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72-01
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护理概念,循证护理的实践证明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专业。提高了护理学科的权威性,独立性〔1〕。近年来护理人员将循证护理引入护理实践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在院领导和护理部领导下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3岁到80岁。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消化性溃疡56例,急性胃粘膜损害十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8例,胃癌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诱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后给予禁食,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而循证护理组则接受循证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
1.2.1循证问题
通过文件检索以及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共同的护理问题为:(a)、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b)、活动无耐力。(c)、焦虑。(d)、知识缺乏。
1.2.2循证支持
依据提出的问题,对相关的科研结果和临床文献进行检索,并对相关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寻找出适宜患者各自情况的护理措施。
1.2.3护理措施:(1)、治疗护理:大出血时病人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血供。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和误吸,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的实施输液、输血,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并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输液开始时宜快,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避免因输液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尤其应注意,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较高,易诱发肝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必要时采取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2)、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这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尤为重要,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应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出血期应暂禁食,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限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且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再次出血。(3)、心理护理:观察病人有无紧张、恐惧或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特别是慢性病或全身疾病,致反复出血者有无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合作,解释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关心安慰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听取并解答病人和家属的提问,以减轻他们的疑虑。(4)、生活护理: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出血者应绝对卧床,限制活动期间,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护理,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等。卧床者尤其是老年病人和重症病人,注意预防压疮,呕吐后及时漱口,排便次数多者,注意肛周皮肤清洁和保护。
1.2.4出院指导: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很多,应帮助病人及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自我护理知识。(1)a、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冷过热或产气的食物和饮料,应戒烟,戒酒。(2)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渡疲劳。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慢性病者应定期随访.
1.2.5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
3 讨论:
现在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病人要求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参与医疗决策的指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已被推向社会,循证医学和循证护理学的实施,将会为病人提供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以科学为依据的护理还可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胡雁,李晓玲主编的《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 出血病 消化道 在上 人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