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及其防治技术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及其防治技术

时间:2022-11-18 15:4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根据鱼类在应激过程中发病特点和病理变化,提出了诊断要点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鱼类;应激性出血病;发生;防治

应激是指对动物产生有害作用的应激因子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现象。鱼类应激性出血病是由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该病可造成大批鱼类死亡。

1发病特点

(1)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发病最严重;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28~32℃发病最严重,20℃以下很少发生;发生应激性出血的鱼在水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其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2)各种养殖鱼均可发生,但以鲤鱼最突出,其次是草鱼、鲫鱼、鲂鱼、花白鲢。从鱼种到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但一般成鱼发病率高。

(3)此病多发生在以投喂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含量高的饲料为主的养殖中,发病鱼普遍比不发病的鱼长得快,且在有应激因子刺激下发病,如鱼的分池、转池、转箱及销售时的捕捞和长途运输等。

(4)此病多见于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中,而密度较稀、饲料品质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养殖条件下很少发生,生长很快,体形肥大的鱼类易患此病。

(5)对病鱼使用抗菌素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使用Vc、VE等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

(6)发病突然,在发病前鱼体无异常现象,而当鱼在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时,往往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并且很快死亡,鱼的抗应激能力表现极差。

2病理变化

(1)代谢物质损耗,生长发育不良。适当的自然应激可使鱼类逐步适应环境,提高生产性能。如果鱼类受到长时间或高强度的应激刺激时,其机体必须动员大量能量来对付应激因子的刺激,而使鱼类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代谢增强,导致鱼类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体重下降,成活率低,饲料报酬低。长期应激,可引起一些微量元素如硒、锌及维生素VA、VE、VC等过多消耗,这些物质的匮乏,使应激过程中抗氧化机制削弱,病鱼的血栓细胞较健康鱼的血栓细胞有明显的减少,从而影响血液的凝固,所以在血管破裂时出血不止。

(2)大量分泌激素,抗病能力减弱。鱼类机体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后,因糖皮质等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使嗜酸性白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产生、分化及其活性受阻,血液吞噬活性减弱,体内抗体水平低下,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增加了易感性,降低了预防效果,往往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该病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肾和鳃等组织器官,特别是对血管出血表现最为突出,血管壁发生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3诊断要点

多数情况下应激鱼体没有明显异常表现,但一旦拉网、捕捞、运输时,鱼体则表现为非常敏感,极度不安,跳动剧烈,在几十秒到几分钟内鱼腹部、头部、嘴角、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充血发红和出血显著,严重者鳃丝出血,有大量的鲜血从鳃盖下涌出而染红水体。病鱼体色较黑,营养良好,肌肉丰满,特别不耐长途运输,大部分在运输过程中死亡,全身变为桃红色,鱼体发硬,最终死亡或失去商品价值。病鱼体表粘液分泌减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体表有浮肿感,颜色变淡;肛门轻度红肿,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肠道轻度充血,肝脏淤血肿大,质地脆,呈紫黑色,胆囊扩张;血管破裂出血不止。

4防治技术

4.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水体环境

水深1m水面定期泼洒化浆生石灰225~300kg/hm2,改善水体环境,增强抗应激能力。

4.2科学设计配方,注重营养均衡

必须考虑能量和粗蛋白的标准,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同时还应考虑粗纤维的适当含量。注重饲料配方营养的均衡,在鱼类不同生长期投喂不同配比的饲料,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要恰到好处,比例适当。

4.3实行健康养殖,科学使用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各种添加剂时,应严格控制其用量及比例。不要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或激素类促生长药物,这些药物虽然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但会降低鱼类的体质,特别是抗应激能力,因而不能片面地追求生长快而不顾后果。控制使用抗生素类的促长剂。

4.4避开高温作业,减少鱼类死亡

避开高温期间捕捞、运输,捕捞、运输时动作要轻缓,采用柔软网具和运输工具。天气突变时,做好鱼池水质调节、增氧和降温工作,做到早预测,早防范。如果近期要进行分箱、转池、捕捞、运输等工作,应提前一段时间投喂抗应激药物,如在饲料中适当加大VC、VE、胆碱、泛酸、烟酸、延胡素酸琥珀酸钠、有机铬、中药黄芪、刺五加等以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4.5采用生态养殖,降低应激损失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采用生态养殖方式,改善鱼类生存环境。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鱼的生长发育、活动情况,如有应激性出血病发生迹象,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加大维生素的用量,并适当投喂抗菌药物防治病菌继发性感染。

4.6合理使用药物,做好鱼病预防

在平时预防鱼病时,尽量少在饲料或水体中长期反复使用副作用大、毒性大的抗生素或其他化学合成药物,可以多用中草药或生物制剂,这些药物对环境污染少,对鱼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能增强鱼类体质。不要滥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用刺激性小、作用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的药物,如百毒消、通灭杀及中草药制剂、生物制剂,以避免鱼体长期受刺激,致使应激能力差。在发病初期,可采用肝泰或四黄粉微粉拌饵料投喂,对应激性出血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推荐访问: 出血病 应激 鱼类 防治 技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