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表面有不同的纹理质感,人们通过触摸能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很多仿生包装设计也通过材料表面肌理的视触觉感,通过想象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建立与消费者的亲切感,增强产品诱惑力。作为包装表面的形式,肌理可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也可能是人为加工形成的。实现视触觉形式是对包装材料本身的创新和模拟。
1.直接运用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皮革、竹子、羊毛等。
人们最早开始运用的包装材料就是天然材料。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始的天然材料因为便携性较差、造价较高等原因,逐渐被纸张、金属、复合材料以及合成材料取代。
而现在设计师们开始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将天然材料重新运用到现代产品中去,给脱离自然太久的人们重回自然的视觉与触觉体验。如下面的书籍的包装就是由线织成,给人以柔和、亲切的印象。
2.包装外形模仿自然形态
运用包装材料,如纸张、塑料、玻璃等模仿某一自然形态的肌理、纹样,达到与模仿原型相同的视觉上和(或)触觉上的体验。这种设计让人直观地将被模仿的自然形态与产品联系到一起,首先在视觉上就有一个直接的吸引力。
比如由Creative Method设计的葡萄酒外包装,直接运用了葡萄叶子的纹路和肌理,直观地解释了瓶身上面oranic(有机的)一词的含义,给人以清新自然无害的感受。
(二)将产品自身与包装造型结合进行展示
1.将产品造型作为包装造型的一部分
一些包装直接将产品作为包装造型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整个包装在趣味性上有很好的表现,也给产品增加了一些生活情趣。
如下面发夹的包装设计,将产品本身的造型特点与包装图案上的图形进行结合。在这种包装设计中,产品本身的造型感比其自身的肌理感要体现的多。如果没有产品本身造型的加入,那么这个包装在造型上就是另外一种形态。
这种包装设计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形成了互动,即取用产品时,会改变原有包装的形态,形成新的视觉造型。产品数量较多时,随着产品的消耗,其整体造型也在不断变化,给人持续的新鲜感。
2.运用产品自身肌理作为包装图案的一部分进行展示
部分包装在其外表面运用透明材质,直接将产品的一部分表露出来,让其本身的肌理与包装图案相结合,形成一个有质感的画面。观者在看到时,也有一个对产品的触觉上的感受。
这种包装的优点在于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质地、手感或者口感,能够直接调动消费者的视觉、触觉甚至味觉。由于经常与插画或者图形相结合,在趣味性与观赏性上,也大大地有所提升。
这类包装中,产品自身的肌理感比其造型表现得要多。因为产品本身通常做为插画或图形中的填充肌理与包装图形相结合,二者共同形成一个画面。在产品使用消耗之后,即使图形肌理填充不满,但仍不影响图案轮廓。
三、视触觉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
(一)更好的自我展示
无论是哪一种视触觉设计,都在视觉上让观者将包装与产品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产品的视觉与触觉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并且由于融入了触觉设计,同时调动了两种感官,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满足大众心理上的需求
人们在满足了一切基本物质需求后,逐渐开始追求各种质感上的体验,即精神上的体验。相对于光滑的包装,质感的表现能够给人以归属感。自然界中极少有未经打磨就十分光滑的事物,大部分自然产物都有其独特的纹路与触感。因此,在包装上加入细腻的或是粗糙的质感,都能让人产生亲切的、自然的、健康的联想。
身处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周围熟悉的事物都开始被电子产品取代。而电子产品也由最开始的庞大厚重,逐步发展地越来越轻薄。凹凸不平的按钮也都由光滑的触屏替代,一切都在变少、变平。我们当然因为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地受益,但也因此失去了一部分情感体验。简洁简约意味着理性与冷静,这个越来越光滑的世界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触觉上的缺失,还有温度上的流失。
人有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共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各项事物。在现在,听觉、嗅觉和味觉的体验都没有明显变少,只有视觉与触觉体验是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走向单一。而视触觉在包装中的导入,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口。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安抚感。
因此,视触觉设计在包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还附有人文关怀。
四、包装设计以外的视触觉设计
不只是包装设计,其他设计领域里,视触觉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如Stelton的这款沙拉碗,就将竹与抛光不锈钢结合而成,以提升餐具的品质与用餐体验,给人以自然、亲切、健康的印象。
小米也推出了一款“天然竹”手机,整个后盖由竹织成。除去中国人特有的对竹的崇尚感之外,也蕴含着视触觉设计的理念,将人与自然联系到一起。
在店面与家居装修中,也越来越注重材质的表现。无论是水泥、石块还是木材,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在空间设计中表现良好。无印良品的店面装修,就大量运用木材并保留其纹路。其店内产品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产品与装修理念一致,相得益彰。
设计的实用性很重要,这是在物理层面上的设计意义,即这件设计能够“解决问题”。在满足了使用功能上的需求后,就要追逐精神层面的需要了,即让人在接触这件设计时,心理上能够得到满足。无论哪种领域,视触觉设计的导入都让人在精神上多了一个层次的感受,丰富情感体验,体现人文关怀。
五、结语
视触觉设计在各个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包装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与各种式样的包装打交道。在这个商品化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若能在包装设计上脱颖而出,消费者就有更多的几率去选择这件产品,给商家带来更多收益。视触觉的导入正是提升产品包装设计的一种方式,它比单纯的视觉设计多了一个体验层面,丰富了消费者的感情体验,并让人因为见到熟悉事物而产生亲切感,即包涵着人文关怀。在物质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精神文化需求正在不断扩大,这也正是视触觉式包装设计能够发展的契机与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唯茵.视触觉在包装仿生设计中的导入[J].美术大观.2013(6):122-123
[2] 吴景龙,张帆,吕玥,唐晓英.视触觉跨通道注意的脑机理认知研究[J].科技导报,2009,27(11)
[3] 王唯茵.包装仿生设计中视触觉的表达[J].中国包装,2012(8)
[4] 徐育忠.谈视触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导入[J].包装工程,2006(4)
推荐访问: 中视 触觉 浅谈 产品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