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化学防除试验

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化学防除试验

时间:2022-03-30 10:10:2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馐%ijX$牫2(rzn}^]yN9wnt׮.9i۲۲۲۲۲?85׍vO<ӏ3Mx?+,N7um5]I۲۲۲۲۲۲ ?춶׫秶}jwliʇ܅qazr'^i'wb-睊x+j]jVw墇Zk!-jب&&Ǜfzhvizǚ-zfvW~kk'-zg{yi'~zbay'%yq2ڕ^'n'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试验地块平整且常年实行水稻油菜轮作。试验地冬春季优势杂草主要为看麦娘和菵草等禾本科杂草,其次为少量的牛繁缕、碎米荠和酸模叶蓼等阔叶杂草。试验地栽培油菜品种为甘蓝型中双11。播种日期为2017年10月25日,由于播种后试验地短期降水较常年偏少,因此油菜萌发出苗较正常偏迟约10 d。

1.2  供试除草剂

试验共选用8种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5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其中乙氧氟草醚同时用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各除草剂根据厂家推荐的用药量进行除草试验。供试除草剂品种、制剂用量及生产厂家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3种药剂处理,并设清水对照。每处理设4次重复,各小区土壤肥力基本一致且随机排列。每重复小区面积为15.0 m2(长10.0 m,宽1.5 m),共条播种植5行。田块四周边缘至少留2行作为保护行。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试验分别位于不同的试验小区。

将油菜种子均匀开沟条播并用土覆盖,再进行除草剂土壤均匀喷雾处理,每处理喷液量为5.5 L。苗后茎叶处理区播后苗前不进行除草剂土壤喷雾处理,在主要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处理喷液量为3.0 L。

1.4  调查方法

1.4.1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防除效果与安全性调查  试验在喷药封闭处理28 d后,先根据经验目测各除草剂的封闭效果,再根据各小区杂草的整体长势将草害分为4个等级:0级,杂草有极少量萌发(杂草密度<20株/m2);1级,有少量杂草(杂草密度20~50株/m2);2级,杂草萌发较多(杂草密度50~200株/m2);3级,杂草大量萌发(杂草密度>200株/m2)。计算草情指数以衡量各处理的封闭效果。封闭处理45 d后,将各处理小区的杂草连根拔除并清除泥土后称量鲜重。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调查0.25 m2(长0.5 m,宽0.5 m),计算防治效果。草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油菜安全性的影响,土壤封闭处理28 d后调查1次油菜的发芽出苗状况。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调查0.25 m2(长0.5 m,宽0.5 m),统计各小区内的油菜出苗数。此外,根据油菜长势将药害程度分为5个等级:0级,油菜长势较好,无药害;1级,油菜长势基本正常,药害不明显;2级,油菜长势偏弱,有一定药害;3级,油菜长势很弱且有凋萎症状,药害较重;4级,油菜已凋萎死亡,药害严重。每小区随机调查30株,计算药害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药害指数=∑(各药害级代表值×各药害级株数)/(最高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100

1.4.2  苗后茎叶喷雾处理防除效果与安全性调查  试验于播后28 d即主要杂草2~4叶期开展苗后茎叶处理防除试验,喷药前先调查1次各小区杂草鲜重,喷雾处理15 d后调查杂草死亡状况。调查时将各小区的杂草连根拔除,清除泥土后称量鲜重,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调查0.25 m2(长0.5 m,宽0.5 m),计算各小区的生长抑制率和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同“1.4.1”。生长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生长抑制率=(处理前鲜重-处理后鲜重)/处理前鲜重×100%。

喷雾处理45 d后再调查1次防除效果,根据经验将各小区杂草长势分为4个等级:0级,杂草生长受到很大抑制,死亡株率≥50%;1级,杂草生长受到较大抑制,死亡株率≥20%;2级,杂草生长受到一定抑制,死亡株率≥5%;3级,杂草生长正常,死亡株率<5%。计算草情指数,公式同“1.4.1”。

苗后茎叶喷雾处理45 d后,调查各除草剂对油菜的药害状况。根据油菜长势及茎叶药害情况将药害分为5个等级:0级,油菜长势较好,茎叶无药害症状;1级,油菜长势基本正常,茎叶药害不明显;2级,油菜长势偏弱,茎叶有少量药害斑点;3级,油菜长势非常弱,茎叶有大量药害斑点且有凋萎症状;4级,油菜已凋萎死亡。每小区随机调查30株,计算药害指数,公式同“1.4.1”。

1.5  数据统计

采用DPS V3.01数据处理软件对防治效果、油菜出苗株数及油菜药害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播后苗前主要杂草土壤封闭防除效果

2.1.1  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  在对土壤喷雾封闭处理后,分别于28和45 d调查各除草剂的封闭除草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8种土壤封闭除草剂以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封闭效果相对较好,处理28 d后草情指数分别为41.7、41.7和50.0,处理45 d后杂草鲜重分别为47.5、63.3和80.3 g,防治效果分别为69.2%、59.0%和48.0%。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封闭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二甲戊灵、氟乐灵、敌草胺、丁草胺和乙草胺·异恶草松,其中乙草胺的封闭效果尤为显著。在以禾本科杂草看麦娘和菵草为优势种的水旱轮作直播油菜田,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以喷施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较好。

2.1.2  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油菜的安全性分析  为明确不同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油菜生长的安全性状况,于土壤喷雾处理28 d后调查各小区的油菜出苗数及油菜长势。由表3可知,乙草胺和乙草胺·異恶草松对油菜的出苗均有较大的影响,其出苗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敌草胺、丁草胺和乙氧氟草醚5种除草剂对油菜出苗也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8种土壤封闭除草剂除二甲戊灵外,其他均对油菜的后期长势造成了一定影响。乙氧氟草醚和丁草胺对油菜后期长势的影响相对较大,而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敌草胺和乙草胺·异恶草松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综合药害指数均低于30.0,由此表明这些除草剂在水旱轮作区具有较高的自然降解速率,按正常推荐剂量使用不会对油菜后期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从防效及安全性综合考虑,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杂草土壤封闭防除推荐采用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其虽对直播出苗具有一定影响,但在适量增加播种量的条件下对油菜后期的种植密度亦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2.2  油菜苗后主要杂草茎叶处理防除效果

2.2.1  不同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  油菜出苗后,在主要雜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并于15和45 d后调查除草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处理15 d后5种苗后除草剂以烯禾啶、乙氧氟草醚和精喹禾灵的除草效果较好,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2.5%、40.2%和30.1%,防治效果分别为65.9%、57.6%和50.0%。处理45 d后,精喹禾灵和烯禾啶的防除效果较好,其草情指数分别为16.7和25.0。此外,烯草酮和高效吡氟甲禾灵对看麦娘和菵草也具有一定的防效,其草情指数均为33.3,而乙氧氟草醚的防除效果较差,其草情指数高达66.7。

2.2.2  不同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油菜的安全性分析  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油菜生长的安全性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烯草酮、高效吡氟甲禾灵和烯禾啶对油菜的安全性较好,处理45 d后的油菜长势极显著优于对照。与此同时,烯草酮、高效吡氟甲禾灵和烯禾啶处理后因杂草得到有效控制,后期油菜的长势均明显好于对照。此外,乙氧氟草醚处理对油菜的药害非常明显,后期油菜大量死亡。综合表4、表5可知,5种茎叶处理除草剂以烯禾啶和精喹禾灵的防除效果较好且安全性好,可作为直播油菜田苗后防除看麦娘和菵草的首选除草剂。

3  小结与讨论

杂草危害是影响油菜种植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表明直播油菜田土壤封闭除草以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防除效果较好。由于供试地块封闭处理后期降水偏多、土壤湿度大,因此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对油菜直播出苗均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适量增加播种量或后期间苗,对油菜后期的种植密度及整体长势影响较小。苗后茎叶处理以烯禾啶和精喹禾灵的防除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乙氧氟草醚对油菜药害较大,苗前及苗后均不宜使用。

直播油菜省工省时,但后期草害种类多且生物量大不易控制,现已成为制约直播油菜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2]。一般来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是冬播油菜杂草的主要出苗高峰期,而春季后因油菜长势快会使后期杂草出苗少,因此播后苗前至油菜抽薹期杂草防除非常关键。化学除草高效经济,选择对主要靶标对象防效高且对作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品种至关重要[16]。此外除草剂抗性问题是导致当前化学除草效果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17-19],在田间应用时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除草剂,建议通过科学的混用以延缓除草剂抗药性的产生速度[20,21]。

除草剂药害问题历来是植保工作关注的焦点,有关油菜化学除草导致的药害问题已有报道[22,23]。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会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和湿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4,25]。乙草胺是当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油菜芽前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但后期田间积水或土壤湿度过大时会对油菜的正常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使用后应保证田间及时排灌。此外,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也是制约许多除草剂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26],应进一步研究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烯禾啶和精喹禾灵在水稻-油菜轮作田的自然降解规律,确定适合不同土壤类型的最佳施药剂量,避免对后茬水稻等其他作物产生残留药害。

参考文献:

[1] 刘  成,黄  杰,冷博峰,等.我国油菜产业现状、发展困境及建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12):203-210.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洪豹元,姚华源,李国章,等.3种化学除草剂对高产油菜除草对比试验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5,38(3):221-224.

[4] 杨开枝,田圣忠,李  维.直播油菜封闭除草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94-95.

[5] 刘雪基,陈  震,朱志武,等.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9):1995-1997,2026.

[6] 陈坤荣,王  婧,王成玉,等.七种除草剂防除冬油菜田杂草的效果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3):569-571.

[7] 黄春艳,陈铁保,王  宇,等.28种除草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03,29(1):31-34.

[8] 强  胜,沈俊明,张成群,等.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影响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2):278-282.

[9] 马小艳,马  艳,奚建平,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处理除草剂除草效果的影响[[J].杂草科学,2011,29(1):23-27.

[10] 朱文达,魏守辉,张朝贤.湖北省油菜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100-105.

[11] 常向前,李儒海,褚世海,等.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4):491-496.

[12] 田  丰,黄晓勤,周安兴,等.3种芽前除草剂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10(21):76-78.

[13] 梅金先,郭茂胜,郑在武,等.水旱轮作区移栽油菜田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J].湖北植保,2006(4):23-24.

[14] SHIRAKURA S,ITO K,AIZAWA H. Effect of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inhibitors on the rice tolerance of azimsulfuron and bensulfuron-methyl[J].Journal of w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40(3):218-220.

[15] YU Q,AHMAD-HAMDANI M S,HAN H,et al. Herbicide resistance-endowing ACCase gene mutations in hexaploid wild oat(Avena fatua):Insights into resistance evolution in a hexaploid species[J].Heredity(Edinb),2013,110(3):220-231.

[16] 陆  强,冯克强,赵学平,等.草除·精喹禾对油菜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J].杂草科学,2004,22(3):35-37.

[17] 冯雨娟.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对啶磺草胺的抗药性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18] MOHAMED I,LI R Z,YOU Z G,et al. Japanese foxtail (Alopecurus japonicas) resistance to fenoxaprop and pinoxaden in China[J].Weed science,2012,60(2):167-171.

[19] LIU W,BI Y,LI L,et al. Molecular basis of resistance to tribenuron in water starwort (Myosoton aquaticum) populations from China[J].Weed science,2013,61(3):90-395.

[20] WRUBEL R P,GRESSEL J. Are herbicide useful for delaying the rapid evolution of resistance-a case study[J].Weed technology,1994,8(3):635-648.

[21] BECKIE H J,WARWICK S I,SAUDER C A. Basis for herbicide resistance in Canadian populations of wild oat (Avena fatua)[J].Weed science,2012,60(1):10-18.

[22] 唐建明,王  勇,方雅琴.油菜田常用除草劑药害及规避措施[J].杂草科学,2010,28(1):64-66.

[23] 张国有,琚泽珊,刘成周.乙草胺对油菜出苗率影响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43.

[24] 郭怡卿,张付斗.土壤湿度对土壤处理除草剂药效的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4):77-81.

[25] 徐小燕,唐  伟,陈  杰,等.土壤处理除草剂在不同类型土壤中除草活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4):823-826.

[26] 吴志凤,张  佳.胺苯磺隆在冬油菜田除草中的药害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学与管理,2004,26(2):39-40.

收稿日期:2018-10-23

作者简介:刘子荣(1972-),男,江西萍乡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研究,(电话)0791-87090576(电子信箱)2412701244@qq.com;

推荐访问: 田主 轮作 水旱 油菜 杂草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