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0年3月至5月,为了丰富老板山鸟类群落基础生物学资料,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四川省雅安市老板山春季鸟类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共记录到46种鸟,隶属于6目18科,涵盖8种分布型;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均匀度指数测度结果表明:C群落〉B群落〉A群落。相似性系数则是A群落与C群落最高。A群落与B群落最低。但均超过0.6。多样性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进行测度。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群落结构;老板山
鸟类作为动物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因其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而成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指示类群[1]。随着环境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丧失速度在逐步加快,探讨影响物种多样性过快丧失因素是动物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故而通过对局部地区鸟类多样性和分布格局开展研究来积累生物群落的基础生物学资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对老板山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初步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的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该地区鸟类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丰富该地区鸟类相关的基础生物学信息。
一、调查地概况
老板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地处横断山脉的东北段,是由川西高原向成都平原过渡地带,东西全长约1300米,南北最宽约为430米,海拔高度约600米~750米。海拔高度差为500m左右,年均降水量为1774.3mm,年均温为16.2℃[2] 。老板山林地主要以人工次生林构成,阳坡主要以经济林为主,阴坡则以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组成,整体呈东西走向。老板山的西段多被开垦为农耕地,东部为四川农业大学的读书公园以及科研实习基地。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
2010年3月2日至5月26日,采用样线法对老板山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样线长度总共2.16km,宽度为20米,穿越了老板山的所有生境。调查采用10~30×50,熊猫牌双筒望远镜对鸟类进行观察,并采用尼康P80数码相机辅助拍摄记录[3-4]。每天分两个时段进行样线调查,分别是早晨7:00~9:00,中午13:00~15:00。调查过程中用望远镜观察并记录在样线内出现的鸟类,以及根据鸟类的鸣叫识别出来的鸟类的种类。在调查过程中,辅以相机拍摄对不熟悉的种类拍照对照鸟类识别手册进行辨认。调查时记录鸟的种类、数量、生境类型[5-7]。
2.生境划分方法
生境划分方法:将老板山上所有生境类型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A、 B 、C其中:A=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B=灌丛+竹丛;C=茶园+果园+农田。
3.统计方法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8]分析老板山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多样性。计算公式如下:H=-∑si=1(Pi)(㏒2Pi)。其中H=群落多样性指数;S=种数;Pi=样品中属于第i种个体占总量的比例。
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老板山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种类分布的均匀度。计算公式如下:E=H/Hmax。其中E=均匀性指数;H=实测多样性值;Hmax=最大多样性值;最大多样性值Hmax=㏒2S,其中S=群落种数。
采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老板山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多样性。计算公式如下:D=1-∑i=1s (Pi)2。其中D=Simpson多样性指数;Pi=群落中属i种的个体比例
两个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用相似性系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S=2c/a+b。其中S=相似性系数;a=群落A中的种;b=群落B中的种数;c=群落A及B中共有的种数。
三、结果
调查期间共记录到46种鸟,属于6目,分别是雀形目、鹳形目、鴷形目、鸡形目、鹃形目、佛法僧目。其中雀形目共有38种占调查种数的82.6%,非雀形目8种占调查种数的17.4%。
居留类形两种,分别是留鸟及夏候鸟,其中留鸟30种,占65.22%,夏侯鸟16种,占34.78%,留鸟的比例大于夏候鸟。
8种分布型中E为1种,占2.17%,M为1种占2.17%,O为1种,占2.17%,H为1种,占2.17%,X为1种,占2.17%,W为25种,占54.35%,S为12种,占26.09%,U为6种,占13.04%。分布型所占比例大小关系是:W>S>U>M=H=E=O=X。
1.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组成
图1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组成
Fig.1 The bird composition from different habitat type
由鸟类组成种类随小生境的变化可以看出:鸟类种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树冠>林中层>灌丛顶>果园中部>果园顶部>灌丛中下部>果园灌丛>林灌丛>电线竹丛顶>屋顶>地面>竹丛中部>林中底层>农田>茶园。
2.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多样性
表1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多样性
Tab.2 The diversity of bird community from different biotopes.
ABC
H3.55253.38213.5572
Hmax5.16994.75494.8580
E0.68710.71130.7322
D0.84150.85890.8980
种数362729
注:A-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B-灌丛+竹丛,C-茶园+果园+农田
表2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的多样性比较
Tab.3 The diversity of different bird community from different biotope.
指数比较
HC>A>B
EC>B>A
DC>B>A
种数A>C>B
几种指数反映出C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最高。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中A的次之B的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E 及Simpson指数D的结果则是B次之,A最低。
3.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组成的相似性
表3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
Tab. 4 The index of similarity between different biopote
ABC
A1
B0.6671
C0.7270.7141
由表4中能反映出A与C在组成上最相近,B与C次之,A与B相差最大。在群落相似性大于60%时就可称为相似群落,则ABC之间的差异成都不是很明显,单是结果均小于1就说明在组成上不是完全一样。在总共统计的46种鸟类中存在与ABC生境中的有19种。仅存在于AB中的有2种,仅存在于AC的有4种,仅存在于BC中的有1种。仅存在于A中的有9种,仅存在于B的有5种,仅存在于C的有4种。即存在于一种生境的有19种,存在于2种生境的有8种,存在于3种生境的有19种。由于存在于两种以上生境的鸟类占了总数的58.69%,所以三种生境的相似性相对较高。
4.鸟类组成及数量随生境的变化
图2不同科、不同生境中所包含的种类数目
Fig.2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different families and habitats.
注:1-18分别代表不同的科,具体情况:1-鹎科,2-伯劳科,3-翠鸟科,4-杜鹃科,5-黄鹂科,6-鹡鸰科,7-卷尾科,8-椋鸟科,9-鹭科,10-雀科,11-山雀科,12-文鸟科,13-鹟科,14-啄花鸟科,15-啄木鸟科,16-雉科,17-鸦科,18-绣眼鸟科。
从组成上看,ABC三类生境中A生境包含14科,B生境包含7科,C生境包含10科。A生境的鸟类在种数及科的组成上均是最高的。A中种类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B则相对要单一些。A及C在科的组成上比较相似,但是从多样性指数上看结论有所变化。A中含有较多的仅遇到一次的种类。组成上种类最多的是鹟科其次是鹎科伯劳科及山雀科。在分配到三种不同生境中时则仍然是鹟科种类最多。A中其次分别是山雀科及鹎科,B中是鹎科山雀科及伯劳科,C中是鹎科及伯劳科。
单就鸟类组成而言A生境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C最后是B。整个调查过程中记录到个体数过百的有5种。分别是红头长尾山雀,白颊噪鹛,白头鹎,白腰文鸟,灰喉鸦雀。其中红头长尾山雀,白腰文鸟,灰喉鸦雀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每次遇到基本能计数到5-10的个体。白颊噪鹛则是3-5只出现。白头鹎的数量高是由于遇见率比较高。A生境中不同种类的数量的峰值出现了俩次分别出现在红头长尾山雀及白颊噪鹛的数量上。两峰值相差200只左右。其它种类的个体数均在50只以下。这一现象与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结论一致,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78,峰值只有两处所以均匀度较低。B生境中不同种类个体的峰值出现了3次分别是红头长尾山雀,灰喉鸦雀,白颊噪鹛。峰值之间相差小于50。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44。其他个体均在25只已下。C生境中不同种类个体的峰值出现了5次。分别是红头长尾山雀,灰喉鸦雀,白颊噪鹛,白头鹎及白腰文鸟。峰值之间的差异在65之间。最高及最低相差120。所以C的均匀度最高。
四、讨论
在对老板山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不同群落的种类数目以及Simpson 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E这四个指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反映出群落之间的结构特征[14],种数只针对群落种鸟类的种类数量,其它三个指数则针对种数及每种的个体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对结果的影响更大一些。在进行群落多样性测度时所用指数要慎重选择,所得的结果在下结论时更该慎重。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生境的植被外貌,植被组成,植物所分泌的特殊生物碱均有影响[15-16],除生物因素外还有无机环境因素,对于无机环境因素本文只选用了两个不同时间段作为变量。对结果的影响除了自然规律本身外,不同的研究者可能得出不同结论,在开始采集数据之前就应该尽量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C群落虽然是这三种群落中人为干扰最大的一种生境,但群落的均匀性却最高,这充分说明了认为干扰对群落的影响也有正面的作用[17]。
就区系组成而言,老板山的鸟类结构是复杂的。这中鸟类资源对于四川农业大学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不但为喜爱观鸟的同学提供了观鸟的启蒙基地,川农的相关专业提供了很好的校内实习场所,也为鸟类群落的长期基础数据累积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条件,更为研究在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鸟类群落发展的方向,以及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是单一抑制还是同时存在别的效应?综上所述,老板山鸟类资源应当受到足够重视并给以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注意开发利用。让这一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其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对生态系统及人的动物保护意识唤起的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1]崔鹏, 邓文洪. 鸟类群落研究进展[J]. 动物学杂志,42(4):149-158.
[2]雅安地区计划委员会. 雅安地区国土资源[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沙若兰德. 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雷坦. 生态学野外及实验室实验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5]符建荣, 刘少英, 孙治宇等.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M].四川林业科技,2005, 26(6):1-4.
[6]杨彪, 冉江洪, 蔡国等. 四川白坡山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调查[J].四川动物, 2006, 25(3):509-515.
[7]何俊萍, 王文, 王宁侠等.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鸟类群落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5(1):39-52.
[8]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张荣祖. 中国动物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0]John MacKinnon, Karen Philipps, He fen-qi. A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China[M].Lond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郑作新. 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2]李桂垣. 四川鸟类原色图鉴[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13]刘凌云, 郑光美. 普通动物学(第三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14]张明海, 萧前柱, 高中信. 多样性指数在鸟类群落中应用的探讨[J]. 生态学杂志, 1990, 5(9):50-55.
[15]Wiens J A. The ecology of bird communities [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6]Castelltta M, Thionllay J M , Sodhi N S. The effect of extreme forest fragmentation[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Elsevier,2005,121(11):135-155.
[17]David Palomino Luis, M. Carrascalz. Impact of recreation on forest bird communities: non-effects of trails and picnic areas [J]. 动物学报, 2007, 53(1):54-63.
推荐访问: 雅安 群落 鸟类 格局 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