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个人专利、学生进修报告等学术教育成果,还包含现实科学研究中的具体科研记录(实验模型、研究方法、检测数据等)。
2 科研院所知识库发展现状
国内外科研院所都非常重视知识库的建设。根据权威网站统计,全球注册科研知识库超过4000个,具体数据见表1。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知识库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应当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援助,强化各院所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3 科研院所知识库构建策略
我国科研院所知识库的建设,要考虑到各科研院所的现实状况,从院所内部、不同院所之间、各区域之间甚至是在国家层面进行长远规划,将各科研院所内的学术资源整合在一处,实现院所内部、不同院所之间、各区域间乃至国家层次的学术知识的数字化保存,为科研院所内各类研究成果的存储与分享提供坚实框架支撑,促进各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交流[1]。因此,科研院所知识库在建造之前应当从下列几方面进行长远规划:
3.1 明确院所知识库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要建造一个怎样的院所知识库,使用怎样的建设方案,知识搜寻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是什么,为达到恒久保存需要采用怎样的技术等等。再则必须明确院所知识库的服务范围,规划好知识库是为科研院所中的哪些人提供服务的,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因为在现阶段的科研体系中,院所中各机构、不同工作者之间以及不同科研院所间除了交流合作以外,还有着激烈的攀比竞争,只有划分清楚应有的责任和权利,才可激发出研究人员上交自身学术成果的主动性。
3.2 确定院所知识库的覆盖范围
实施院所知识库构建的主体和学术收藏的现实界限是院所本身,院所可以是现实存在的行为实体,也可以是网络虚拟的[2]。就实体院所而言,可以是科研院校,也可以是学术研究共同体等社会组织。就网络虚拟的院所而言,可以是网络环境下搭建的虚拟科学实验室、网络研究组织等。因此,在建设院所知识库时,必须明确知识庫对实体存在的院所和网络虚拟的院所的覆盖范围。
3.3 制定院所知识库建设的各种方针、政策
(1)制定院所知识库的学术收藏规则,保证知识库建设的有序进行,确保知识库稳定、持续地发展;
(2)制定具备可行性的学术成果筛选规则,保证知识库收集的学术文献水平,防止不具备学术收藏价值的一般资料存放至知识库中,拉低知识库的学术参考价值;
(3)制定详细的学术文献提交标准,对文献提交者、核对者、提交文献的具体格式、不同类别文献的提交标准等制定好相应的规定;
(4)制定研究文献审核的标准及品质管理规则,便于学术成果的分享与研究;
(5)制定学术成果版权保护政策,依据文献提交者的不同要求和各种文献类型对知识库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等。
3.4 明确知识收录标准
院所知识库收录的必须是个性化的有收藏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在院所知识库学术资源的搜集标准上,必须对知识库内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性评估与整合。从学术成果的出版方式来看,有在核心刊物上刊登的学术成果,有没有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从文件的保存形式上看,有文本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图形图像等;所属的学科领域看,有文学、心理学、哲学、统计学、动物学、史学、会计学等不同的学术文献类型;从科学研究的内容、目标方面看,有基本特征研究、应用实践研究和创新研究等,因为涉及的学术成果种类繁多,形式不同。因此,科研知识库的建设者必须根据院所自身性质和院所知识库的实际用途全面考虑,进行学术文献类型的筛选,保证知识库收纳内容的质量。
3.5 加强院所知识库发展的宣传工作
我国科研院所知识库的发展应当采用一定特殊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知识库的宣传力度和范围。一是广泛宣传科研院所知识库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向决策机构详细解释建立知识库的可行性,争取获得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以及数据服务企业等各领域的支持和帮助,这有助于知识库相关宣传的开展和后续知识库的运营。二是对于已建成的科研院所知识库,除了不间断地宣传知识库的具体情况、使用方法等,还应该在知识库的主目录中进行分类注册,进一步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库访问方法。
4 结束语
随着科研院所知识库数量的增多和知识库中科研成果的不断增加,知识库对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的支持能力将逐步增强,必将变成未来信息社会下科研交流和学术知识传播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唐凤.科研信息系统与院所知识库的链接研究[J].情报探索,2017,
(09):71-76.
[2] 邓君.院所知识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张倩(1983-),女,江西人;学历: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研究方向:信息化管理。
推荐访问: 知识库 科研院所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