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要求发言,供大家参考。
2022 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要求发言
一、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成效值得充分肯定。2021 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由负 转正,省政府经济运行季度考核的*项指标中,*项正增长、*项增幅高于全省,在全省 2021 年考核中居第*;其中 GDP 增长*%、比全省高*个百分点,排名第*、同比提升*位;*—*月份, 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全省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幅全省第*。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一)加大“保”的力度。一是聚力保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抗疫情、战汛情,在全省 率先启动疫情全面防控,在全省较早实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清零且零死亡,抓紧抓实抓 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没有出现反弹;面对超历史极值汛情,坚持以暂时机制、暂时纪律,实施 “四线作战”,打赢了家园保卫战。二是全力保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多渠道 补充基层财力,化解房地产烂尾楼、土地出让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个。保粮食和能源安全, 夏粮总产*万吨、增长*%,受灾农作物补改种率目前达*%;生猪存栏*万头,完成年度目标的*%。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三是倾力保民生。基本完成脱贫攻坚“*+*” 问题整改,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达到现行脱贫标准。*—*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 登记失业率*%;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民生支出*亿元,占财政支出的*%;建成“四 好”农村路*公里。2021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省首位。精心组织主城区违法建 设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创建全面推进。
(二)夯实“稳”的基础。一是抓复工稳企业。在全省较早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 渡难关“*条”政策,分行业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市;通过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方式帮助企业
申报政策,兑现资金*亿元;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月份,新增减税降费*亿元,新增“四 上”企业*户。到*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超*万户、增长*%。公路、铁路货运量实现增长, 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省第*。二是抓消费稳市场。出台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条举措,发 放消费券*万张、带动直接消费*亿元;实施“电商产业突破年”工程,推进旅游市场回暖升温,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亿美元,增长*%。三是抓项目稳 投资。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集中攻坚活动,*—*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全省 高*个百分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开工率、竣工率分别居全省第*、第*;谋划“两新 一重”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以超常规力度狠抓招商引资,*—*月份,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量 均居全省第*,特别是签约大项目明显增多。
(三)拓展“进”的态势。一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 清理低效用地*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亩;创新实施“标准地”改革,成功出让*宗;深入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新*条”;提前*个月完成全年信贷投放目标;启动新一轮向市属开发园区 放权工作,郑蒲港新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二是对接融入全面快进。博 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启动实施,巢马高铁全线可研获批,*城际规划获批,商合杭高铁 含山段开通运营,*高速“四改八”获苏皖两省批复,*改建项目开工建设;*—*月份,来自长 三角地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占全市的*%。三是转型升级砥砺奋进。*—*月份,战新产业产值占 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同比提升*个百分点,*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建成省级智能 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个;*平均浓度下降*%。
二、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决心。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市经济虽然稳步恢复、 逐月好转,但还没从疫情冲击中完全走出来,洪涝灾害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同时,一
些指标增长是触底反弹的恢复性增长,与年度目标差距较大;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仍然面 临较大压力:
一是市场需求不旺与企业竞争力不强叠加。消费恢复尚需时日,外贸压力依然较大。实体 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新兴产业企业优势仍不够明显。二是收入下降与支出增多叠加。财政 收入下降,但*、抗疫应急、灾后重建等刚性支出增加,加上政府债务偿本付息,财政收支平 衡压力持续加大。三是投资增长不均衡与增速承压叠加。企业投资信心不强,工业投资、技改 投资、民间投资同比下降。投资拉动力整体偏弱,房地产投资由正转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 投资的比重有所回落。四是少数干部能力不强与作风不优叠加。一些干部面对疫情、汛情挑战 和经济社会发展,破解“两难”“多难”的本领不强,抓内需拉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迟人 一拍。个别干部面对复杂问题不敢抓、不敢管,没有严格依法依规履职。
在正视困难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市经济韧性强劲,仍处在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利好 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更加”:
一是宏观政策导向更加鲜明。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实效”,货币政策更加“精准导向”,宏 观经济政策形成“集成效应”;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发展格局。意味着 2022 年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精准滴灌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二是支撑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宝武、吉利、中联重科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正接连落 地;又谋划总投资*亿元的新基建项目,将成为拉动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三是 国家战略机遇更加凸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深入推进,一批重大基础 设施、毗邻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多重政策叠加乘数效应将加速释放。
三、紧抓快干、务实苦干,全力以赴争先进位。(一)加快扩大内需。一方面,要进一步 扩大有效投资。每月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应开尽开,新签约、新谋划项 目能开早开。加强在建项目集中攻坚,进度滞后的项目要迎头赶上,计划竣工项目要按时建成。
围绕“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继续做好项目谋划申报,力争总投资 不低于*亿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抓好 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鼓励发展“直播带货”“云端购”等新业态新模 式,推进“快递进村”,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速文旅消费复苏,办好李白诗歌节, 争取采石矶*A 级景区年内达到验收标准。
推荐访问: 全县2022年经济运行分析会的讲话稿 分析会 经济形势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