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回顾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式,交流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的一些经验,提出了“领导重视是保证,全员参与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是平台,制度督导是手段,落实公益是目标”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临床路径 管理 信息化建设 医疗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253-02
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2009年底,卫生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笔者拟以河南省某首批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为例,对其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及其具体做法与经验作一下介绍。
该试点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会议和《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于2010年3月积极启动了心血管内科、眼科、皮肤科等科室1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同时,医院建立健全了相关组织机构,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及流程,明确工作目标与责任分工,加大培训宣传与沟通力度,逐步探索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试点工作同步展开,以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全面推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一、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该院的计算机应用起步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河南省医院首家计算机室,实现了医院财务、门诊、结账处、人事、药品、物质管理等单机系统的应用,同时承担了全校医学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任务。到90年代,全院的计算机应用已基本普及。2000年实现了HIS(医院信息系统)上线。2008年,医院新领导班子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投资近5000万元,全面更新、升级了现有的信息化系统。2009年,该院对原有网络进行改造,实现了网络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的目标,同时在全院病区实现了无线覆盖。
目前,该院信息化应用已渐趋全面,实现了HIS、EMRS、LIS(实验检验系统)、PACS(医学影像传输和归档系统)和移动医护查房系统的全院级应用;开通了省、市、区、铁路等医保;开通了河南省新农合平台,实现了与省内160个县区参合病人、普通大病、参合儿童6种重大疾病的网络直补。还建立了连结70多家县市级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包括对口援建的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实现了远程医疗技术支持;为满足医疗、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建立了中文数字图书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通过卫星,连通了24小时医学教育频道,以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自主开发了OA和网站;实现了多种如特服电话、网站、短信、手机等预约挂号功能。
二、精心组织,搭建平台,积极探索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模式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试点科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畅通协调机制,研究并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流程和路径表单为基础,结合医院实际,反复讨论、细化、修订临床路径文本,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检查项目等作了相应规定,进一步增强了临床路径文本的可操作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室间协调,建立临床路径绿色通道。医院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在原有的如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SP-ECT、国内首台妙手机器人DSA、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数字化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扶刀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新购进国际顶尖双源flash-CT、128层螺旋CT和双梯度极限成像3.0T核磁共振、PET/CT。目前,医院螺旋CT达到5台,核磁共振达到5台,DSA6台,全数字化彩超30台。扩大重症监护科床位;建立有效机制,加强手术室、麻醉科、中心供应室以及医技科室的协调;提高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确保X光片2小时内出结果,CT、MRI当日出结果,便携式彩超随时待命,检验科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扎实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要求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的会诊要在当天完成,强化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病例术前讨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为路径管理的顺利实施争取了时间。
三、临床路径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定时召开的临床路径信息化专题办公会,在政策上和实践上给予临床路径信息化全力支持。极大地激励和鞭策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明确临床路径信息化工作方向、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了关键作用。
2.全院动员,共同参与。医院专门投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自试点工作开始起,对全院职工进行了不间断的专项培训,培训对像包括正式职工、临时医护人员、研究生、实习学生、进修生等,并通过发放培训合格证的方式确定人员是否能上岗。
通过各种形式向全院通告,如医院周会、信息化专题会、“信息简报”等,向全院职工介绍信息化进展、实施注意事项、以及各部门在信息化过程中需配合的工作、具体进度和安排等,使全体职工都明白自己在实施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应该做什么工作和准备,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3.设备升级,科学管理。改造医院信息化平台基础。从2008年起,该院首先对原有网络进行了改造:主干由千兆升级为万兆,由星型拓扑改造为环形拓扑;桌面由百兆升级为千兆;采用了核心、汇聚到接入层的冗余架构,统一了交换设备品牌;全部病区均实现无线覆盖;各病区医生接入点由4个扩展为10个,护士接入点由2个扩展为4个;更新淘汰了部分老旧终端。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了信息网络的高效和畅通,为临床路径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优化路径,重在督导。在临床路径建设伊始,医院即要求信息中心积极介入,了解临床路径相关知识,派人参加国内和院内召开的各种相关会议,充分掌握临床需求,并协调软件公司研发,有力地保证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与相关信息化工作的同步开展。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医院十分注重监管、评估和总结,建立了医院、医务处、科室三级监控网络,对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进行环节监控。将临床路径列入院长查房内容,院领导多次带领职能部门的同志深入临床一线,督导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工作,对路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在路径管理层面,信息中心将详尽分析变异原因和追踪退出路径后未离院患者的全程信息,在第一时间将其列入了重点计划,并协调软件公司,全面开展了需求分析和研发工作。
医院和信息中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评估与分析路径信息化实施的效果,分析路径变异原因并制订相应处理措施,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路径管理模块更加科学化。医院以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流程和路径表单为基础,反复讨论、细化、修订临床路径文本,并对抗菌素使用、检查项目、信息化操作等,作了相应规定,进一步增强了临床路径的可操作性。
5.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贪大求全,严防短期行为。先在部分科室进行试点,摸索经验,进行个性化的需求修改,等系统试点基本稳定后,再逐步铺开,这样既保证业务流程不受影响,又可保证修改后的系统更适合实际情况,不会造成混乱的局面。
如临床路径工作,对第一批试点的心血管科5个病区、眼科3个病区和皮肤性病科1个病区,在移动医护工作站配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待系统稳定并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选择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和妇科)推广,然后向全院其他病区推广,2011年3月6日前全部到位。
据统计,实施路径信息化管理后的病种,该院平均住院日下降了2.6天,平均费用下降14.9%,下降幅度最大的超过30%。如根据系统基础数据统计,该院路径实施前,非ST段抬高型心梗介入治疗,平均费用为63873.90元,路径实施后,平均费用为43345.60元。
四、小结
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大家体会到:(1)由于拥有信息化的规范路径管理模块,随时可记录和监控路径的实施情况,从诊断、治疗、变异、退出等各环节,都体现出了流程的标准化。(2)随着作为路径管理载体的电子病历在全院的推广,随着路径管理模块的进一步深入研发,能有效减轻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3)路径管理软件使管理者获得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可随时为临床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各项分析数据,便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优化路径,为决策层制定各项政策和制度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数据。因此,领导重视是保证,全员参与是关键,信息化建设是平台,制度督导是手段,落实公益是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黎红.病案信息管理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作用.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2.孙喜琢,林君,戴冰冰.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现代医院管理,2011(6)
3.吴昊,郑万松,徐勇勇.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临床路径设计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0,4(4):9-11.
4.刘永.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设计.中国医疗设备,2009,24(7):81-83.
5.马谢民,舒婷,王锡宁.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中国临床路径[J].2011,1(1):45-49.
6.张国荣,钟初雷,阎晓勤.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强化医疗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2010,26(2):118-120.
7.陈晓阳,曹永福,曾波涛,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9):55-58.
8.陶红兵,梁婧,梁铭会,等.我国不同地区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9,(12):804-808.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52)
(责编:若佳)
推荐访问: 信息化建设 路径 临床 探讨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