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谈“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士官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士官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2 08:05:2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分别介绍了“案例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方法原理及实施要求,并结合士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论述了“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士官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取得的成效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士官 案例 任务驱动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a)-0162-01

1 士官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士官教育是以培养士官的任职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应用型教学体系。士官教育通过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技能三个方面的训练强化实践及应用技能。

士官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更新快、课时少、内容多,不仅需要讲授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还要讲授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及实际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而传统的教学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所突出的问题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导致士官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大量的概念、理论、应用等信息面前,计算机基础水平较差的士官学员难以接受和吸收相关知识,教学效果不佳。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突出“巩固理论,强化技能”,适合士官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需要。

2 “案例教学法”在士官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新编士官学员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易于理解的实际生活和部队特色的实例为原形,结合课程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方法,案例既是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计算机技能培养的延伸及拓展,讲授的知识点更加典型化、常识化,贴近生活和工作的实例可以有效地降低士官学员的理解难度,易于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员对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流程是:“展示教学案例—讲解完成的方法及步骤—教员逐步讲解并演示或与学员一起做—讲解难点—总结规律技巧—答疑—归纳出一般规律及概念—知识点扩展、细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应注重案例教学的使用,做到少讲、精讲、多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教员讲授的内容多而杂,没有条理性,各软件的界面复杂,重点不突出,士官学员难以把握重点,教学效率低。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典型的实例为讲解的对象,对许多相似但易于分辨的内容,如软件启动、编辑、保存、退出及窗口组成、工具栏、绘图工具等知识点,教员仅需要以一至二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在“总结规律技巧”时再讲解一些区别较大的难点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做到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案例,从而吸引学员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布置作业时适当以学员感兴趣的例子为题设计案例,上讲台讲解,师生一起点评,从而发挥学员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学习、实践和创新的热情,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员为中心、教员为主导、具体任务为牵引,让学员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一。其特色是: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学知识点为目标,基于几项具体任务的完成,使学员在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最终实现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流程是:“教员设计好具体任务—课堂或实验室说明任务—带领学员分析、讨论任务、发现问题—讲解重、难点—学员上机实践—教员讲评—总结知识点—布置下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教员可根据士官计算机课堂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编写,使士官学员始终保持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4 “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士官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案例+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介绍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演示并指导问题的解决及步骤—归纳出一般规律及概念”。“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使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教学更加典型化和贴近生活,将枯燥、繁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士官学员能够通过感性认识、动手实践,再经过归纳总结,大大降低理解难度。从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便于培养学员主动学习,开拓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达到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士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举例说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打印机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员在理论课上首先讲解打印机的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课堂演示,同时学员在课堂上感性地掌握了打印机的相应知识,但对打印机的具体应用却知之甚少,甚至在教员讲解基础知识时感觉非常枯燥和不易理解。在上机课上,学员总感觉无从下手。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后,教员首先在理论课上设计好本节课的案例,比如“某基地买来了一台打印机,战士们都围了过来:这是什么牌子的,怎样把它安装到计算机上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罗列出来,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员进行讲解;在上机课上,教员设计好具体的上机任务,并且将任务设计的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比如设计三个任务“任务一:在计算机上添加一台指定打印机;任务二:连接主机上的共享打印机打印文档奇数页;任务三:将下载的文档按照要求进行双面打印”。随后,学员将会按照教员设计好的具体任务进行实践课的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员要起到引导和帮助学员的作用。同时鼓励学员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和协作,最终达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也有效地提高了学员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将“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应用到士官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学员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明显改善;学员的合作意识也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充分发挥了基础较好的学员在课堂及实践课中的积极性,并对其他学员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及激励效应,教学效果明显。学员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士官学员主动发现、分析、解决、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士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任务驱动”模式,有利于士官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士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员要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将多种教学法进行综合运用,并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员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应用型士官人才。

参考文献

[1]钟丹.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4:234.

推荐访问: 士官 浅谈 案例 驱动 模式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