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0年1-8月医药
制造业仍保持快速增长
日前,发改委发布了2010年1-8月份医药制造业行业数据。数据显示,2010年1-8月医药行业收入、利润均维持快速增长。2010年1-8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6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71%,增速较2010年1-5月份略有放缓,但仍然保持较高增速,符合预期。
此次医药制造业仍保持较高增速与中药饮片和生物生化制品的带动有关。其中中药饮片的利润增长30%以上,正式实施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也首次确定了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这样,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如康关药业将明显受益。
而在生物生化制品方面。其利润总额也上升了30%以上,但毛利率及三项费用率却较2010年1-5月有所降低。随着医药行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将对医药行业中的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利好。康美药业、华海药业、云南白药、九州通、太极集团等都将显著受益于政策的扶持而出现较大增长。相信未来医药行业还会保持目前这种较快的增长速度。
(来源:浙江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国际生物医药
产业发展峰会召开
日前,中国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峰会在杭州召开,这是国內外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次盛会。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杨胜利、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全国医药外包服务协会副理事长白慧良等出席开幕式,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美国旧金山市副市长詹妮弗到会致辞。
本次峰会由杭州市政府联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以及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CRO联合体等单位主办。大会主题为“生物医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与跨越”,意在为国內外医药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中国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来自葛兰素史克、默沙东、拜耳、先声药业、华海集团、上药集团和恒瑞药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高层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在峰会期间作了80多个主题报告。大会吸引了国內外500多位来自业內不同领域的嘉宾参加。
(来源:杭州日报)
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下发
《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
医药产业化项目的通知》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大会的精神,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于2010年4月发布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2010年度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征集并评审了一批项目。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项目成熟度,日前,上海市科委、发改委下发了《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的通知》,确定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脊椎植入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等27项项目列入2010年度第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
(来源:慧聪网)
中国医药集团在湖北投资50亿元
日前,湖北省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医药集团将在湖北省投资50余亿元,打造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和综合服务等平台。
中国医药集团着重在湖北省打造医药研发与设计、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医药流通和综合服务等多方面平台,构建集医药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制药与物流体系湖北集群。
此外,上海医工院也与武汉光谷生物城签订协议,将在光谷生物城设立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光谷分院,联合培养人才和科技攻关。
(来源:楚天都市报)
复星医药拟出资1.22
亿元增资北京金象大药房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投资公司拟出资1.22亿元对北京金象大药房进行增资。其中2 222.22万元认缴金象大药房新增的注册资金,其余1亿元计入金象大药房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上海复星医药投资公司对金象大药房的直接持股比例将由5%上升至55%。
(来源:网易财经)
华北制药新头孢项目投产
日前,华北制药集团新头孢项目投产、新制剂项目开工奠基。新头孢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80亿元、利税13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华药。
华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表示,新头孢项目是华药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短、品种规格最全、技术装备最优的项目。开工的新制剂项目优选聚集了28个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的优势品种,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华药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扩大产品集群,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华药作为业内同时拥有抗生素3大母核的生产企业,依托传统的微生物发酵优势,凭借配套的无菌原料药和制剂形成了完整的头孢产业链及丰富的头孢产品群。产品涵盖4代头孢所有主导产品。
另据介绍,新制剂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华药搭建起集冻干剂、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和颗粒剂等剂型齐全、生产规模超百亿元的现代化制剂生产平台,使华药的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来源:新华社)
医改与监管
国家食药监局对做好药品再
注册审查审批工作再作补充
为进一步做好化学药品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再注册工作,经对各省局注射剂再注册进展情况及其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申相关要求,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印发通知,对(关于做好药品再注册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9]387号)再作补充。
通知强调,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再注册批件中要求企业限时完成相应工作的品种应及时进行汇总上报国家食药监局,并在批件规定的时限內跟踪和督促企业按时完成相应工作。逾期未完成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企业交回再注册批件并暂停生产,同时将意见上报国家食药监局,由国家食药监局在网站上予以公告。国家食药监局根据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可发出不予再注册的通知。
(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
基本药物政策恐将调整
基本药物政策恐将面临一番新的调整。接近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医改办正在研究调整基本药物政策,这意味着基本药物制度有重大调整的可能。
知情人士透露,调整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因与零差率推行困难有关。尽管2010年在60%地区完成零差率
的计划正在努力落实中,但与此同时,已经执行零差率的30%的地区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据参与国务院基本药物政策调整的央企人士透露,基本药物政策调整不可避免,很可能会回归原来的设计,即定点生产、定点配送。
(来源:慧聪网)
全国药检系统将联网
监督基本药物质量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牵头组织的“基本药物质量信息平台”项目日前进入网络建设阶段,该项目将建设覆盖全国各级药检所的基本药物质量监督专网,以实现基本药物检验数据的交流和共享。
据介绍,通过对全国药检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前期调研,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了《基本药物质量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网络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基本药物质量信息平台”的网络集成、初验、试运行与终验。
平台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工作,还将统一全国药检系统的办公网络平台,实现药品检验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平台共享,推动药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药品检验业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来源:中国创新网)
医药瞭望
全球仿制药市场迎来历史机遇
日前,国信证券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仿制药市场适逢“黄金时期”,未来增速远高于药品整体市场。
全球原料药的产业转移已基本完成,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中国制药企业面临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研发和制剂”全面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参与井分享规范市场制剂的高容量和高盈利,实现向全球通用名药企业的转型。
报告认为,海正药业已步入“产业升级”收获期,有望带来业绩爆发式增长;华海药业大规模承接合同定制可期;恒瑞医药向创新药升级,同时推进通用名药美国FDA认证,以实现产业升级;海普瑞独特和领先全球的工艺及高品质产品成就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继续分享订单转移带来的高增长。
(来源:国信证券)
中国抗多药耐药菌
纳米抗菌剂研究取得进展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研究室蒋兴宇研究组的赵玉云博士及其合作者,将本身无活性的嘧啶类药物前体小分子修饰于金纳米颗粒,使其显示优良的抗菌活性。它们对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和实验室标准的敏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即纳米颗粒可以绕过细菌的抗性系统而发挥作用。
进一步研究表明,纳米颗粒通过结合细菌细胞膜上的镁离子破坏细胞膜的结构,造成细胞內容物泄露,细菌死亡。与现有抗生素相比,这种纳米颗粒很难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纳米颗粒对人原代细胞的生理活动无显著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已经非常普遍,新药的缺乏导致高死亡率。尤其是耐药性革兰阴性菌,造成了世界上近2/3的细菌感染者死亡,特别是近年来能抗拒所有抗生素的菌株的多次被发现,所以开发新药迫在眉睫。利用纳米技术直接活化药物前体小分子,拓宽了药物筛选范围,简化了药物合成步骤,减少了环境污染。这种抗菌策略具有潜在的药物应用价值。相关的体内抗菌活性评价和生物安全性研究正在进行之中。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科院和科技部的支持。
(来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推荐访问: 荟萃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