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矿是现代社会中最基础的动力来源,煤炭资源开采从上世纪开始就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发展内容,而目前最主要的开采基地大多为露天煤矿,而影响露天煤矿生产效率的重要关键之一便是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生产力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效率,即露天煤矿的工作结果。文章主要针对当前露天煤矿应用机电设备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几点改善大型机电设备的措施,以此提高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露天煤矿的生产力。
关键词:机电设备;煤矿;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作为煤炭生产大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大多数煤炭开采主要来源于露天煤矿。近年来我国对于露天煤矿的建设力度较大,露天煤矿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因而其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升。随着机电设备及技术的发展,露天煤矿机电化生产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机电设备在露天煤矿开采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因此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距离。而露天煤矿生产效率想要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依赖于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只有不断提升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依照实际需要,在开采中发挥机电设备的最大能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为基础,降低成本,最终促进露天煤矿的发展。
1 实际问题简析
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了诸多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煤矿行业也不例外。由于露天煤矿在我国煤炭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露天煤矿机械化生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机电设备的应用也是露天煤矿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内容。虽然露天煤矿近年来发展迅速,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在机电设备的应用上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的作用,提高其生产效率。
在实际的生产中,露天煤矿开采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大多存设备老化、构件损毁等问题。而煤炭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对机电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机电设备应用相关人员仍旧无法满足露天煤矿生产所需,技术好、专业素养高的机电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仍旧是露天煤矿生产最需要的。
露天煤矿不同于普通煤矿,其作业环境相对恶劣,开采作业面复杂,机电设备有时需要在坡面进行作业,因此极易受到损害,这就使得露天煤矿对机电设备维修保养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设备的维修保养及使用仍旧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尽快改善,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作业质量。
2 提高机电设备效率对露天煤矿生产的意义
由于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露天煤矿产量近年来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受此影响,我国煤矿产业也飞速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经济、工业发展。虽然露天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高,且具有较高的回采率,生产能力良好,但露天煤矿开采所需要的机电设备大多为大型设备,价格相对较高,所需要的维修保养水平也较高,因此露天煤矿投资成本相对较大。所以现代露天煤矿生产开始将目光投向对机电设备生产效率的提升上。如何充分发挥机电设备在露天煤矿开采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其生产效率,成为了我国煤炭业发展的基础要件,如何通过对机电设备相关内容的改进,促进机电设备生产效率的提升,以此推进露天煤矿企业发展是当前首要的重点任务。
3 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措施
3.1 确保设备的质量
机电设备是露天煤矿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因此想要确保设备生产效率,必须首先确保设备自身的质量。通过严格把关,对设备进行考核验收,确保其安装、调试等基础流程质量,以此确保机电设备质量符合生产要求,以此确保其生产力,这也是从另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设备作业中,技术人员应当对机电设备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及时收集,以此了解其使用特点,通过对比,挑选出生产效率最高的机电设备,以此保证其再投入使用后可以发挥设备应有的作用,保证运行效率,提高生产率。
另外还应当注重机电设备的配套性,及正确选型。在选择设备时应当依照实际的生产环境选择匹配合理的设备,并且注重成套性,配合良好的设备更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例如电铲应当以卡车作为标准进行选型,一般露天煤矿应当以3至5铲装满一卡车作为标准确定电铲和卡车型号,若太少,那么点差卸载时容易对卡车造成冲击,有损于卡车,若太多那么装车时间被延长,降低了装载效率。由此可见,机电设备的配合也是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关键点。
3.2 规范机电设备的使用
设备的正确、规范使用时确保设备生产效率的基础要件,由于露天煤矿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大多为大型设备,这就更要求操作人员规范、正确的使用设备。因此在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必须对相关使用规范、责任制度进行完善,为设备的运行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另外减少不良操作、违规使用等问题,以此降低由于此类问题而导致的设备受损,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而且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要求操作人员规范使用设备。最后应当确保规范细化至每个岗位,并确保每一位人员都能依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3.3 加强检修维护
适当的检修、维护是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无论设备质量多好,都需要适当的检修、维护,只有提高检修维护质量,才能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以此保证其生产力的稳定输出。换言之,想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必须做好相关检修维护工作,确保机电设备的管理保护质量。在实际的检修维护工作中,检修维护人员需要对拆解下来的部件有针对性的进行修复,从而降低部件报废率,并且更换设备中无法继续使用的部件、零件。另外维修技术人员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设备运行,并保证其原有生产力,这就需要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现场同维修技术人员的沟通,保证在故障维修、检修维护中尽可能的缩短维修、待修时间,保证设备能尽快投入使用。某露天煤矿为了缩短设备的维修、待修时间,采用了逐级督查的方式,在排查中遵循不漏修、不放过的原则,由设备管理技术主管向维修部反应设备状况,并签字,确保不放过一点小故障,并提高维修效率,缩短待修时间,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对设备进行彻底维修,以此避免由于设备内部部件问题,导致设备运作不良影响生产效率。
另外,想要有效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不但对故障问题要及时检修,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从而确保设备在待命时也能保持最佳状态。但是保养维护应当在不影响设备正常生产的状态下,这里最重要的是对维护保养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除此之外还应当尽可能对非作业时间(点检、交接班)进行压缩。在设备的使用中,维护保养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制定合理的保养、维护周期,在准确掌握设备磨损、故障规律的前提下及时保养维护,才能提高维护保养质量,降低使用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确保使用中的设备保持最佳状态,提高设备效能。某露天煤矿不但对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了合理安排,对非作业时间进行了合理压缩,还科学合理的制订了保养计划。相较前一年,该煤矿机电设备实动率提高了6%,产量更是创出历史新高。该露天煤矿不断总结经验,对生产措施进行统筹强化,针对设备维护进行了创新,建立专门的排查小组计划性对设备进行大型、小型排查维护,有效提升了设备实动率,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水平。
3.4 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人是机电设备的使用操作主体,想要提高机电设备的生产水平,最基础的便是从操作人员着手,要注重提高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相关人员的操作能力、技术及专业知识水平。机电设备大多时间是由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的,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与机电设备的接触时间最长,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了解得最为清楚。据不完全统计得知,有三分之二的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现象是由操作人员发现的。要保证机电设备可以得到正常的运行使用,必须充分发挥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用好、管好机电设备;不断加强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员对机电设备的自觉保护能力;不断地通过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管理讲座和培训学习,使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结构及性能等专业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机电设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相关人员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即专业素养,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设备运行中故障的出现,尤其是同类故障的发生。只有依照设备实际的使用状况及使用标准,在专业操作人员的操作下才能保证设备使用的合理、科学,才能杜绝不规范的使用操作,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降低设备的损耗,另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防止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调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及利用率,所以操作人员培训对于设备生产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某露天煤矿为例,该煤矿无论设备还是技术都较为先进,但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引发了多起安全事故,不但造成了设备损毁还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该煤矿对操作、管理、维护人员等针对生产中所设计的液压反铲、装载机、电铲、炮孔抽水车以及地埋电缆测试仪、液压破碎锤和通用电气相关结构、原理等内容进行了多方培训,针对关键设备操作培训指派了专业技术导师跟班培训。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维护、结构运行等有了详尽的了解,对个人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安全运行意识。后期该煤矿又增加了设备,但由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了,事故率大大降低,同类事故发生率也降低了37.5%,不但提高了单体设备的运行效率,对于设备的整体利用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3.5 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严格管理煤矿的机电设备是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才能有效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因此构建安全高效现代化露天煤矿也成为了提高露天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内容。针对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对露天煤矿所使用的现场设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限期整改,针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预防。通过组织专人对各环节、工序机电设备的彻底排查,重点针对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的转动部位进行检修、维护,并针对其防护设施的相关情况进行排查检修,及时维护设备的安全性能,并针对设备的使用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规范操作,从基层抓起,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消除生产中存在的隐患,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从而对设备的生产效率予以保障。
想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机电设备漏油、渗油专项治理活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重点从油脂化验仪器、油脂储存、油脂运输、油脂的使用管理等方面入手;严把现场油脂使用关,对各单位油脂的使用进行日常性监督,抓好用油环节管理,确保设备用油质量;编制全矿设备润滑管理手册,明确设备注油部位、加油标号、加油量及加油、换油周期等内容,让每个职工了解本岗位的每台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要求。
另外露天煤矿需要及早对雨季期间机电设备工作进行安排布置,争提前,抓主动,为矿区雨季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对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清查,各生产部门、区队要结合检查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及时总结经验,认真查找不足,整改安全隐患,及时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措施,健全安全责任落实体系;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培养,认真落实安全供电、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各类机电设备及安全设施正常运行;强制性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把机电设备故障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加强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
再者减少煤矿机电事故也是推进机电设备高效运行的关键。通过督促煤矿企业及时发现解决机电设备安全隐患问题,进一步规范机电设备采购、验收、使用及维护保养、检测检验等环节管理,淘汰落后设备工艺,推广先进技术,促进露天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整体上水平。露天煤矿一方面加大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员工理论、实操考试合格后,矿里为他们颁发上岗操作证;另一方面机电管理人员定期对采场辅助运输设备灯光、制动、外观、轮胎、防灭火装置等进行完好检查,并对辅助设备挂牌包机留名管理,像交警对违规车辆贴罚单处罚一样,对设备运行过程中查出的隐患粘贴黄色隐患标签,并留下检查人员联系电话,检查人员设定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由责任人主动联系检查人员进行复查解签。超过整改期限未进行整改的,矿里按规定进行处罚通报,未经检查单位允许私自摘除标签的,矿里将进行加倍处罚。
3.6 机电设备管理全面实行包机制
从实现露天矿机电设备达标化管理的需求出发,露天煤矿以露天矿各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操作人员的配备情况为基础,确定了设备包机制度,该制度要求各段把每台运行中的设备应做到包机到人,做到每台设备有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每台设备都能运行良好,从根本上确保机电设备的出动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 结束语
露天煤矿对推进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机电设备在露天煤矿开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了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型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煤矿生产力,成为了当前露天煤矿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有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生产作用,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吉庆菊.浅谈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J].管理与财富,2008(9).
[2]吴永恒.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科技风,2011(12).
[3]王鹏飞.露天煤矿剥离系统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神华科技,2011.
[4]刘文英.池君洲现代露天煤矿机电设备验收性能测试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
[5]宋洪庆.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模式[J].科技创业家,2011.
[6]刘远亮.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
[7]贺金香.抓好机电设备管理打造本质安全矿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12).
[8]孙鑫.煤矿井下工作人员安全防护装备改进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9]吴联文.对煤矿雨季安全管理之我见[J].煤矿安全,2003(4).
[10]张林,蔡丽萍,孟凡瑞.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山东煤炭科技,2010(3).
[11]曹帮兴.构建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的基本思路[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
推荐访问: 浅析 露天 煤矿 生产效率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