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金匮要略》课程“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方法体系研究

《金匮要略》课程“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方法体系研究

时间:2022-03-09 08:36: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金匮要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择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两个中医班共11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级中医01班,学生58名为实验组;2007级中医02班,学生57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递进式案例法。研究时间为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的基本理论考核成绩、病案分析能力、学习感兴趣(有兴趣、无兴趣)等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学生客观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平均分为(78.76±1.57)分,对照组为(75.35±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病案分析能力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感兴趣(有兴趣、无兴趣)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主观临床回访调查比较显示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路和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

[关键词] 《金匮要略》;探究式教学方法;多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c)-0134-03

《金匮要略》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中医学的主干课,亦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课。该课程先后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本科中医、中西医结合和七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不同专业开设。《金匮要略》具有“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1]的特点,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学习古文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大多高校对于该课程的教学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的形式,经常会造成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脱节的情况。近年来我校金匮教研室针对《金匮要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模式[2]。该教学方法[3]是在讲授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有利于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拓展临床思路、提高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具有独特教学效果。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校中医临床学院金匮教研室对学生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两个班共115名学生,其中2008级中医01班,学生58名为实验组;2007级中医02班,学生57名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男女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教材选用张家礼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版《金匮要略》。

1.2 教学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实验设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

实验组采用课程教学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教学过程中配合多媒体演示和多种教辅资料的使用,运用递进式案例法,进行启发式提问,并且进行互动式情景模拟培训考核。

1.2.1 递进式案例法 通过临床案例的讲解及课堂讨论的实践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培养其辨证论治能力;而不同于传统案例教学法的“递进式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更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从原文内容的简单对应式运用(如将原文所载病名、主症与临床实际病患情况相对应进行治疗),过渡到活用《金匮要略》知识点,掌握其辨证论治思维的临床价值,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拓展运用《金匮要略》知识点的能力。

1.2.2 启发提问式教学法 在讲授基础的知识点、重点条文、理法方药、煎服调护及临床应用时,为了避免古文的枯燥感和生涩感,一方面有效的运用启发式、提问式、引导式教学法;另一方面配套使用直观形象,有声、动画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在组织过程中,注意紧密结合原文内容及授课对象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及制定问题的深浅。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直观、系统、形象的促进学生融合前期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在互动中掌握仲景学术特色及辨证论治思维。

1.2.3 互动式情景模拟培训考核法 在课堂上选择2学时结合案例进行临床诊治过程的细化培训,然后利用课外时间,分多组(10~12人/组),选择体现《金匮要略》原文内容或原文辨治思维的案例,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根据案例提供信息,设计四诊辨证及论治处方等临床全过程,并编制详细评分标准,由授课教师进行评分。学生通过实训,强化了课堂知识,加深了对《金匮要略》临床指导意义的理解。

1.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和教学效果评价者系同一教师。

1.3.1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核 两组学生均进行同一试卷的期末考试(满分100分),设定91~100分为优秀,81~90分为良好,71~80分为中等,60~70分为及格。

1.3.2 病案分析能力考核 两组学生均进行同一病例分析的考试(满分100分),设定91~100分为优秀,81~90分为良好,71~80分为中等,60~70分为及格。

1.3.3 学习感兴趣(有兴趣、无兴趣)问卷调查 两组学生均在教学前和期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设置5分量表,5分表示非常赞成,1分表示不同意。

1.3.4 主观临床回访调查 在学生大五时到医院实习1个月后,对两组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临床医患沟通能力,病史采集、大病历书写,治疗方案确定等方面进行回访;每一项目均采取5分制,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不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客观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客观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基础知识教学成果方面“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方法优于传统讲授法。见表2。

3 讨论

案例教学[4]起源于哈佛大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将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很好地融合起来的一种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病例教学即案例教学在医学中的使用,是指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策划和运用典型病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病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5]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原则。它以学生为本,通过了解学生的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法,巧设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6]又称交互式教学,指课堂上师生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影响的全过程,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把教育看做是师生间、生生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强调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调节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多边多向互动,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最佳教学效能,体现“以人为本”、“建构主义”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三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7],本课题在结合三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探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在《金匮要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通过比较发现“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弥补了单一教学的缺点,而且在基本理论考核、病案分析能力考核、学习感兴趣(有兴趣、无兴趣)问卷调查、主观临床回访调查等方面,“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金匮要略》课程不但理论性很强,而且实践性也很强,包含的疾病有四十余种,涉及临床内、外、妇、儿科。其教学历来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国内外对此课程的讲授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虽有利于学生全面及牢固地掌握《金匮要略》知识,但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学生往往不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导致中医诊断思维能力的欠缺[8-9]。在《金匮要略》课程中运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多维教学方法,各章节因内容制宜,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强化了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及病例分析能力的训练,避免了“一言堂”,提高了学生对于疑难杂病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 刘英杰,凌志谦,刘德宽.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册[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06.

[3] 李蓉,黄培春,李明勇,等.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5):590-591.

[4] 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5] 裴婷婷.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启发式教学[J].价值工程,2012,31(14):268-269.

[6] 李会平.以学生为主体推进独立学院互动式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8,(18):171-173.

[7] 赵永旺,黄海涛,牛海雁,等.发现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20(2):90-92.

[8] 施春连,栾琰,严洁.以问题为基础的模式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215-216.

[9] Cook DA,Brydges R,Hamstra SJ,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enhanced simulation versus other instructional method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imul Healthc,2012,7(5):308-320.

(收稿日期:2013-01-29 本文编辑:李继翔)

推荐访问: 多维 金匮要略 启发式 教学方法 体系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