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麦田杂草群落研究及防控对策

麦田杂草群落研究及防控对策

时间:2022-03-30 10:13:5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iK]4m5Nӏ4i--Ny]jfz)~'v+,)ew~^qz(v-~׫{޲ؠjا^睲(kܜjh+bx对照组,通过对传统耕作、免耕、秸秆深松覆盖和高留茬深松覆盖4种耕作方式的对比实验(见表2),结果表明,在免耕条件下麦田杂草出现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且冬小麦产量最低,而高留茬深松覆盖耕作方式下冬小麦产量最高。由此可见,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麦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和数量,进而影响小麦产量。

2.2 除草剂使用不当 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是我国麦田杂草的主要类型,当使用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时,应当针对不同杂草的特点,使用选择性的除草剂(见表3)[11],确保除草剂可以毒害和杀死杂草,而不伤及麦苗。其中,苯磺隆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的麦田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但单一除草剂长期大量施用会使杂草出现抗药性[12]。目前已发现在麦田生态系统中有58种杂草210个生物型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13]。同时,单一除草剂的施用还可能导致基因库缺失,进而造成生态平衡失调,影响麦田生物的多样性。

2.3 气象因素 在麦田生态系统中,麦田杂草的种类和发生量受温度、降雨等气象条件的制约。研究结果显示,在麦田播种前后,降雨日和降雨量是麦田杂草发生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麦田播种后,降水适宜,表墒好,有利于杂草发生[14]。

3 综合防治对策

3.1 农业防控 一是优化种植结构。农作物生长周期中会伴随生长一定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在相对稳定的种植结构条件下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杂草群落。针对杂草群落的伴生性特点,可以采取优化种植结构,科学合理地调控种植种类等措施,改变杂草群落生长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抑制杂草的危害的目的。二是优化调整耕作模式。在免耕超过一定年限的区域,转变为以深松为主的轮耕模式,不仅有利于打破杂草生长稳定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保墒和提高土壤肥料的有效性,满足作物生长要求,提高麦田生产力。

3.2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的主要做法是提高小麦成长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培育优良小麦品种,抑制麦田杂草的生长。科学施肥被认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为小麦提供营养元素,增加小麦产量。通过合理施用氮肥、有机肥等[15],促进小麦的营养吸收,从而有效地改变小麦与杂草之间养分竞争的结构,降低了麦田杂草的生长速度和单位密度,抑制优势杂草在小麦生长中成为养分的竞争者,维护了麦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小麦产量和质量。

3.3 化学防控 目前,我国麦田杂草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控为主。在对麦田进行化学除草剂时,要尽量避免长期施用同质单一的除草剂,可采用多种除草剂混用或交替施用的方式,丰富除草剂种类、改良除草剂性能,延缓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统计表明,2018年我国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麦田除草剂产品信息共计238个,其中单剂140个,混剂98个。针对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多类型的杂草生长周期,科学合理施用除草剂,延缓防麦田杂草产生抗药性的产生,控制杂草数量和种类的增加。

3.4 加强监测网络建设 针对麦田生态系统影响因素较多、变化复杂等现象,今后要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立体监测防治网络体系,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张小龙,张艳刚,李虎群.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田间危害自然损失率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1):117-121.

[2]Guillaume F,Sandrine P,Fabrice D,et al.Arable weed decline in Northern France:Crop edges as refugia for weed conservation?[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9,142(1):238-243.

[3]Thomas A G ,Derksen D A ,Blackshaw R E ,et al.A multistud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weed population shifts in medium-to long-term tillage systems[J].Weed Science,2004,52(5):874-880.

[4]李秉華,王贵启,魏守辉,等.河北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特征[J].植物保护学报,2013,40(1):83-88.

[5]高兴祥,李美,房锋,等.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J].草业学报,2014,23(5):92-98.

[6]朱阿秀,张绍明,鞠国钢,等.近年江苏省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07):54-57.

[7]高兴祥,李美,房锋,等.河南省冬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0):1402-1408.

[8]鲁传涛,楚桂芬,徐洪乐,等.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08):91-94.

[9]谷艳芳,胡楠,丁圣彦,等.种植制度对开封和封丘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37(4):391-394.

[10]方日尧,赵慧清,方娟.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05):90-93,104.

[11]张迪.小麦田主要杂草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12]吴翠霞,马士仲,马冲,等.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测定[J].植物保护,2018(1).

[13]高兴祥,李美,高宗军,等.山东省小麦田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抗性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4,41(3):373-378.

[14]刘元荣.麦田杂草发生消长的影响因素及防除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3(8):24-26.

[15]蒋敏,沈明星,沈新平,等.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07):1746-1756.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 群落 杂草 麦田 防控 对策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