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2023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完整版】

2023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完整版】

时间:2022-12-03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商丘市睢阳区路河第一初级中学陈红艳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全面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供大家参考。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商丘市睢阳区路河第一初级中学

  陈红艳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尚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知识薄弱,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教师资源流失,教学压力大、心理素质堪忧等诸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未来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建设一支数量适宜、学科配套、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的培养力度不够。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育流于形式,督查、指导不到位,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再加上学校重视不够,学习氛围不浓。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学历层次不高。小学教师第一学历专科及以上学历为43.4%,初中教师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仅为15.11%。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是中师毕业到中学任教后通过自修或函授等形式获得专、本科文凭;村级小学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民转公”教师,其本来的学历只有初中或高中,通过短期集训后达到中师学历,其“含金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继续教育提高困难,由于农村教育信息闭塞,无法及时、有效获取新课改的各种信息、资料,加之学校专项培训经费少,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因此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关键。能否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学校的日常工作能否顺利展开,领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学校领导应把教师的培训提高当作一件大事要事抓好做好。要注意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把教师培训

  纳入全县教育工作的日程上来。专人负责,确保经费。做到教师培训事有人管,活动展开有经费保障。完善机制,留住人才,加强管理,严格考核。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创造良好业绩。

  二、教师资源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因此,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地位与待遇均有所改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后,还比城区学校教师高出10﹪,看似让人高兴,但实际上广大农村教师并不能高兴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除了那点工资就是那点工资。其它各项福利、待遇和津贴与城区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较差,许多农村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近些年随着社会形势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疑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长期处于强工作压力下的教师,工资待遇低下,难免抱有消极的情绪,致使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流动更加明显,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教师地位。从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教师权益入手,有效解决目前农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待遇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强化激励措施,切实落实对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系列优惠政策。三是尽量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在职称评定、奖励表彰、教师培训等方面要给予农村教师较大的政策倾斜。五是切实落实教师应该享受的保险福利政策。如能做到让到农村工作的教师“居有房,行有车,吃有堂,联有网,学有书”等等,那谁还会挖空心思的想着进城呢。

  三、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知识薄弱,一方面,由于制度不够规范、不够合理、不够科学,再加上执行力度不够,致使激励程度不强,从而使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注

  重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实践不到位,追求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教师管理中人文关怀不够,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有些学校在实施目标计划过程中过分强调对教师的控制和监督,忽视了对教师必要的尊重和起码的关怀,这种管理不但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益。学校领导若不能从教师内心的需求上给以真诚的关心,单纯凭借行政手段对教师进行管理,势必拉大领导和教师之间的距离,阻碍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和顺利进行,最终也会影响到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压力大、心理素质堪忧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教师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时期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更大,他们认为,这些变革理所当然地应该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教学理念有多好,教学内容有多全面、系统,教学手段有多先进,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今天,

  人们往往把学生的许多表现都归于教师的责任,诸如“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在这些归因面前教师有时显得很无助,从而感到压力巨大。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对策:

  让农村教师健康生活,快乐工作,让我们的农村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基础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该给农村教师关心、爱护、信任。

  其次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对教师的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种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

推荐访问: 农村教师现状提案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 对策 现状及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