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交互设计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交互设计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7 08:26:40 来源:网友投稿

交互设计是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领域学科的交叉学科。交互设计首先被引入产品设计中,提出以情感化、体验性为原则,力在解决传统设计理念与用户更高层次的新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本文将交互设计理念引入包装设计领域中,基于人机交互的设计思想和交互设计方法论,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行为、心理研究,满足用户和商品包装之间的交互感受,使未来的包装设计更具科学性和人性化。

交互式包装设计产生的背景、基本内涵及意义

1. 交互式包装设计产生的背景

(1)经济发展的需求

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人类社会从传统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信息社会使人们从物质消费转变为以精神消费。精神消费为主的社会是一种体验经济,这种体验经济通过创造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是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

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包装对商品的作用也远远超过传统包装设计的界定,它已演变为多功能的信息载体,这对交互式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如何在交互式包装设计中满足用户精神需求,无疑需要创新包装的设计方法和方式,而交互的理念和方法,给包装设计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2)消费者需求层次的转变

丰富的物质生活促进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改变功能和造型统一批量生产的包装,他们更需要的是能满足个人体验需求的包装设计。“美国科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层次的发展规律是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逐步提高到最高层次的实现自我价值需要”,正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关注人的潜在需求,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包装,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必将促进设计的思考和探索。

2.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基本内涵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源自计算机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之一,最早是由IDEO的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所提出。随后的几十年中交互设计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互动设计是关于“交流互动”的一种设计,它强调的是人——商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互动交流,这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它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细节、心理活动的研究,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设计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并从有效性,可用性和情感因素(即愉悦性),等方面来评估设计质量。因此,交互设计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3. 交互式包装设计研究的意义

包装设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商品包装大同小异,区分不明显,消费者并不能快速选择到自己所需要的的商品。工业包装更是千篇一律,难以区分。因此,包装设计再也不能停留在形式结构层面的简单设计,必须更多的关注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寻找包装设计与人类情感行为的结合点,以便更好的进行包装设计,满足人类日益剧增的精神需求。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研究现状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有学者提出:通过包装材料和包装手段的实施,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它打破了过去包装单向传递信息的格局。国外的交互式包装设计正逐步从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实体产品开发阶段。

工业包装设计依然采用集装式包装,其主要用途是保护产品,降低产品在运输途中的耗损率。传统的集装包装虽然能够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并不方便,出现没有着力点、耗费力气、包装上的信息难以区分里面的产品等问题,这就需要借助于其他工具进行搬运。

商业包装设计则是我们在市场中常见的包装形式,其材质、结构、颜色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这些传统的包装形式,并没有根据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提高而进行改变,这样就导致人们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商品时难以抉择,商品信息不全面,使用过程中也诸多不便等等问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有效探索

1.交互式包装设计的系统基础构架及组成元素分析

系统是由多个基础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交互包装设计系统的基础构架则包括:人、人的行为、包装使用的环境和包装中融合的技术。通过对基础构架的研究,使包装达到可用性、易用性和宜人性的目的。

人:人是四大要素的重点,是包装的终端用户,是整个包装交互系统服务的对象。

人的行为:人在交互系统中对产品发出信号的动作行为和产品对人的信号的反馈行为。

包装使用的环境:包括包装在被购买前的环境和包装在使用时的场景。

包装中融合的技术:泛指包装交互系统中所能使用到的一切互动技术,使包装交互系统的顺利运行。例如:电子语音技术,丝网印刷技术等。

2.交互式包装“交互性”的构建

人与包装的交互关系,交互是由人发出行为信息,包装通过人的行为给用户提供商品信息和使用信息,人接收包装信息后反作用于包装,于是构成的一个系统循环过程。交互系统循环中用户和包装的互动由四个部分组成:系统、用户、发出信息和接收信息。将包装放入交互系统中,完成一个完整的交互循环系统成功则证明该交互包装设计成功。例如:美国百威啤酒曾经设计过这样的一款交互式包装,在啤酒的包装商标,经过特殊的技术将企鹅和企业的图形组成品牌标志附着在包装上,其中这个小企鹅图案只有在温度适宜的时候才会被人们看见,通过对饮酒者的行为习惯的研究,饮酒者常常希望在炎热的夏天喝到清凉爽口的啤酒,因此饮酒者将啤酒放进了冷藏柜,啤酒上得小企鹅在冷藏柜了因为温度的变化而显现出来,企鹅的显示对应的是啤酒此时饮用为最佳口感,饮酒者达到喝到清凉爽口啤酒的目的,交互循环成果完成。

包装信息的交互传达方式,信息的传达主要是由包装系统的中的输入与输出来完成的,交互式包装设计的重点是如何满足使用者输入的信息,因此,如何建立包装信息传达方式成为重点。包装信息交互传达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包装结构,影响人们对包装的使用方式。用户拆卸包装的行为,则是用户与包装之间的互动行为。一个特殊的开启方式,会给人惊喜的精神愉悦感。不一样的开启方式所带来的乐趣。第二种,感官刺激,通过触觉、视觉、嗅觉、味觉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商品在销售时的竞争力。例如:法国的CD香水广告,销售商把香水撒在印刷香水广告的杂志中,当读者阅读时,通过嗅觉会闻到香水的味道,使读者亲身体验产品的魅力,引起读者购买的欲望。第三种,情景环境,是人们在使用包装过程中包装与人产生的情景环境的交流。通过产品外观形成一个众所周知的情景,当消费者遇见拥有诱惑力的、鲜明主题个性的交互式产品时,眼前会自动浮现出曾使用类似产品的情境来。例如:阿莱西产品包装袋。

3.包装交互设计的原则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目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本身和产品交互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设计原则:“可用性原则(Usability principle) ”和“体验性原则(Experience principle)”。可用性原则包括“有用”和“易用”具体两个方面。“有用”是指包装具有良好的保护商品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实用性、安全性。例如:陶瓷包装。“易用”是指商品的使用范围,具体体现为商品包装更具吸引力、方便携带、方便拆装等。然而由于年龄、性别、地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差异,一个包装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应该清楚的了解研究目标用户,并选择其中的一类人群作为用户群体,然后针对该组成员的生理、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元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共有特点和属性。宜人性原则是对包装情感层面的要求,包装设计满足宜人性就可以增加包装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对交互式包装设计更高层次的要求。宜人性为原则的交互式包装设计曾强了人与包装之间的情感沟通,增加了使用乐趣,给使用者提供更为愉悦的服务,真正做到人与包装的交互。

4.视障商业包装的交互设计

视障消费者的用品包装必须要注重的是感觉器官功能互补的设计思维,强调的是非视觉感官反应,因而它的设计相比于视觉传达性更加的复杂,但并不是无章可循,进行视障交互式商业包装设计的方式有:第一,导向设计清晰明了,容易开启,最大程度的避免误导性操作,即应对视障者用品包装设计便捷而容易安全开启的系统,让视障者迅速接受和适应,例如:在包装的外形上设计明显手指大小的开口凹槽,增加适当数量的撕裂齿孔,适当加宽撕裂条,都能增加包装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第二,外型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要充分考虑使用时的手拿是否方便,以便于视障者更容易去把握商品的长度、形状、弯角等,注重包装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尺度,引导消费者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启包装。例如:让视障者能快速有效的去识别铝箔类的包装容器,在包装的侧面采用压花的办法压印上突出的图象或文字,一经触摸即可知道商品信息等;第三,针对不能将完全视障者和视弱者的不同区别进行包装设计,视弱者只需在包装的颜色上选择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颜色,增大包装上的文字说明。第四,自由度较高的使用方式,这样能充分发挥视障者的感官功能补偿优势,让视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去使用包装,例如通过包装上的盲文注释,视障者通过手的触摸能很快的了解到包装产品的信息,此外还可在包装上安装语音提示,设计气味散发方式,进而帮助视障者快捷方便地了解产品、使用包装。

结语

交互式包装设计是在传统的产品包装设计方法已经不足以解决人们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本文以交互设计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交互包装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从用户需求出发,以可用性和宜人性为原则的设计策略满足了信息时代中人对包装的功能要求和情感化的体验相结合,使包装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尽管交互理念应用于包装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交互设计必定能促进未来包装设计会智能化、情感化、人性化,包装设计必将走向交互之路。

(第一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第二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推荐访问: 交互 包装设计 理论 设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