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本市社区妇女与来自郊县妇科门诊患者宫颈癌及其筛查认知情况。 方法 选择在本市社区妇女与来自郊县患者各100例,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社区妇女宫颈癌及筛查知识得分为(6.7±1.3)分,郊县组得分为(4.4±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3,P<0.01)。社区组在各问题的正确率均高于郊县组。 结论 不同地区的育龄妇女对宫颈癌及筛查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筛查现状也不同。
[关键词] 社区;妇女;宫颈癌;认知情况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003-03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位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1]。随着筛查方法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可能。因此提高人们对宫颈癌的筛查意识对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调查比较社区妇女和来自郊县门诊患者对宫颈癌及筛查的认知情况,为今后的防癌知识宣传、普及宫颈癌筛查重要性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6~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市区社区妇女及来自郊县门诊患者各100例为调查对象。排除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妇科手术并且未保留子宫颈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2]自制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②相关知识调查:调查宫颈癌及其筛查相关知识情况,包括14个条目,均为判断题,答对者为1分,答错者为-1分,不确定者为0分。③调查研究对象的个人行为:了解對象参与宫颈癌筛查的现状。所有调查问卷均当场收回,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分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相关知识题目正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筛查现状构成比的比较采用行×列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差异(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对宫颈癌及筛查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社区妇女宫颈癌及筛查知识得分为(6.7±1.3)分,郊县组得分为(4.4±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3,P<0.01)。
2.3 两组对宫颈癌相关知识各题的正确率比较
社区组在各问题的正确率均高于郊县组。其中宫颈癌可以预防、战胜宫颈癌的关键不是早期预防、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宫颈癌典型表现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的放射治疗、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治愈、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有助于筛选并早期诊断宫颈癌、宫颈细胞学检查不如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准确等问题中,社区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郊县组(P<0.05或P<0.01)。见表2。
2.4 两组宫颈癌筛查现状比较
两组的筛查现状不同,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的持续感染相关。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3]有包括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吸烟、尼古丁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免疫缺陷与抑制,其他病毒感染。宫颈癌中常见的是鳞状上皮细胞癌,20世纪60年代宫颈鳞癌占90%~95%;其余为腺癌,约占5%~10%。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宫颈鳞癌占75%,而腺癌约占25%。
子宫颈癌在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后,一般已为浸润癌,诊断多无困难,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早期子宫颈癌往往无症状,体征也不明显,确诊需进行三阶梯诊断。第一步,宫颈细胞学检查,即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是目前筛选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第二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对宫颈刮片细胞学可疑或阳性而肉眼未见明显癌灶者,阴道镜可将病变放大6~40倍,在强光源下直接观察宫颈上皮及血管的细微形态变化。第三步是宫颈和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4]。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宫颈癌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的筛查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液基薄层细胞学[5]、巴氏涂片法[6]等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筛查手段。癌症的预防分三级预防,筛查作为二级预防,对宫颈癌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7,8]。了解不同人群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宫颈癌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社区妇女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来自郊县的妇科门诊患者,同时对各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也显著高于郊县妇女,分析原因可能是,社区妇女均为本市居民,而郊县妇女来自于县区,其卫生宣传的力度不够。本市居民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较多,包括各种媒体、医院咨询、社区的卫生宣教等[9,10]。与来自于各县区或更偏远地区的妇女,市区居民有更多的途径了解宫颈癌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门诊患者就诊时医生多针对本身疾病进行相关的宣教,而对于宫颈癌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可能不够。同时,本市市区居民整体的经济条件要好于各县区或者偏远地区的患者,咨询、检查等费用不会成为其心理负担。市区的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更强,而各县区及偏远地区的门诊患者在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会限制其自我保健意识。
在本次调查中,妇科门诊患者进行防癌筛查的时间间隔反而小于社区妇女,这与以上的调查结果不太符合。考虑原因是门诊就诊的妇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医生通常都会询问是否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没有的患者会建议其进行宫颈癌筛查,而接受调查的部分患者在近1年内进行过宫颈癌筛查。社区妇女的筛查周期较长,说明虽然总体上社区妇女对宫颈癌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要好,但是其对筛查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在宣教过程中应注意强调定时筛查的重要性,缩短筛查时间。
社区妇女进行筛查的原因主要是因单位体检,而门诊患者主要是因自觉身体不适。社区妇女多有工作单位,而目前大多工作单位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而妇科宫颈癌筛查是常规检查项目。来自于外地的门诊患者可能存在本单位对职工体检的力度较低、体检的次数较少等。外地的门诊患者从事农业或个体户的比例也会较高,这些均不能享受单位体检的福利,而只有自身感觉不舒服时就诊。两组均对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关注,而社区妇女还会考虑时间问题,门诊患者更关注费用问题。这也可能与市区居民总体经济条件好于外地各县区及偏远地区居民有关。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育龄妇女对宫颈癌及筛查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筛查现状也不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对偏远地区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宫颈癌及筛查相关知识的宣传,对市区的妇女也应强调定期筛查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有效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军防,尚延慧. 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4):78-80.
[2] 郭孝琴,张川利,周光远. 1300例住院妇科患者宫颈癌高危因素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2012,23(22):136-138.
[3] 文彩虹,冯晓庆,罗荣城. 门诊患者宫颈癌现患率及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20-422.
[4] 廖庆梅,王巍,黄海丽.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59-160.
[5] 王玉香. 液基薄层细胞学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231.
[6] 陈国强,韦丽艳. 宫颈癌筛查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巴氏涂片法的对比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7):1996-1997.
[7] 李燕. 宫颈细胞学检查预防宫颈疾病[J].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13,21(1):22-23.
[8] 李葆源.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J]. 北方药学,2013,9(3):122-123.
[9] 代志萍,宗华. 对本区四镇2898名妇女宫颈癌的普查报告[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111-1112.
[10] 陈雅嘉,杨苑芬. 广州市荔湾区已婚女工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J]. 宜春学院學报,2013,35(3):58-60.
(收稿日期:2013-04-07)
推荐访问: 郊县 宫颈癌 本市 门诊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