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砂厂频现矽肺患者
从2000年至今,曾在原哈尔滨市呼兰县双井乡石英砂厂工作的二十多名工人先后患上了矽肺病,目前已有7人死亡。
矽肺也叫硅肺,是由于吸入矽粉末后,在肺内形成矽结节、纤维组织增生和气肿等改变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是矿工、石工、磨石粉工等的一种职业病。
早期矽肺完全没有症状,晚期矽肺可有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矽肺的发病比较缓慢。最后可以导致肺心病和肺功能不全,常常并发肺结核。
一位曾经在此做过工的员工介绍,这个公司原来的名字叫哈尔滨市呼兰县双井乡石英砂厂,曾经是黑龙江省规模较大的专业矿砂厂。当时在这里做工的大多是附近各村的村民。
“2001年,李金河死了;2004年,巩长春死了;2005年,叶富死了;一周前,杨成玉也死了。不知道下一个轮到的是不是我……”33岁的高学说。
高学2000年来到石英砂厂,在原料车间从事筛选工作。2004年5月,他发现自己喘气费劲,并伴有咳嗽等症状。呼兰一家医院的医生为他检查后,最后的确诊结果是矽肺。
据巩长春的爱人穆长霞介绍,巩长春从肇东来到呼兰打工,在砂厂仅工作了一年身体就开始逐渐消瘦,经医院检查为:双肺间质纤维状、尘肺。穆长霞哭诉说,她曾两次找过该厂当时的法人代表张殿飞,他都说不管。
曾经在这家石英砂厂担任原料车间主任的宁兴喜说,他在石英砂厂干了三年。2005年春天,他以为自己患了感冒,在村诊所打了半个月针都没见好。当年4月5日到黑龙江省结核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是矽肺。
五年间20余人患病多人死亡
从2000年开始,已有二十多名曾在石英砂厂工作过的工人相继出现“矽肺病”患病症状。从2001年李金河病死到一周前杨成玉病发去世,至今已有7名工人患矽肺死亡。
据同样患有矽肺病的工人马果介绍,石英砂厂原来的工作车间很小,大约有十几平方米,没有窗户,只有两个门还总关着。石头粉碎后会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由于没有安装通风设备,一米之外人都看不清。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一干就是12个小时,惟一的防护工具是一个薄口罩,口罩一个月才更换一次。厂里没有洗澡间,工人只好回家把钻进鼻子里、嘴里、耳朵里和眼睛里的粉尘洗净。后来,砂厂新建了大车间,条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劣。
工人宁兴喜说,换大车间后,车间的人也增多了,由原来的一个班8个人,加到两个班共16个人在一起工作,两套机器同时生产,粉尘量有增无减。矿石经过反复研磨和筛选,出来的砂比面粉还要细。据说,粉尘比砂还值钱,怕粉尘跑了,车间里还扣了一个塑料大棚。下班后,工人要把塑料上沾的粉尘敲打下来,然后单独装起来。
工人马果说,2003年末,原来工厂的负责人张殿飞领十多个工人到黑龙江省二院(省职业病医院)检查。检查结束后,张殿飞就直接把诊断和X光片取走了,没有告诉他们结果。第二天,马果照常上班时被杨厂长告知,“你有病了,不用你了”。
索赔成难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确诊“职业矽肺病”必须先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然后由职业病医院开出职业病鉴定。因此,患病的工人必须证明自己与业主的劳动关系,才能被确定为“职业性矽肺病”患者。据了解,当初大多数工人没有和石英砂厂签订劳动合同。
现在,原哈尔滨市呼兰县双井乡石英砂厂早已注销,又先后几次更换企业法人,原单位的介绍信没人给开,而没有介绍信就无法从职业病医院获得职业病鉴定,也就无法通过劳动仲裁取得赔偿。
呼兰区6个部门已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该“职业性矽肺病”事件,安全办掌握的死亡工人名单为3人,调查结果还没有最后做出。
目前,有关人士建议患病工人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起诉原石英砂厂法人代表张殿飞,通过法律保证自身权益。
(摘自《生活报》)
推荐访问: 黑龙江 事件 调查 矽肺病 呼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