内地学生在考虑是否选择就读港大时会更多的考虑到家庭的经济能力,许多优秀人才可能会因此而放弃来港深造的机会。作为港大的一员,我们不由得担心这会港大未来在内地的招生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港大在内地的声誉。
而奖学金作为吸引内地学生、减轻他们经济负担的有效方法,其本身在宣传与后续申请的工作上仍暴露出许多问题。港大宣传时所说的种类繁多的奖学金,其中绝大部分仅对本地学生开放,内地学生连申请的机会也没有。因此没有得到入学奖学金的同学在港大也很难凭借优异的表现而获得其他奖学金。这非常不利于对内地学生的激励。另外,由于沟通管道的缺失,许多同学往往因为信息不足而错失获得奖学金的机会。
对于在香港大学的学习或者生活方面的情况,我们也听到了来自在读内地学生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配备齐全的设施,营造了自由自主的氛围,同时也极尽全力为在校学生争取各个方面的机会,受到了内地学生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潜在的问题。大到舍堂里不平等的待遇、有效沟通管道的缺失,小到部分教授的英语授课能欠佳,还有诸如图书馆开放时间过短、对委培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大、学术氛围不够浓重等问题,都是需要学校与学生双方一起去解决的。
这份调查问卷作为对总体情况的研究,并不能就一些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可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因此需要学校有关各方与内地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发现,信息的沟通交流是解决调查中问题的基础和良好开端。在此过程中,RIC也希望能够能与校方建立起长效沟通机制,加强事前的决策讨论和交流,促进事后的信息公开和理解,从而帮助学校与学生双方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为内地生在港大的健康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推荐访问: 奖学金发放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香港大学2010年在校内地生学费奖学金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在校 调查报告 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