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建议 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d83f3f70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6.html
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建议
作者:范颖
来源:《乡村科技》2020年第05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山西省食用菌的几种主要生产模式出发,提出山西省食用菌发展建议,以期为山西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食用菌;发展模式;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5--2
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通过有关部门的多年研究,山西省食用菌栽培品种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稳步壮大,成为许多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据统计,目前山西省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有17种,主要品种为香菇、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白灵菇、黑木耳及杏孢菇等。
1 山西省食用菌主要生产模式
近年来,山西省食用菌生产经营形式不断创新,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按照经营主体的不同,食用菌生产经营模式可归纳为传统农户生产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企业工厂化生产经营型3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具有各自的适用性及特点[1]。
1.1 传统农户生产型
1.1.1 农户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农户分散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户从种植到销售全程自主经营。这种模式在山西省各地的应用最为普遍,是食用菌生产经营的传统形式和基础。
1.1.2 运行机制。一是经营决策机制。菇农作为一级独立市场主体,一般不受行政或他人干预,具有较为完整的经营自主决策权,因此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与生产结构,转变经营内容,以获得盈利。二是收益分配机制。因为这种模式主要劳动者以家庭成员为主,因此不存在严格的利益分配,按照成员自身实际生活需要进行分配。
1.1.3 主要技术特征。生产销售全程均由菇农操作,易受其种植水平、个人素质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影响;产品产出受季节性限制,无法形成周年化生产;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生产
推荐访问: 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 山西省 食用菌 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