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中生物课堂信息编码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生物课堂信息编码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3-17 09:24:2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信息编码一词源于数据学,是指在通信理论中,编码是对原始信息符号按一定的数学规则所进行的变换。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高中生物课堂信息编码教学模式提出浅见。

关键词:生物课堂;信息编码;模式

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主体对客体知识的构建和内化。而内化的强度与相关的信息编码息息相关。生物课堂的信息编码模式可以归类如下:

一、情景编码模式

Cloe.M说:“情景是构成和允许行动出现的各种成分的交织物。”情景的生成过程是通过活动将这些信息成分“编织”。

1.情节化编码。《生物课程标准》中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要求。开发并选用来自学生群体的素材,情节化编码犹如类比,牛顿之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科学家看见蝙蝠的飞行而发明雷达。生物学课堂的枯燥很大成分在于其有理而无实,情节化编码是让学生能想到情节,理解知识,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即将“资源”被“编织”进情节中。

2.临态化编码。在高中生物课本上有许多的图示与案例来加以说明现象的,由于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的缘故,这些图片就失去了其鲜活的一面,对学生的“临态”调动比较欠缺。心理学认为“超过一分钟的注视才可以变为短期记忆”,而我们教材上的图示可能无法引足学生的兴趣而过眼即忘。“临态”是运用人心理和生理的兴奋去造就难忘的影像而达到编码信息的目的,是积极用状态去参与。

二、数理编码模式

恩格斯说: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在于将人文科学的逻辑化、公式化、概念化。生物学科是一类兼具人文与数理的科学,数理编码是以简练的逻辑概括化原理和知识的建构。

1.数字化编码。心理学有“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如果明确掌握了基本要点,就可以不需要任何环节的准备,不断扩大记忆的范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之所以让人常记不忘,其中就利用了数字信息编码的理论。生物学课本中类别太多的理论规律,我们也可以采用数字信息编码,使学生易记易归类。如:对病毒知识的归类,可以用“一(一种遗传物质),二(两种组成物质),三(三种类型)”。对DNA的提取方法可以用“二(两次加蒸馏水),二(两次搅拌),三(三次过滤)”等等。其实数字化编码在每节课后的小结过程中运用是最为恰当的,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公式化编码。公式化编码是指对理论和规律进行的数理关系的定位。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公式编码的确不少。它可以分为两类:显性公式和隐性公式。显性公式是指课本上出现的公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中心法则;种群指数增长的公式。隐性公式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总结归纳,总结的过程是一种对相关信息的编码,它可以把一些复杂的数理问题概化,易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如: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物质扩散的效率;有丝分裂周期中各时期占用的时间;酵母菌菌落的记数法;能量传递率的计算公式;半保留复制证明方法的数理表示;标志重捕法的种群数量计算;一队等位基因自交N代的杂合子的比率;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等。

三、语言编码模式

《教程》三维目标说明中有一句话:知识是通过“自我系统”作用而被认知的,自我系统是具有能量的。语言的天分是人必备素质,语言的指向与定位是人认知心理固着化的一个阶梯。

1.谐音化编码。人类的语言有正统与市侩化两种,正统化语言易于说教,市侩话语言同于幽默,指向大众。显然在记忆中的效果是有很大的区别。生物教学能把生涩的理论言语大众化、联想化便可以做到一种有效的编码。

2.串珠化编码。小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像羊肉串、糖葫芦,它都有一个特点:把大小相同、形象相似、功能相近的东西连在一起,方便食用和携带。珍珠项链的美创意也是一样。工程学上的串珠讲求的是整体划一,生物学教学中也可以将原理、规律的关键和重点词语串联,形成串珠化编码。

3.造句化编码。生物课堂教学中,每堂课上完结束,我们不妨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所学重要的现象和知识通过造句进行编码。这样让学生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动性,内化所学知识。如:用“跳出”学生造出了“大胆跳出传统概念的框架-体液的发现”;用“把握”造出了“偶然现象和把握机遇-免疫法原理的发现”;用“创新”可以造出“创新方法,实现新发现-胰岛素的发现”等。

参考文献:

[1]和新学.主体性教学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 初探 教学模式 课堂 编码 高中生物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