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医诊疗设备概念的介绍和目前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现状的概述,阐述了中医诊疗发展历程,同时结合我院对中医诊疗设备的使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中医诊疗设备在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Shiyan T.C.M. Hospita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ping methods.
关键词: 中医诊疗设备;调查;使用;发展
Key words: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investigation;us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197.4;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315-02
0 引言
我国是中医药大国,但在中医诊疗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实践应用上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中医诊疗设备的应用水平。相对于MRI(磁共振)、CT、彩超等现代化西医诊疗设备而言,中医诊疗设备无论科研技术水平还是临床应用水平都显得十分落后,因此各级科研、生产、应用、管理部门都需要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1 目前我国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情况很不理想,具体说来设备研发速度十分缓慢,技术升级换代时间太长,实用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产品重复开发模仿率很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设备研发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研发的基础薄弱,中医诊疗设备标准化建设滞后。
2 本院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现状及分析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在医疗设备配置中,除了磁共振、CT、彩超、全自动生化、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外,医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中医诊疗设备,这些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原则是根据本院临床科室诊疗需求而定,购置过程中主要是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目录,同时借鉴其他医院中医诊疗设备使用情况,把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医诊疗设备作为重点配置对象。
2.1 中医诊断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 中医诊断设备主要为舌诊仪、脉诊仪等,在我院实际工作中,中医诊断设备到目前为止只配置望诊设备一台,所有的中医诊断全靠医生的“三根指头”和“一个脉枕”进行诊断。事实上,通过2007年调查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中医诊断设备配置极少,仅占0.38%。从中不难看出,中医诊断设备这种严重匮乏的现状已限制了中医临床活动现代化的发展,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本院现实诊疗活动中,一些老中医因为传统观念及习惯的原因,对中医诊断设备进行临床诊断表示出不信任或不能接受状况,宁愿相信自己的“三根指头”所诊断的结果。由此看来,中医诊断设备只有在医理设计上有重大突破,设备标准化建设得到统一落实,所研发出的诊断设备能紧贴中医临床实际需求,这样的中医诊断设备才能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2.2 中医治疗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 在本院医疗设备的配置使用中,中医治疗类别设备配置相对较为齐全,分布的科室较为广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推广应用中医诊疗设备,在加大研发、宣传的同时,在具体使用政策上也作了要求,如本院在2012年三级甲等医院复审过程中,参考的检查标准是《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其中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部分3.8条要求:“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8分)”。具体要求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应达到12类,35个品种,且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否则将会扣分。这表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引导中医诊疗设备有了明确具体的措施。按照《2011版中医诊疗设备推荐目录》,本院目前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共计12大类,38个品种。在临床应用中,中医诊疗设备主要集中在治疗肌肉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神经损害所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等方面,在用途方面以“治疗”和“辅助治疗”为主。依据国药监械[2002]302号文件确定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归类,中医诊疗设备分为诊断(含四诊、经络、其它)、针疗、灸疗、中药外治(含中药熏洗、肠道灌洗)、推拿、牵引、中医光疗、中医电疗(含高频、中频、低频)、中医超声治疗、中医磁疗、中医热疗、其他12大类。本院配置的中医诊疗设备主要集中在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医用高频仪器设备、中医器械三大类方面;上述三大类设备占全院中医诊疗设备的90%,集中分布在针灸科、康复科、风湿科、偏瘫截瘫中心、骨伤科;主要用于腰腿痛、腰椎病、颈椎病、面瘫、肩周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病种的治疗。临床医生对上述各类设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本院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左右,经统计,2000年以后购置的中医诊疗设备占65.5%。新添置的中医诊疗设备以针疗、牵引、推拿、中医电疗、中药外治为主。医院个别科室的中医诊疗设备使用寿命较长,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存在严重老化的现象,医院将按照相关要求逐步报损更新。
3 影响制约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的因素
3.1 医院对部分中医诊疗设备收费、医保报销等问题无法落实 中医诊疗设备收费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本院添置中医诊疗设备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使用收费过程中,按照《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要求,很多中医诊疗设备没有相关的服务收费项目,即使有相应的收费项目,所收的费用较低,或者没有列入医保报销的范围。这对于设备收回成本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医院使用者对中医诊疗设备加大投入的信心。针对中医诊疗设备的特殊性,修改相关使用收费标准,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设备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迫在眉睫。
3.2 中医诊疗设备标准不健全 标准不健全主要是指生产标准和使用标准。由于中医诊疗设备医理设计没有重大突破,生产过程中的硬件标准和流程标准不能统一。其次,所投入使用中医诊疗设备操作规程标准不一,操作手册说明简单,对很多细节的基本操作说明不充分,缺乏明确简单的介绍说明。上述两点因素同样影响了中医诊疗设备的生产和使用。相关管理部门须加大对中医诊疗设备的标准建设力度,制定的标准规范统一,紧贴中医临床实际。
3.3 部分中医诊疗设备产品质量不过关 许多生产企业为了一味追求利润,盲目生产,不注重产品质量,只是将简陋的中医诊疗设备进行简单重复的生产,低水平的产品不断流入医疗市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用户的添置和使用中医诊疗设备的决心。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医诊疗设备的正常发展,研发及生产部门只有不断创新,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不断开发出质量优、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好中医诊疗设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诊疗设备的质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生产。
4 结束语
影响中医诊疗设备推广使用的因素很多,随着人们对中医诊疗设备认识的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对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良好政策的开放,各项标准不断的完善,科研部门对中医诊疗设备研发力度不断的提高,中医诊疗设备将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昌,任小巧.加强中医临床诊疗设备及中药制药设备规范化研究的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02:88-91.
[2]潘礼庆.中医诊断设备的研发与开发[J].医学信息,2009,22(5):603.
[3]施诚.中医诊疗设备必须结合中医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1(6):1322.
推荐访问: 诊疗 浅谈 中医 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