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功能受损肺炎呼吸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中度肺功能受损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正常35例,治疗4周正常38例(92.7%),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2周正常25例(610%),治疗4周36例(878%),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肺功能受损肺炎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缩短其肺功能的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儿 肺功能受损 肺炎 呼吸功能训练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的特点,发生肺炎后,渗出物较多,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但是气道与肺功能仍需进一步修复,因此,加强对小儿肺功能受损肺炎呼吸功能训练至关重要,下面就如何加强呼吸功能训练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中度肺功能受损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610%),女16例(390%),男女之比156:1,年龄6~13岁,平均98岁;对照组男24例(585%),女17例(415%),男女之比141:1,年龄7~12岁,平均10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肺功能判断标准[1]:以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正常预测值的百分比作为判断标准,FEV1>85%为肺功能正常;70%<FEV1≤85%为肺功能轻度障碍;50%<FEV1≤70%为肺功能中度障碍;FEV1≤50%为肺功能严重障碍[2]。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3]。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通过示范讲解教会患儿与家长吹气球和抱枕咳嗽法,将吹气球练习3分钟、咳嗽训练5分钟作为1个呼吸训练标准。①吹气球法:向患儿统一发放厚薄、大小相同的气球(容量500ml左右),演示吹气球方法,即先深吸气,然后含住气球进气口,尽力把肺内气体吹入气球内,直到吹不出气时为止,每天练习3分钟。②抱枕咳嗽法:嘱患儿抱枕,先缓慢吸气,同时上身向前倾,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收,1次吸气,连续咳3声,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每次持续5分钟。此方法避免餐后或饮水后进行,以免引起恶心和食物反流。③呼吸体操:包括上肢扩胸、提臂呼吸、上臂旋转、上步展臂、“啊”音呼吸、3步出拳、前推后拉、下蹲呼吸、腹背呼吸等。
结 果
两组患儿2周、4周时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2周正常35例,治疗4周正常38例(927%),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2周正常25例(610%),治疗4周36例(878%),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 论
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肺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小儿由于气管、支气管管道狭窄、纤毛运动差、肺泡数少等特点,易被痰液阻塞诱发肺炎。而且,由于小儿代谢比成人快,体液丢失多,使痰液更加黏稠[5,6],再加上多数患儿不会有效咳痰,进一步减少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加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等[7]。吹气球法是呼吸功能训练中人工阻力呼吸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使肺内压增高,肺内空气向低压的支气管挤压,促使不张的肺得以复张,在肺自主膨胀的同时,加大胸腔内压力,使胸腔内压力由负压变为正压,从而排出胸腔内残留气体,进一步促使肺复张[8~10]。
呼吸功能训练可缩短肺炎患儿肺功能的恢复时间,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康复是一个缓慢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呼吸体操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从而促进肺功能的康复。呼吸功能训练降低了肺部疾病的复发率:肺功能受损后的肺炎患儿出院后由于肺部弹力纤维组织功能未恢复,且小儿肺黏膜血管丰富,黏液腺分泌不足,使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排除微生物,较易导致感染。因此,患儿在出院后再次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例较多。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呼吸功能训练是肺康复治疗中的一种,它可缓解肺受损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增加呼吸肌的运动能力,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肺功能受损肺炎患儿提供呼吸功能训练应严格掌握其方法、频率和时间,护士应有效指导和督促患儿严格按照呼吸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避免因方法不到位、频率不够和时间缩短等因素影响训练效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2周正常35例,治疗4周正常38例(927%),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2周正常25例(610%),治疗4周36例(878%),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小儿肺功能受损肺炎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缩短其肺功能的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临床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洁,赵建琴,高茹,等.潮气呼吸分析参数评价儿童气道阻塞的意义和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9,37(12):724-726.
2 林剑,张海邻,蔡晓红,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4):285-286.
3 郝春丽,张建华,郭盛,等.表现为节段性炎症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4):259-261.
4 江文辉,邓力,温惠虹,等.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评价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8(2):96-98.
5 沈丽韫,丁飚,伍爱群,等.呼吸功能训练减少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J].上海护理,2008,8(6):40-41.
6 陈煦艳,季伟,顾国英.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
7 林世红,韦成信,刘永春,等.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7):656-657.
8 马丽菡,曹建平.不同疗程的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及哮喘的预防作用[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4.
9 李络畅.吹气球呼吸训练法在肺癌术后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0,8(4):1039-1040.
10 John KP,faff MD,Waync J,et al.Pulmonary func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Respiratory Medicine.Padiatr Clin North Am,1994,41:401-423.
11 韩文军,冯苹,叶文琴,等.术前呼吸训练对脊柱侧凸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25-26.
12 张皓,肖现民,郑珊,蔡映云,佘红英,王立波.1002例4岁以下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正常值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6,6:486-488.
13 Steele A,Stenzler A,Steinberg H,et al.Tidal flow volume loop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Ped Res(part 2),2000,14(4):652.
14 林剑,张海邻,蔡晓红,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4):285-286.
15 吴冀川,樊寻梅,刘玺成,等.健康婴幼儿潮气流速-容量曲线特点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1):11-12.
推荐访问: 功能 肺炎 受损 患儿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