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在内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已拥有一批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营养改良等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水稻、棉花、玉米等转基因作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尤其是2008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未来15年将投入资金总计约200亿元,这也是建国以来农业科技领域投入最大的高科技项目,一大批科技项目脱颖而出,2009年通过安全审批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Bt水稻正在进行品种审定即是证明。
“中国在转基因技术方面与美国的差距相比较于IT等行业要小很多。”黄大昉表示,“只有加快产业化发展的速度才能占据转基因发展的制高点。”
其话不假,抗虫棉的产业化便是最好的证明。在14年的推广中,种植面积累计3.15亿亩,减少农药使用65万吨,农田环境污染指数降低21%,节约工本250亿元,经济效益超过440亿元。不仅如此,抗虫棉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种业市场一向弱势的地位,不仅打破了国外种业的垄断,而且还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争议中前行
虽然转基因面临很大的争议,但转基因作物的产生对商业改变理直气壮值得去面对。归纳起来,对商业的改变大概有这么3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育种业。2011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市场价值为132亿美元(高于2010年的117亿美元),这相当于2011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596亿美元的22%,商业种子市场370亿美元的36%。预计全球农场收获的 “终端产品”(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粮食及其他产品)价值远远大于132亿美元的转基因种子价值——从2008年推断出来的数据,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收获产品价值大约为160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10%~15%。这必将对传统育种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也为很多新生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种子的改变势必将会导致整个种植产业链的变化,自然农资行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英国著名咨询公司PG Economic2012年数据显示,1996-2010年全球因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4.38亿公斤(减少8.6%),该减少量等同于欧盟27个国家一年半所使用的有效杀虫剂,使农田污染指数下降了17.9%,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种植转基因作物还加快了少耕、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因而增加了土壤中碳的储量、节约了农机燃料消耗、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仅2010年碳排放就减少194亿千克(相当于860万辆小汽车的排放量)。长期来看,影响农资产品不仅仅限于农药,整个农资行业也会引起巨大的变革,商业机会层出不穷。
最后则是种植转基因作物带来的机会。以转基因玉米为例,全球年种植面积已达到5100万公顷(折合7.65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32%。美国转基因玉米已接近玉米总面积的90%,2010/2011年度美国国内玉米用量为2.85亿吨,其中3514万吨(12.3%)用作食品加工原料(食用淀粉、糖浆、快餐、软饮料、玉米油等),除大量出口以争夺国际市场外,美国国内也广泛用于能源、医药、饲料和食品加工。再比如众所周知的大豆,美国业已建立起完整的大豆产业链。反观中国,在美国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冲击下,产业链受到了严重的摧毁。
当然,转基因除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以外,对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转基因技术是一种节约耕地的技术,可在目前15亿公顷耕地上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因此有助于防止砍伐森林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果2010年转基因作物没有产出2.76亿吨额外的粮食、饲料和纤维,那么需要增加9100万公顷土地种植传统作物以获得相同产量,这额外的9100万公顷中的一部分将极有可能需要耕作生态脆弱的贫瘠土地和砍伐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热带雨林。
目前,转基因的发展已经处于关键期,而现实是与中国同属新兴经济发展国家的巴西2005年才开始推动转基因作物发展,仅用短短6年种植面积已跃居全球第二,增长速度更居国际之首,中国的步伐明显慢了!“只有加快转基因的产业化,才能切实的推动转基因快速发展。”黄大昉表示。
实际上,对于转基因最大的争议是其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要比其他任何食品的管理更严格。”黄大昉表示,“转基因食品其评估内容和过程都必须符合国际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
据了解,转基因作物培育出来之后,要依次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等3个阶段的监测、评估。每个阶段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由专门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监测、评估的内容包括作物本身的性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这3个阶段完成之后,还要把结果送交农业部审批,由农业部组织各方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取得商业化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到现在为止,中国尚未有大作物转基因品种获得商业化许可。
此外,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要求,除了世界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外,经合组织(OECD)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还有专门的、明确的规定,只有通过严格审批,转基因食品才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尽管面临争议,但转基因一直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想想当年的汽车、核电等哪一个新事物不面临着巨大的非议呢?
推荐访问: 转基因 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