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职汽车装配与调试专业教学改革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职汽车装配与调试专业教学改革

时间:2022-03-19 08:17:57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i6m=M4_m5Otm4i--总结,以增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了解;通过课堂讲解、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的运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4. 实施学生主体,教师导学的教学方法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师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严谨,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实施现场导入式教学方式

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所有学习内容全部安排在汽车实训中心进行,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实战型训练。将理论教学完全融入于实践教学之中,每一次课程的开始都是由现场的实际工作任务导入;每一次课程的结束都是以装配结束或解决实际问题而告终。

(二)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特色

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相结合,是以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为逻辑线索确定的汽车装调新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以电动汽车基础知识与新能源特性为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该专业以各种新能源的性能为导向,以电动汽车性能分析为准则、电动汽车各部分工作原理为依据,符合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要求,按照各学习情境和各项目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學习情境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双证书”要求。

(三)实训室建设及实训课程改革

1. 依托汽车工程试验中心,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条新能源汽车的装配工艺模拟生产线,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检验,包含班组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的模拟场景。

2. 设备采购。采购新能源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传动系统、底盘机电系统、电控系统等检测设备和仪器,能够实现车载电子设备的安装、改装及调试,并为新能源汽车配件、车载电子及汽车检测诊断提供售后技术服务支持。

3. 面向职业岗位设置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的设置面向重庆及西部地区汽车制造产业,依托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重庆汽车摩托车行业协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转变培养方式,实施第三方评价体系,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构建实训课程,实现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四方联动,对11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后,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层次和规格,结合任务本身的教学实施性,设置了8个专业实训领域,如图1所示。

4. 实践活动的实施

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两级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比赛(校级和省级或国家级)将新能源汽车制造、维修、销售职业素质、创业能力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通过比赛促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

(四)人才培养定位

1. 校企联合,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友好合作,建立了“1+1+n”模式的校企联盟,引入经济学“全价值链”理论,探索形成了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对接、三课程、三证书。“三对接”即目标对接、过程对接和文化对接;“三课程”即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岗位需求课程;“三证书”及学历证书、新能源汽车高压电、低压电操作工资格证书和岗位等级证书。改模式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一是完善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二是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三是所设课程能够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把专职教师送到企业行业进行培养。其次,在企业行业中,选定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师徒”模式的指导,并签订协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8名,企业实践导师5名,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工作成效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与探索,还付诸于教学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多方共赢效果。

1. 创新了招生定岗一体化培养方案

我校与企业联合制定招生方案,由新能源汽车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对符合要求的学生定岗培养,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辅助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等等模块,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之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精度。

2. 创新了学生培养模式

安排学生轮岗实习,分别熟悉不同工种,不同阶段的生产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柳青,等.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09-115.

[2]刘国辉.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2018(34):42-43.

[3]盛茜.新能源汽车工程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浅谈[J].内燃机与配件,2018(22):243-244.

[4]朱立东.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析[J].南方农机,2018,49(22):196.

[5]王利鹤,赵永来,高伟,等.《汽车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2018,17(12):71-74.

推荐访问: 汽车 教学改革 新能源 高职 装配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