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物理就是在初中阶段,此时学生第一次可以系统了解科学知识,第一次清楚认识到十万个为什么的原因.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保持并发展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学习的基础,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广泛共识的情况下,探讨物理趣味学习和趣味性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趣味性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物理作为“事物道理”,是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对于未来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物理学科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不仅如此,在以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为前提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中,物理学科日益成为当代人所必须有所认识的基础性学科.对于现代人来说,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可以说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识和必备技能.初中物理学习,不仅是未来学习高中物理和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前提,还基本囊括了现代人必备的物理知识.在初中阶段学好物理,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非常必要.
物理学科既然是研究“事物道理”的科学,那么对万事究其原因都可以包含在物理学科之内,生活中常见的十万个为什么都是物理,物理学习可以有着无比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所赋予的,也是其他学科很难比拟的优势.
可惜的是,由于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学业竞争成为许多学生的隐忧和负担,在初中教育领域表现为对考试分数的重视和一切以应试为最高指向的教育模式,这种情况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也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直接带来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会给学生带来厌学情绪,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趣味性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贴近生活,趣味学习
对于很多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物理学习的困难和枯燥来源于物理学科的理论化、概念化,来源于无法理解物理学科的挫败感.但物理并不是空中楼阁,物理学科从来就是生活化的,而这种生活化也就是物理趣味性学习的基础之一.
例如,在讲“光学”时,教师可以举出很多生活化的实例,使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太阳光其实不是无色的,而是白色的混合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将其中的各色光分离出来形成美丽的光谱.小孔成像也不是当代发现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墨家的经典著作中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的相关内容和实验过程,说明当时古人已对这一现象有所观察,并通过实验的科学手段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对生活现象有着无比正确的认识.
物理并不是一种远离生活的纯理论知识,而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充满了生活化的趣味.
2.进行实验,趣味学习
物理学习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所普遍期待的.进行物理实验不仅是对物理学理论的证明和具象化的展示,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绝好手段.在重视课本知识、学习局限于课桌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发挥动手能力、亲自操作实践的物理学实验,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调剂,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锻炼途径之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实验成本、实验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展示.根据这些条件筛选,定滑轮、动滑轮的相关实验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首先,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验器材价格便宜、容易得到.其次,定滑轮、动滑轮的相关实验有着很小的危险性,能够满足教师对实验安全性的需求.不仅如此,定滑轮、动滑轮的区别可以轻易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展现,经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学生不会对动滑轮、定滑轮混淆,实验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相关实验,以实验目的为唯一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并对学生的优良成果进行肯定和表扬.
3.补充知识,趣味教学
课本设置常常是考虑到学生的最低接受限度,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局限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以进行补充和发挥.
例如,在讲“微观粒子”时,教师不仅可以讲解课本内容,还可以补充大量的科学史知识,对于微观粒子的认识可以从“四元素”说一直讲到当今的最新微观物理学研究成果,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逐步发展过程.
总之,当今中国,针对初中教育领域的应试化倾向各行各业都表达出了一定的不满和批判态度,在教育界也展开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以素质教育、趣味性教学法为代表的新型教育理念已在初中教育界赢得了广泛的赞同.在初中物理教育中,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关注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探讨趣味性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是非常适宜且及时的.
推荐访问: 教学法 趣味性 物理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