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Graves病患者的近—远期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Graves病患者的近—远期效果评价

时间:2022-03-10 09:04:37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价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Graves病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6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与药费、抗生素使用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出院3个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SF-36)。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缩短1.52d,住院总费用平均减少633.8元,住院药费平均减少345.24元,抗生素使用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增加16.28%和14.99%,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跟踪评分发现,观察组出院患者八大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近期可缩短Graves病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出院总费用和平均药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远期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临床路径;Graves病;效果评价;SF-36量表

临床路径管理[1-3]是国家卫生部门为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进一步缩短住院周期和降低医疗费用而实施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最常见的一种。Graves病一般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常伴有全身症状,甚至治愈后,一些精神症状仍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4]。我院内分泌科为规范Graves病诊疗行为,降低治疗成本,提高医疗和患者生存质量,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引入到此病种中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将实施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6月收入本院的108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76±15.76)岁;对照组46例(患者不同意进入临床路径),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1.2±16.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入选与退出标准 ①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 Graves疾病编码;②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管理。当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出现脱离临床路径规范标准时应考虑退出路径。

1.3方法

1.3.1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 除院级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外,内分泌科同时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甲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生根据路径标准决定患者是否进入路径管理,并向患者本人及家属详细说明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意义,及时签订《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路径流程诊疗,对于出现的变异情况及时总结分析,修订路径方案。

1.3.2评价标准 近期效果评价采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与药费、抗生素使用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远期效果评价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5]。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专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字2检验进行分析,设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药费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的Graves病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方面均低于常规医疗管理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施临床路径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合格率、患者满意度较常规医疗管理组分别增加16.28%、14.99%,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生存质量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其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神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躯体疼痛八个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医疗管理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路径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指导管理体系应运而生,是指医院内的一组成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种医护人员共同认可的诊疗模式,它既可规范诊疗行为,减少医疗费用,完善医疗质量,又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是一种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现代医疗管理方式[6,7]。我院内分泌科根据佛山市卫生局关于组织实施临床路径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科内实际情况,选择Graves病作为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之一。经本项研究发现对住院Graves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在近期和远期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常规医疗管理组。

3.1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平均住院日[8]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1例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它是评价医院效率和利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Graves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后,患者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平均减少约1.52d。

3.2明显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一直困扰老百姓的主要就医问题,看不起病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医疗费用上涨过快[9],而临床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合理控制治疗费用、护理费用、手术费用和用药比例等因素得以实现,研究结果显示,对Graves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医疗总费用平均减少约633.8元,药费约减少345.24元。

3.3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抗菌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容易造成滥用,这不仅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加,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医疗资源浪费。对Graves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规范了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使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较之前平均提高了16.28%。

3.4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医患关系得到明显缓解 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低一直是困扰医院管理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既可规范医生诊疗行为,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医疗开支,提高服务满意度,从而达到双赢效果。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Graves病患者满意度较之前提高了14.99%。

3.5远期可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随着人们的健康观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治疗的目的不在局限于临床治愈或缓解,也涉及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Graves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慢性疾病,它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各种躯体疼痛或精神症状和体征,给患者来带沉重的精神负担,影响他们的生命质量。在临床路径中修订路径表单,对住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常规医疗管理模式相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神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躯体疼痛八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

总之,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对Graves病患者管理起到积极的效果,我们应进一步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其它疾病中的应用,从而真正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同时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保利,英立平主编.临床路径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戚德琴,姜管徐,秦峰,等.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缩短平均住院日[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10):74-75.

[3]李娅,绍小娟,李清,等.临床路径的应用评价[J].重庆医学,2011,40(12):1238-1242.

[4]汤彪,柯章明,孙圣荣.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与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术中出血量关系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5):373-376.

[5]董丽萍,杨丽芬,杜瑞红,等.SF-36量表用于Graves病患者生活质量测定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1):20-24.

[6]鹿文英,黄煊,陈黎顾,等.临床路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3,34(6):20-23.

[7]许严伟,王英,苗润宏,等.某院实施临床路径效果分析与评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5):24-27.

[8]张静.如何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47-49.

[9]吴元元,雷韦,陆晨.临床路径管理对合理控制病种费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5):21-23.编辑/申磊

推荐访问: 远期 管理模式 病患者 路径 临床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