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临床路径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

时间:2022-03-10 09:33:5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再住院率、心功能有效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效率、病死率、再住院率、心功能有效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除病死率观察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相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能提高疗效,增加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的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临床路径;重度心力衰竭;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05-01

心力衰竭是心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肌功能障碍或者心肌丢失导致左心室扩张或肥厚性重塑,引起神经内分泌失常,出现全身的组织器官灌流不足、淤血等循环功能异常,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等[1]。冠状动脉硬化、心瓣膜疾病、内分泌疾病、高血压、急性肺梗塞、细菌毒素、肺气肿以及其他慢性肺脏疾病等均能引起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高,治疗花费极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生活。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来提高其防治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临床路径指的是一组医务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制定的一套最适合的且能够被大多数的患者所接受的照护方案。现将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功能等级Ⅱ-Ⅳ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30-72岁,平均(56.8±1.23)岁;病程2.1-10.8年,平均(3.8±1.5)年;大学学历10例,高中学历11例,小学8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32-75岁,平均(60.8±1.77)岁;病程2.5-10.5年,平均(3.9±1.6)年;大学学历19例,高中学历10例,小学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颁布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排除标准:①不接受临床路径治疗患者;②未按鬼精实施治疗患者;③疗效难以判定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患者。

1.3 方法 两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β-受体阻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地高辛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时按临床路径表实施诊治。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效率、病死率、再住院率、心功能有效数以及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观察组住院时间(7.4±1.26)天低于对照组(11.3±2.35)天,且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住院费用(4796.8±12.68)元低于对照组(6527.9±18.31)元,且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见表1。

2.2 两组疗效、病死率、再住院数、心功能有效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27例、病死2例、再住院者5例、心功能有效26例,患者满意数29例,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有效21例、病死3例、再住院者12例、心功能有效19例,患者满意数25例,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病死数差异不显著之外(P>0.05),两组其他观察指标相比P<0.05,差异显著,见表2。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医疗需求不断增加,怎样才能在持续改进临床医疗质量和诊疗效率的同时控制成本和费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共同目标。临床路径(CP,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可以保证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疗程、控制成本的管理工具,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诸多大中型规模医院的临床实践当中[2]。我国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医改方案,主要内容就是规范诊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卫生部也因此成立了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启动了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以此来规范诊疗行为,保障诊治安全和诊治质量[3]。临床路径(CP)具有时效性、综合性、多专业综合性、结果可测量性等多个优点,它是“照顾式管理”的延续,体现了持续改进、循证医学、沟通与冲突化解、以患者为中心等管理理论[4],利用简明的方法将诊疗和护理工作进行标准化,不仅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又能够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人性化服务”[6]。在医疗规范化管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质量效益型的医疗管理模式。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诱因复杂,预后较差,治疗过程漫长而复杂,该病并发症较多,如呼吸道感染、血栓、肝硬化、电解质紊乱等[8]。针对此类疾病,建立以最少成本达到最高疗效的临床诊疗路径尤为必要。本组研究表明临床路径应用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效果良好,患者疗效、再住院率以及心功能等级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费用负担,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总之,临床路径应用于重度心力衰竭实践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攀攀,朱岚.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2):187-188.

[2] 邹旭,周袁申,潘光明,盛小刚.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415-1416.

[3] 黄斌.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J].医疗保健器具,2008,15(8):4-5.

[4] 刘庆忠,王丽娟.浅谈引入临床路径的准备[J].中国医药指南,2008,(09)166-167.

[5] 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0.

[6] 邓亚涛.临床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A):85-86.

[7] 杨芸,沈洁梅,陈泳.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16-17.

[8] 南虎松,尹永日,金春姬.临床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医学管理模式[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C):123-124.

推荐访问: 心力衰竭 路径 临床 患者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