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谈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9 09:50:30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质量、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务必引起广大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先张法预应力技术;桥梁施工;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当前社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赖以生存的房屋,行走的道路及桥梁等都属于建筑行业。本文着重介绍桥梁工程中技术的运用,为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及实用性做出努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1 工程实例

以国内某立交桥为例,该桥为分离式立交桥,六跨20米,总长约为120米。桥身横向跨越河流,并呈60度夹角交叉。桥身位于右偏曲线内,经计算得出曲线半径为3380.340,左幅出现误差超出规定高度3%。

1.1 桥梁下部结构信息

桥梁主要通过直径为1.6米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桥身的支撑,总桩长约23米,钻孔灌注桩共有20根。且两两钻孔灌注桩间都配设了系梁。具体长度约为6.3米,宽1.2米,高1米。使用柱式墩作为桥墩主体,直径约为1.4米,并在桥墩上部设置盖梁,桥梁共设20根平均高度为7.9米的墩柱。

1.2 桥台信息

使用直径为1.4米的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桥台,总柱长约23米,共使用4个桥台及16根钻孔灌注桩共同作为矩形承台,承台实际长度为10米,宽6.3米,高1.6米,共4个承台。桥台的台身使用性能较好的双肋板式,整个桥梁工程共计有4个分离式桥台,台身的评价高度约为6.2米。

1.3 桥梁上部结构信息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的混凝土空心板梁作为上部梁板,单跨长度为20米,左右各设置6跨。桥梁的表面使用10厘米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再铺上10厘米的沥青混凝土作为铺装。桥梁周边护栏使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管共同组成,整个桥梁属于圆板式的橡胶支座[1]。

2 结合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对桥梁上部进行施工做好相应准备

2.1 制造张拉底座

在进行施工前,应首先请桥梁监理工程师对即将使用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作业计划、油泵及相关设备、预应力张拉台、千斤顶等张拉设备进行检测审核,审核无误后,在进行其他工序的准备。使用长线型传立柱进行线拉台座,传立柱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作完成的张拉底座应具备较强的刚度与强度,并注重相关参数的控制,如抗倾覆系数应大于1.6,抗滑系数则大于1.4。

2.2 预应力模板的制作

在进行预应力的模板制作时,侧模可采用钢模板进行加工设计或者直接从产家订购,边梁钢板则采用冷板制作进而使梁体的美观度得到体现,以保证棱角顺直无误。

2.3 钢绞线的下料与编束工艺

在钢筋安置加工区预先留下空地作为钢绞线的加工区,并将地面修整平稳,铺筑10厘米的混凝土,结合下料长度数据,在场地上进行记号的标注。使用砂轮将钢丝线进行切割,并整理成束,以便使用,将1米至1米5的钢丝线可使用扎带进行捆绑,并制定编号有序的堆放,制作挂牌记录钢丝线具体情况。在钢束进行堆放时应重视搬运过程,避免出现弯折等情况,及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如防潮防锈等[2]。 3 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上部施工的具体细节分析

3.1 对设备进行校正及测试等,保证设备正常

张拉设备在首次进行使用时或出现下列相关问题时,应立即进行相关的配套校验工作:进行张拉时预应力钢丝频繁出现损坏的情况;油压表指针不能回零;千斤顶出现故障;关键配置进行更换时,如千斤顶、油表等。对于上述情况,应及时进行设备的校验及测试检验工作。

3.2 正式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张拉前应仔细对各锚具中锚口的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对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进行准确计算;检查锚具安装是否正确;施工现场应做好防护工作,使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得到保障;进行张拉时,应将预应力筋轴线与张拉力作用线进行准确重合。

3.3 正确的张拉方式

将油压表的控制作为钢绞线的张拉工作的核心内容,将测量出的张拉伸长值用于校对和检查,应重视实际伸长值,并将其偏差控制在±6% 以内,若偏差值超出测量值的限定范围,则应及时对误差生成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及时的作出有效的措施将偏差值进行调整,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张拉工作。在对张拉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使用电子测力器对受控制的每束张拉力进行多次的审核。当初应力在一定范围内时,应对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的具体数值进行测量,应注意的是不可忽略了在初应力条件下说推演计算得出的预计伸长值,同时与混凝土结构的进行张拉时测量出的弹性压缩值相减。

3.4 先张法预应力的张拉桥梁工程

在进行施工前,应将精度为1.5级的60兆帕的压力表安装在高压油泵及千斤顶上,通过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表及千斤顶的标定。张拉前应对锚圈、横梁、千斤顶、楔块放置位置等进行全面的复查,检查张拉螺栓与夹片、连接头与套筒的相接处的丝扣连接情况。对楔块进行清洁后,将适量的黄油涂在楔块的表层之后进行锁定。整理好钢绞线后,根据编号将其与连接筒进行紧密连接,拧紧锚固螺栓,并将钢绞线拉直。

4 张拉桥梁工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进行桥梁的张拉时应注意一下几点事项:一是在进行桥梁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严禁人员站立或经过,以避免因锚具故障或预应力钢绞线不慎损坏而对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二是若钢绞线的实际测量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出入大于6%时,应立即将高压油泵停止运行,暂停张拉工作,并检查,将误差生产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采取措施处理;三是对所以钢筋进行有效绑扎。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加工棚,对钢筋进行弯曲,并使用设备将其绑扎成型,进而有效的将钢筋骨架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注意应尽量将钢筋绑扎的结实坚固,同时增加点焊的数量,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实际要求;四是准确安装钢模板。模板应采用特殊制作的钢模,在进行立模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梁体钢筋的检查,在确认合格之后进而开始立模工作。模板应使用门式起重机进行分段拼装,在拼装时接壤处的缝隙应塞入海绵条等,以防浆液泄漏;五是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浇筑前应认真的对模板的安装情况、尺寸、模板连接与拉杆螺栓及接缝等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准确性,模板支力应保持牢固。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合时各项性能指标都应满足相关要求。不定时的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分析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六是放松荷载。若梁体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与预计的强度相差不多,应及时将端模下的螺栓卸掉,使用人力对楔块上的丝杠扳手进行旋转,只有选择合适的时机将200吨的顶油缸顶出,抽出插垫,将两个大顶同时放松,严禁突然放松。最后将梁体混凝土的表面与钢绞线平整切割,涂上适量的防锈漆进行存梁的准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属于重要的新型技术。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结合上文所述观点,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对工程中的施工要点及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事前事后积极进行细节的核查,进而保证整个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敬平.浅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5:138-139.

[2]王洪涛.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1,16:109-112.

[责任编辑:刘帅]

推荐访问: 预应力 浅谈 桥梁 施工 技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