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工程中的问题,因为工程中的问题更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加以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针对工程中的大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和计算能力及绘图能力,又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13-01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传授有关机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少,缺乏一定的感性知识。另一方面,本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校对《机械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教改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兴趣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解相关知识。如从学生熟悉的缝纫机、汽车前窗刮雨器、公交车门的启闭、拖拉机自动卸料等入手来讲授平面四杆机构;从电影放映机的卷片机构引入槽轮机构这一间歇运动机构;结合自行车、汽车的变速系统来介绍链传动、齿轮传动等有关内容。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实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学生既想学、又能学;既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采用多种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本课程涉及到许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械的内部结构,为了能清晰地讲解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真正了解其本质,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实物、教具、录像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增强直观性教学,从而便于有关原理、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我们在讲解有关铰链杆机构等内容时,借助可变模型,演示杆长的变化、机架的改变与机构类型的变化规律及杆长的变化及机架的变化与机构类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在讲授液压传动中的换向阀工作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工作原理等内容时,借助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课件的图文可变、生动活泼的特点,清楚的反映了换向阀工作时各油路的通断情况。而介绍液压回路的课件能清楚反映油液的流动方向、各控制元件的动作顺序及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清晰、生动、直观的讲解,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真正弄懂了许多问题,学到了有用的知识。
三、贯彻够用原则,突出重点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常用机构,(二)常用零件,(三)液压传动。各个内容既有自身的特点和知识体系,但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一)(二)部分的知识相互渗透。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总感到内容多而复杂、知识比较散乱的感觉。怎样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和难点,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坚决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于理论偏深、偏多的推导、证明等内容大量删减,而实用性较强、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内容加强和多讲,突出教学重点。在具体讲授过程中,打破原有的编排顺序,将常用的机构和常用零件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加强知识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记忆。加强有关零件的结构设计、维修、安装、调试等内容的讲解。在介绍液压传动的有关内容时,除了介绍液压传动的必备基本知识外,重点介绍液压元件作用、安装和维护及基本回路的作用、检修和故障诊断等内容。这些内容正是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经常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每次授课时,先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观察时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这样教师减少了繁琐的简单说教,学生也受到了必要的锻炼。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基本技能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注重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学好这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做好每次实验和操作训练,其次,组织学生到有关工厂参观,进行现教学,在工人的指导工作下,拆装简单的机械,以获取直接参与的经验。例如,在介绍轴的有关知识时,先组织学生进行减速器的拆装,通过拆装了解许多零件,如:轴承、齿轮轴、键、箱体等,同时一边拆装,一边讲解这些零件的特点,安装要求,轴的结构设计等知识,最后由学生先归纳所学的知识,教师再进行总结。改变了以往学生反映:这一部分难懂,不好掌握的现象。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重要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加强实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之外,同时要能够通过实践性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外,还需具备熟练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就要反复多练,除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应提高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工程中的问题,因为工程中的问题更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加以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针对工程中的大作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和计算能力及绘图能力,又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探讨 课程 基础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