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化工工业在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社会急需应用化学专业的相关人才。对化学专业尤其是应用化学专业来说,高校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由于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工业化背景下,本文就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应用化学 人才培养 体系改革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当今社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及时改革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的发展形式和要求,调整和完善专业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应用化学是一种应用型专业,对工业生产中对于化学与化工之间产生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其目标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应用型”化学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应用化学专业内容涉及领域宽泛,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不同,导致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了差异。
一、应用化学专业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在生活中化工工业逐渐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所生产的產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化妆品、食品等日常用品,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发展的重点。而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聚集地,所应用的教育模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因此怎样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得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在社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注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专注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相关,企业也更注重招聘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人才。但在当前的教育情况,大部分高校“重理论而轻实践”,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所以应用化学专业如何提高就业率也成为较为棘手的问题。
二、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提高应用化学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专业,优点是注重生活实际的应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在工作中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育优秀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也随之变化。高校在培养应用化学人才时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综合型人才创建一套完整的模式,并且不断进行探究和完善。在设置课程时,需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基本知识点。知识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应用化学专业也在与时俱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具正确的思想理念,应体现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顺应时代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应合理调整自己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丰富知识体验,促进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效果。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对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努力为我国应用化学方面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福姬.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时刊,2008,22(10):69~71.
[2]冯丽娟,李先国,陈栋梅.应用化学专业(方向)实验的新模式设计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2):48~49.
[3]苏复,顾正林,林军.用“产学研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应用化学创新人才[J].化工时刊,2008,22(11):76~77.
[4]康新平,安哲.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7):231~232
[5]张群正,刘祥,王晓玲.应用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56-59.
[6]曹石珠,邓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广东化工,2012,39(12):176-177.
[7]梁亮,李大光,余林,李红,郝志峰.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7:27-28.
作者简介:王琴(1995),女,江苏省如皋人,汉族,单位:泰州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历:本科。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发展方向 试论 应用化学 专业