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但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现有的监督体系中各方关系人角色混乱,职责不清,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问题被再次提上议程。本文本文就以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为研究对象,从而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会计监督;机制;创新
一、会计监督的构成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实际上是—种微观层面的监督形式,具体由企业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等对企业的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经营成果等各方面进行核算监督和制度监督。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二)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即指民间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外部监督。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监督包括了法定监督和非法定监督两种类型:法定监督主要是由注册会计师依法实施的监督,监督目标由审计准则来设定;非法定监督的典型表现是群众监督,《会计法》赋予了社会公众检查的监督权利,但并未规定其监督义务。
(三)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也称政府监督,也是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政府会计监督是以政府法定机构为监督主体所实施的宏观监督,包括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及税务监督等几种类型。
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单位内部监督弱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计原始凭证失真,基础数字不实。原始凭证混乱是当前企业存在的极其严重的问题,使会计信息真假难辨而难于监督。二是领导带头违法,使会计无法监督。事实表明,企业大量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是企业领导,企业法人为谋取自身利益,不顾国家财经法纪,弄虚作假,并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和权利唆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违章操作。因为领导的权力高于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听命领导的安排;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松弛。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企业片面理解搞活开放的政策,放松甚至放弃了管理工作,导致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致使会计监督无从人手。
(二)社会监督乏力
从社会审计监督看,执业质量较差,社会公信力下滑。主要表现在:
1、会计师行业监督质量低下
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快,加之长期以来多家主办,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监管不利,相关政策不配套,因而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职注册会计师不多,执业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偏低等。
2、无序竞争导致低收费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审计事业发展迅速,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出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无序竞争,各会计师事务所往往通过降低审计收费标准来招揽业务。有的企业在委托事务所审计时,只要一份能帮他过关的审计报告,不注重审计质量,谁开价便宜就给谁做。有的事务所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不顾审计质量、审计风险,随意降低收费标准,致使行业内收费混乱。
(三)政府监督功能重叠且内容交叉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还不十分完善,会计法规在制定上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致使执行起来依据不足,缺乏可操作性。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大多是对事不对人,财政预算、审计工作,税务等部门都没有对被查单位的人事任免权,进而也就没有行政处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会计监督的权威性。
三、强化会计监督对策研究
(一)企业制度环境优化
业制度环境优化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证。具体来讲,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监事会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所有者因为其拥有财产的终极所有权,而拥有会计监督的最终权利,也因此而具有行使会计监督的动机。经营者履行受所有者之托,享用经营权,同时要承担一种受托责任。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率,协调运行,相互制衡。
(二)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要逐步解决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监督。社会公众的检举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曝光是一种人民群众参与的舆论监督。会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经济管理工作,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揭露违法会计行为,这应是法律赋予各单位、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监督会计工作的依法进行有重要的意义。
(三)协调政府监督机制
政府监督中财政、审计等部门的重复、交叉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所谓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是指要有一个社会民主评议机制和政府监管人员对其监管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制度安排。建立这一机制是杜绝官僚主义,防止监管人员公权私用,实现政府监管科学化。政府各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要依法监督,相互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结论
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探索其会计监督体系创新的途径,并从监督体系的各个监督层面提出对策措施,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
推荐访问: 措施 监督 会计 我国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