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连接管道、吸引管和储液瓶等,评估伤口的面积和渗透压,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机械清创,将伤口处的腐肉和组织碎片清理干净,擦干伤处周围的皮肤并涂上一层皮肤保护膜,防止正常皮肤受到渗液的刺激。接通电源,根据伤口的长度确定吸引管的长度,用生理盐水纱布对引流管进行包裹,覆盖2层为宜,将仪器的管道与吸引管相连接,将吸引压力调整在-125 mmHg作用,询问患者的反映,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次治疗时间为2 h,连续治疗20 d。
1.3 治疗效果判定
观察患者的伤处恢复情况[3],若患者的伤口完全愈合并且没有治疗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判定为治疗显著,患者的伤处愈合较好,并发症出现的少判定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的伤处没有较好的恢复或是病情加重判定为治疗无效,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要采用其他方式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病情恢复。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上看,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从渗透PH值和温度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详细的数据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慢性伤口指的是患者的伤口迟迟没有愈合,或是出现感染等情况影响伤口的愈合,对于患者正常的生活影响很大,在临床的治疗中,负压伤口技术的应用使得慢性伤口得到了很好的治疗[4]。
临床研究发现,伤口愈合的最佳温度为28~32℃之间,在进行伤口的清洗时,虽然会降低伤口感染的情况,但是会降低伤处的温度,往往要3 d才能恢复回最佳的温度,采用红外线照射或是红光照射都能够提升伤口处的温度,促进伤口的愈合[5]。从该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温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负压技术能够提升伤口处的温度[6],帮助伤口的愈合。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渗透PH值也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负压技术可以减少伤口的血压,促进血液的循环,使得伤口更好的恢复[7]。PH降低,使得病菌无存活,并且临床研究发现,弱酸性的环能够促进组织的增殖,使得伤口愈合的更快。在临床的研究中,蒋琪霞等[8]的研究发现,在慢性伤口的治疗中采用负压伤口技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与该研究的研究结果相同,说明该研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在该研究对于慢性伤口的治疗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负压伤口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处理,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从渗透PH值和温度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因此采用负压伤口技术治疗慢性伤口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伤口温度得到提升,伤口愈合快,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琪霞,刘云,王桂玲.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B):29-31.
[2] 蒋琪霞,胡素琴,彭青,等.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用于伤口治疗的流程设计[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3,31.
[3] 蒋琪霞,李晓华,胡素琴,等.负压闭合技术在处理慢性伤口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2):1303-1306.
[4] 钱晓玲,杨雪梅,张选奋,等.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2,31(11):839-842.
[5] 解怡洁.含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评价[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6] 李娟,程秀红,潘锁花,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3):38-40.
[7] 蒋琪霞,刘云,徐薇,等.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6):656-659.
[8] 蒋琪霞,李晓华,彭青,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53例慢性伤口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293-296.
(收稿日期:2014-10-28)
推荐访问: 伤口 临床 负压 用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