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做好地理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

做好地理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03-06 10:43:10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地理教学设计是将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转换为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阐述了地理教学设计应该如何制定三维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处理教材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地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艺术

地理教学设计是一种将教学理论转化为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是这门课程的主导者,而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在备课中运用的系統方法,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方案。以下是我对教学设计的一些看法和策略:

一、领会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清晰准确

与原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增加了新版块的教学内容,其涉及文字材料分析、数据信息处理、动手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多方面,主要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分析、辨别、研究等能力。它为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的方式、方法、媒体等;还具有整合性,要求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都应服务于教学目标;此外其还具有可测量性,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能做出客观判断[1]。同时地理教学设计目标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背景、需求,按照“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加强地理教学设计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地理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一方面,我们要明确地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然后再从地理教学的角度对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地理教学论、地理学习论、地理科学论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地理教学设计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同样也要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地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论。

3.注重教学内容分析,树立正确的三维目标

教育的宗旨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地理与个人教育在知识、理解力、态度等方面共同组成了教育的整体过程。课程标准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在基本理念方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树立正确的三维目标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遵循认知规律,灵活处理教材

1.寻找规律,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各校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源于一些初中并不重视地理课教学,导致学生的基础很差,课外知识少得可怜。如在讲农业地域类型时,以学生很不了解的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例,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从本地的水稻种植业入手,分析本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等。

2.联系生活实际,改编教材案例

在日常生活的学习积累中,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在很多事情或者做法上,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当新事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往往也可以基于以往的经验,得出自己的看法。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结合其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新知识的培养。地理教师不应当只作为简单的授课者,而是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特色的见解,培养其特有的逻辑思维能力[2]。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高效互动交流,不但可以产生更好的学习创新方式,而且有利于彼此共同的进步。

三、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分析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个人差异的分析。对学生个人差异进行分析的时候,教师不能只考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参照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起点的分析方法再结合地理教学实践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地理教学任务分析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门博大的艺术,可以使教学任务事半功倍。

新课程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倡导学生实行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这对于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实质性的突破意义。新高考改革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还要重视知识的扩展。例如:在讲解地球运动知识的同时可以开设了解宇宙中奥秘的课程,讲解地质作用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

四、加强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地理教学设计新的发展理念之一,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课本中的“知识与技能”一栏已明确了新的学习的目标,我们要努力改变地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3]。所以,我要按照新的地理设计要求,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亲自参观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并从网上查阅有关现代农业资料,对现代农业特点和变化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后,撰写此篇小论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初步建立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重要的目标维度,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过程与知识的有效融合,将其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赋予课程以及教学生活多彩的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

[2]王民.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

[3]王策三,裴娣娜,丛立新.教学认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刘瑞彬

推荐访问: 几点 教学设计 地理 做好 策略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