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实习教学环节在汽车电控实习教学中的实施

实习教学环节在汽车电控实习教学中的实施

时间:2022-03-29 09:23:4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技工学校普遍采用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在工厂、车间进行生产实习,能够迅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本文主要分析实习教学环节在汽车电控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电控生产实习 实习教学环节 实施

在技工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学习理论和生产实习的课时比例大概为1∶1。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有50%的时间是用在生产实习上。因此,如果不按生产实习教学环节进行,要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笔者阐述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在汽车电控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生产实习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堂化教学是生产实习教学的最佳组织形式。生产实习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遵循生产实习教学规律,这主要体现在课前准备、授课、作业、辅导和考核五个教学步骤。而生产实习教学课堂授课的基本规律,则体现在所运用的基本教学环节上。

一、实习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典型结构的运用

所谓教学环节,是指一节课(即一个课时)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即阶段划分、时间分配、上课的开始和结束等。生产实习课堂教学的典型结构,由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四个环节组成。

1.组织教学

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是重要的一环。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纪律,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尤其是在生产实习课入门指导前的组织工作更为重要。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作好上课的准备。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听实习课,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考勤簿,检查工作衣、帽、鞋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等。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以便使实习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因此,任何类型的实习课,都必须做好组织教学工作。

2.入门指导

在每个课题或分课题授课开始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指导,是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和操作要求的过程。入门指导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其中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示范操作、分配任务四部分。

(1)检查复习。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加强新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用以指导新课的实践,检查复习方法有问答法、作业分析法和讲述法等。

(2)讲授新课。在学生有了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之后,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开始讲解课题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本课题学习目的、重点、中心,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3)示范操作。它的作用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也是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可以使学生具体、生动、直接地感受到所学的操作技能和技巧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时,要组织好观看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的操作示范,要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边示范、边讲解,使讲、做一致。

(4)分配任务。教师在讲解和操作示范后,要给学生分配生产实习位置和实习工件,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电器安全、材料、图样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好操作的准备。

上述入门指导,讲解示范的内容,不是每课都讲,要根据不同课题内容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3.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在对课题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操作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生产实习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讲解,个性问题做个别指导。

4.结束指导

结束指导是在生产实习课题教学结束时,或在一课时实习结束时,由生产实习指导老师验收学生的工件,检查学生在课程进行时,是否按文明安全生产要求,清扫现场和做好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学生在整个生产实习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考核和讲评,并布置必要的作业。它是对实习情况的总结,对学生起促进和鼓励作用。

二、生产实习课堂教学典型结构应用的实施

以下举例说明生产实习课堂教学的典型结构。

1.汽车维修生产实习课题实例

课题名称: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

实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基本诊断方法及简单故障排除。

2.汽车维修生产实习课题的具体实施

(1)组织教学。

一是学生按时集队,师生相互问好。

二是考勤及着装、校卡,精神面貌检查。

三是说明本次实习项目内容,目标及操作要求。

(2)入门指导(6课时)。

①复习指导(1课时)。

一是弄清EFI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是弄清电喷发动机的控制原理是怎样的。

②新课导入(3课时)。

一是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人工经验诊断法、仪器设备诊断法、综合诊断法、故障码诊断分析法(自诊断法)、症状诊断分析法。

二是诊断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三是故障诊断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本流程在汽车故障诊断中是一个基础的诊断过程,是对诊断内容的最一般的概括和总结。汽车故障诊断基本内容包括从故障症状出发,通过问诊试车(检验故障症状)、分析研究(分析结构原理)、推理假设(推出可能原因)、流程设计(提出诊断步骤)、测试确认(测试确认故障点)、修复验证(排除故障后验证),最后达到发现故障最终原因的目的。

四是电喷发动机故障诊断基准要素。

油。燃油相当于人的粮食,是发动机工作运行的必需品,燃油供给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工况。决定发动机燃油喷射(供给)好坏的因素有:空气基准计量系统(空气流量、压力、温度传感器)、空燃比修正信号(发动机温度、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车速、挡位)、供油系统、燃料、ECU等。

电。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离不开电,电气系统的好坏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气。发动机对空气的需求跟人对空气的需求类似,供气系统不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负荷和工况。影响供气系统的因素有:机械部分故障,进气管漏气,汽缸漏气,气门漏气等;电气故障有,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各种怠速控制阀及ECU等。

火。汽油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是直接影响发动机工况和排放的关键因素,发动机工作的好坏与点火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发动机点火的因素有:火花塞、高压线点火线圈、点火模块、基准点火正时信号(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点火正时修正信号(发动机水温、发动机负荷、发动机转速、车速、挡位)、爆震闭环控制、点火能量控制、燃烧室(密闭性、积炭)、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计算控制系统等。

环境、气候。

③示范操作(2课时)。

示范操作结合讲授知识在丰田5A发动机,丰田花冠发动机上进行相关的故障演练及分析。对发动机的油、电、气、火进行逐一分析论证。

(3)巡回指导(16课时)。

①分组练习(13课时)。由两人组成一小组,一人负责设置故障,一人进行故障分析,利用理论经验法、自诊断法、仪器诊断法进行故障排除。

②个别指导(2课时)。针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疑问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实训目标。

③重点辅导(小结)(1课时)。结合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重点指导,总结学生的操作情况。

(4)结束实习(6课时)。

①测验(4课时)。

一是故障原因分析,设置故障树。

二是用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检测预先设置的故障。

三是用汽车发动机诊断检测仪检测预先设置的故障。

②总结分析(2课时)。针对测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最后的分析,使学生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提高其分析能力。

③布置实习报告。

一是试分析发动机水温高的原因,同时写出故障树。

二是说出水温对发动机的影响有哪些,发动机有哪些症状。

三是说明影响发动机着车启动的电气故障原因有哪几个。

④清洁场地、实训设备、工具等。

⑤解散学生。

总之,生产实习教学的四环节虽有划分,但有联系,相辅相成。要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还要了解其自身特点,遵循课堂教学规律。

参考文献:

[1]毛红孙.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来立.汽车故障诊断[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汽车技工学校)

推荐访问: 实习 电控 教学环节 实施 汽车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